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丰县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目标,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以“严”字当头、“实”字落地,精心选干部、配班子,着力抓基层、打基础,倾心建队伍、聚人才,浓墨重彩书写了脱贫攻坚工作新篇章。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质增效。该县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以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实现“组织强、党建强、产业强、经济强”的目标。不断优化完善农村基层党组织设置,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链、农民工聚居地等重点领域建立党组织。县委、县政府顺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出了集党务管理、党员干部培训、干部人才管理应用、党员数据库、考核智能评估系统等版块为一体又各具特色的党建、干部考核工作的平台,以互联网、新媒体等创新服务方式为全面从严治党注入新动力。将工作安排调度、党员教育管理、数据汇总分析等工作的主阵地由“线下”搬到“线上”,将信息技术的“动能”转化为推动党建工作落实的“势能”。同时,加大选派优秀年轻干部特别是后备干部到贫困地区工作的力度,有计划地安排科级后备干部到贫困一线挂职任职,对361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中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继续在当地开展工作;通过开办“脱贫攻坚乡村讲坛”,让脱贫政策、脱贫方法、致富经验进农村、到农户;扎实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加强政策引导、教育引导、典型引导,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加快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让贫困群众想干、敢干、能干、会干,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聚焦精准分类施策助推脱贫攻坚。在抓好党建工作的同时,禄丰县还充分利用党建的引领作用,助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禀赋等特色优势,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增收产业培育,结合贫困村实际,按照长短结合的原则,研究制定了产业扶贫工作方案,积极谋划脱贫产业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优势资源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着力发展“畜、禽、花、蔬、果”和乡村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特色化、规模化、现代化,确保有产业发展条件的贫困户有1个以上产业增收项目。计划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315.8万元,培育发展龙头企业10家、专业合作组织20个、家庭农场20个、种养业大户136户,带动1600户贫困户通过发展生产脱贫。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鼓励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从农业、林业等部门抽调技术力量组成服务团队,以种植业、养殖业为重点,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党支部+贫困户”等产业发展模式,加大产业扶贫贷款发放力度,着力扶持涉农小微企业,扩大订单养殖、订单种植范围,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充分践行“党建+电子商务”理念,即:把党员培养成电商创业者,把电商创业者培养成党员,带头实现电商创业致富,带领一批创业者致富。以“百企联百村”活动为载体,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投身精准扶贫工作,广大党员冲在前、干在前,动真情,办真事。同时,确保3044人搬迁任务、3800户C、D级危房改造全面完成;有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至少培训1次、掌握1门以上实用技术、推荐1次以上就业岗位;持续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雨露计划”等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继续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实现贫困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大力实施生态护林员扶贫、退耕还林扶贫、陡坡地生态治理扶贫、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扶贫、低效林改造扶贫、农村能源建设扶贫、林业产业扶贫等生态扶贫措施;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水平,到2018年底,实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与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确保贫困人口100%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确保22个拟脱贫贫困行政村通硬化路,通10千伏以上动力电,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实现网络宽带覆盖到行政村及所在地学校和村卫生室;认真落实“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级建立风险补偿金”政策,年内计划投放新增扶贫小额信贷3500万元,总额达16500万元,受益贫困户3300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