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武定县上下一心、众志成城,立下愚公志,拿出真本领,下足“绣花”功夫,找出脱贫“病因”,圆满实现2个贫困乡镇、8个贫困行政村脱贫出列,2414户907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征程中迈出了坚实有力的步伐。
强化领导,压实责任。该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做到人员到位、责任到位、工作到位、效果到位。2017年以来,该县制定出台《关于举全县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压实脱贫退出指标责任的通知》等系列文件,进一步明确责任,明确1名县委常委挂钩联系1个乡镇,其他实职县处级领导挂钩联系乡镇的脱贫攻坚工作,确保每个乡镇有2至3名县处级领导挂联。实行县级领导每半个月最少入户l天住宿1晚,部门主要领导最少入户2天住宿2晚,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每周在村5天住宿5晚的“1+l”“2+2”“5+5”驻村制度。
紧紧围绕年度脱贫目标任务,对标对表、挂图作战。实行目标倒逼机制,每季度派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实施清单,具体到村到户到人,强化举措、确定时限、公开透明、任务进度上墙;建立分析研判机制,扎实开展“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和“完成全年扶贫目标任务百日行动”,按照责任分解,逐人、逐户、逐村、逐乡梳理,全方位查缺补漏。认真开展督促检查,聚焦“三率一度”标准,实行脱贫攻坚工作综合绩效考评“一票否决”制度。
严格标准,精准识别。始终把贫困人口动态管理作为基础性工作来抓,按照省、州统一部署,组织5549名帮扶干部扎实开展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回头看”和动态管理,通过“五查五看、三评四定”贫困对象识别程序,完成入户调查52336户190474人,识别退出4580户17655人、剔除216户689人,新识别2529户8686人,规范建立户、村、乡、县四级档案,真实记录脱贫攻坚轨迹。在全省第三方对122个县(市、区)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质量考评中,武定县漏评率、错评率都为0、错退率为0.56%,全县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度和数据质量位居全省前列、全州最好。
项目带动,夯实基础。继续瞄准脱贫对象,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脱贫对象走,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挤、单位帮、银行贷的资金投向机制,整合各类扶贫资金和融资9.5亿元,集中投向贫困地区道路建设、饮水安全、产业发展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村组道路硬化970公里、村间道路硬化540公里、饮水安全工程145件,新建678个农村公共活动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3379盏,实现所有行政村通村道路路面硬化和党员在10人以上或人口200人以上的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的基础性工程来抓,筹措2500万元财政资金,统筹使用1.5亿元小额信贷资金,以“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流转贫困户或贫困村集体土地,组建合作社120个,吸收贫困户扶持资金入股,切实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同时,全力推进沪滇扶贫协作项目,保障稳定脱贫。
综合施策,合力攻坚。对照“61085”脱贫指标,针对不同致贫原因,因人因户精准施策,进一步压实部门责任,分别制定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危房改造、生态扶贫等实施方案,对照方案精准推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率达100%,家庭医生签约人数124302人,完成目标任务数83430人的149%,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70165人。投入3145万元完成县级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中彝医馆、标准化村卫生室等28个县、乡、村卫生项目建设。全县累计转移就业81960人,其中,贫困人口22750人;累计为504户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放创业贷款5040万元,带动就业756人。累计投入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专项资金1100万元,开展各类培训41798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9258人次,实现新增转移就业34950人。建成各类幼儿园56所,实现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幼儿入园率达到68.1%以上。投入资金4877万元,实施教育“改薄”项目98个,新建、改扩建、维修加固校舍4.02万平方米。
深入开展“机关联系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联系贫困群众、机关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的“双联系一共建双推进”活动。2017年,武定县继续实行省、州、县、乡四级联派,全县共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125支,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657人。85个县级挂包单位分别选派了1名班子成员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投入3048万元,在贫困行政村新建48个活动场所,增设图书室、文体活动室等功能区,统一在一楼建设服务大厅,办理党务、政务、商务、居务等四类服务。依托基层党建网络平台,建成124个村线下电商实体店。累计发放“基层党员带领群众创业致富贷款”273户2007万元。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2017年退出的8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20000至50000元。全县23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1419户6050人安居房建设及4052户农村C、D级危房改造加固全面完成,群众住房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快马加鞭未下鞍,扶贫攻坚战犹酣。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稳步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百花齐放……一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正在变成现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