8月27日至28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李纪恒率队到我州调研稳增长保安全及节能减排、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民生等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他强调,要把科学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作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遵循,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扩大总量和转型升级并进,以新作为新业绩积极应对新常态,全面做好楚雄州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省政府秘书长卯稳国,省工信委主任岳跃生,省环保厅厅长姚国华,省发改委副主任海文达,省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张懋功参加调研。
州党政领导张太原、李红民、邱江、卢显林、李兴顺、任锦云、左荣贵、杨照辉、赵克义、孙赟,州政府秘书长李德胜陪同调研或出席调研座谈会。
李纪恒一行先后深入楚广高速公路马房立交建设现场、南华县新世纪生物有限公司、南华松香厂、楚雄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云南积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云南爱尔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滇中大商汇、紫溪彝村,对高速公路建设、产业园区发展、节能减排工作及新农村建设作实地调研。
在28日下午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州委副书记、州长李红民代表州委、州政府汇报了楚雄州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通过实地察看和听取汇报,李纪恒对我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他指出,近年来,楚雄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围绕富民强州、和谐彝州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全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不断改善,社会保持和谐稳定。今年上半年,全州投资、消费、财政、招商、城乡居民收入等指标完成情况良好,位居全省前列,值得充分肯定。
李纪恒强调,楚雄州是滇中重镇,也是全国三十个民族自治州之一,发展的潜力大、空间广,如何在新常态下推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摆在州委、州政府和全州各族人民面前的重大课题。楚雄州要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牢固树立发展为民理念,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更加牢固树立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理念,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楚雄实际、具有民族特色、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推动楚雄州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州前列。
李纪恒对我州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提出六点具体要求。一要全力冲刺三、四季度。要聚神聚力聚焦稳增长,确保投资合理较快增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金融支持和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工作力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二要积极主动融入滇中城市经济圈。要强化与周边州市的互动发展与功能互补,优先推进快速连接经济圈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进一步优化城市结构和工业布局。三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助推产业升级;强化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集中精力打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大力发展工业园区,加快发展服务经济,培育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领军企业。四要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要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社会保障、养老服务、住房保障等切身利益问题,努力办好惠民实事;以基础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改善、基本素质提升、基本保障构建、基本队伍建设为重点,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让贫困地区群众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五要坚持不懈抓好安全生产。要坚持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当前,要突出抓好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防范、监测预警和隐患治理,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六要下大力气完成节能减排任务。节能减排是硬指标、硬约束,要切实在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重点行业污染减排现场监管和加大执法力度上下功夫,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经常抓、反复抓,确保减排工作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楚雄州要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出来的工作热情转化为强大动力,全面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
州委书记张太原表示,我州将抢抓发展机遇,带领各族人民群众真抓实干,认真贯彻落实好省委九届八次全会精神和省“稳增长”各项措施,充分发挥好生态资源、气候光照、交通区位优势,着眼当前,谋划长远,进一步完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抓好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助推彝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