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姚县在省、州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围绕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精神,发扬不畏艰难、久久为功的“愚公移山精神”、稳准狠快的“钉钉子精神”、精准精细精致的“工匠精神”,以只争朝夕、争分夺秒的劲头,以扎实的步履、创新的思路、改革的举措,勇于担当、主动干事,在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中砥砺奋进,全县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民生改善和党的建设等工作可圈可点,成绩斐然。
抓研判 强调度
今年以来,大姚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稳增长、促和谐系列决策部署,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严格落实经济运行“五个主题”制度和挂图作战各项要求,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县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为确保圆满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该县组建调研组,由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深入金碧、石羊、新街、赵家店、龙街等乡镇调研,了解当前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并及时召开经济社会发展务虚会议,集思广益、把脉问诊,集中智慧共同推进工作。通过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广泛探讨研究,形成具有参考价值、可行的意见建议,着力解决当前重点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及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向好发展。
“对会议明确的事项,县、乡领导干部要领受任务、咬下牙齿印,一件一件抓落实,补齐工作中的短板,凝心聚力抓发展。”在县委专题办公会议上,县委书记陆积峰就各级各部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要着重抓的工作项目,以PPT的形式明确项目内容、措施、完成时限并逐一交办。各级各部门认真领办后,变压力为动力,奋力冲刺四季度,以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四季度,该县将精准盘清目标任务账、任务支撑账、时序账、差距账、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增能账“五笔账”,继续采取“三步工作法”强化经济运行“五个主题”制度落实,及时掌握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态势、新政策,及时细化举措补短板,切实抓牢经济战车的“龙头缰绳”,驾驭好“十匹马”,坚决守住全年各项既定目标底线,最大限度挖掘增长潜力,确保四季度圆满收官。 (梁家礼)
抓项目 扩投资
项目建设是拉动大姚经济增长的“引擎”,是推动大姚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今年以来,大姚县积极破解项目建设立项、规划、土地、拆迁、资金等难题,千方百计加快项目建设,全县项目建设高潮迭起。
投资616万元的赵家店镇他利颇村委会通畅工程完工,投资715万元的湾碧乡尾坪子至小厂通畅工程主体工程完工,2016年“9·06”强降雨中受损的岔河小学已经完成搬迁新建并投入使用,永丰湖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沿湖堤岸景观工程二期建设项目部分栈道已经完成……进入10月来,大姚县一批建设项目相继竣工。
金碧制药技改搬迁项目、石羊集镇供水、楚雄矿冶2017年度更新改造、新街集镇建设及产业发展、南山坝工业园区第四期场平、桂花湾碧河道治理、县乡际联络线建设、2017年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南永线生态经济走廊建设等25个项目于10月16日集中开工,项目建设总投资31.15亿元,这也是大姚县今年第三批集中开工的项目。
目前,大姚县各个建设项目正在快马加鞭,持续推进。年内,桂花水库、机械配件厂退城入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将相继开工。在竣工投产一批、集中开工一批的基础上,大姚县超前谋划,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后续项目梯队和投资增量持续形成。 (张从华)
抓产业 促转型
为奋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驶入快车道,大姚县培产业、调结构,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唱响培强做大优势产业的主旋律。
抓机遇、创机制,大力发展优势农产业,在稳步发展粮烟畜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力争核桃面积达150万亩以上;围绕建设“全省10个发展桑园10万亩以上的核心基地县”之一的目标,建成10万亩优质桑园基地,力争把大姚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优质茧丝绸生产基地;加快发展花椒产业,力争使花椒种植面积达40万亩以上,建成全州花椒特色经济林基地县和产业大县;加快中药材基地建设,实现发展中药材10万亩的目标。
抓龙头、培重点,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支持重点企业技改扩建,加快培育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兴产业。实施工业跨越发展计划,力争3年实现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翻一番;坚持“工业出城、项目上山”,高标准做好金碧、南山坝工业片区拓展区规划,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省级工业重点园区。
目前,该县有核桃种植面积165万亩,花椒种植面积达38.2万亩,桑园面积达8.12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4万亩。1至9月,实现农业产值19.42亿元,同比增长5.8%,增幅排全州10县市第二位;实现工业总产值67.3亿元,同比增长23.1%,增幅排全州10县市第三位;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8.22亿元,增长11.7%,增幅排全州10县市第二位。 (杜中语)
抓脱贫 奔小康
大姚县深入贯彻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以“完成全年扶贫目标任务百日行动”为总抓手,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对标“两不愁三保障”和“6985”脱贫标准,确保2018年全县如期脱贫。
在脱贫攻坚中,该县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压实责任,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建立脱贫攻坚巡察机制,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察,严格落实干部、部门“双挂钩”和帮扶措施“清单制”,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责任体系,构建“政府投、行业扶、企业联、银行贷、群众筹、社会帮”的多元投入机制,聚焦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落实设施改善、产业发展、生态保护、易地搬迁、培训就业、教育扶贫、卫生扶贫、保障兜底、金融支持、资产收益、信息扶贫、民营企业帮扶等扶贫措施,加大引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力度,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核桃、花椒、芒果、百合等特色优势农产业,加大“入股分红”扶贫探索力度,实施“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党建”、“扶贫+电商”扶贫行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企业+基地+贫困户”等方式,让贫困农民参股入社、配股到户、按股分红,进一步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为确保圆满完成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谢吉明)
抓民生 促和谐
大姚县始终把民生改善作为工作重点,不断加大投入,让人民群众共享民生福祉。
突出实干,增加居民收入。突出抓好“810”民生工作,全面落实10项惠民工程、30件惠民实事,做好洪涝泥石流滑坡灾害恢复重建扫尾工作,着力解决就业、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问题,确保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分别达10%和12%以上,全年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5%以上。2016年9月,马茨村遭遇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在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的马茨村楼房矗立、房间通透明亮、设施齐全,安置点还建有村委会、小学、公共服务中心等。8月15日,马茨村安置点鞭炮齐鸣,遭受灾害的44户村民搬入新居,他们的生产生活逐渐步入正轨。
全力紧抓,以五个“坚决”维护和谐稳定。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维稳、安保保密、防灾减灾和应急值守等工作,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持续巩固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在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同时,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安全保密、信访维稳和纪律规矩廉政廉洁四条底线,坚决防止发生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政治事件,坚决防止发生严重暴力恐怖事件和重大刑事治安案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坚决防止发生大规模聚集上访事件,坚决防止发生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和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郭媅媅)
抓党建 强保障
设施齐全的村民小组活动室、特点鲜明的党建元素和标识、一目了然的党员设岗定责公示栏、整齐划一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图、时间表——金碧镇姜沙湾村民小组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和村里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宣传栏里的信息展示着大姚县在抓党建、强保障上做出的努力。
四季度,该县聚焦主责主业,以党建工作强化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干部和组织保障,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和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着力解决党内生活不经常、不认真、不严肃,平淡化、庸俗化、随意化的问题。坚持把“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作为对全县党员干部最突出的要求,狠抓理想信念教育,提升党员干部精气神。抓好学用结合,以“五创”工作、脱贫攻坚、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的实际成效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
出台《关于加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实施意见》等政策,进一步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日常教育、监督管理的方法程序,积极探索研究科级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综合考核评价措施,强化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的落实运用。
认真落实“基层党建提升年”工作要求,梳理基层党建重点任务清单,细化党建责任清单,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各级党组织,明确目标任务、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完成时限,实行销号管理。整合各类资金4210万元,新建村民小组活动场所489个。分类别在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两新”组织、中小学校六大类共1645个党支部中,开展以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王晓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