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武定县切实解决贫困学生上学难题

2020年09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日报 2019/7/18

武定县积极探索教育扶贫新路子,强化控辍保学工作,不断拓展资助渠道,营造捐资助学的良好氛围,为全县贫困山区学生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2016年至今,通过上级救助、社会捐赠、部门帮扶、个人资助等方式,全县累计筹集资金167.87万元,使1520名大、中、小学生得到资助,切实解决了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

武定县是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国家级贫困县,又是全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贫困人口量在全州排名第一,是楚雄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因病、因学返贫现象较为突出。近年来武定县充分借助各种会议、活动、电视新闻、手机微信、脱贫攻坚工作交流群、关工委QQ群、信息简报等媒介的力量,一方面宣传报道武定区位优越,资源丰富,文化荟萃,人民勤劳,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宣传爱心助学的重要意义和贫困学生克服困难、立志成才的感人事迹,大力倡导助人为乐新风尚,宣传社会各界关心资助贫困学生的先进典型,扩大爱心助学的社会影响力,呼唤和引导社会组织、企业人士等更多爱心人士参与捐资助学活动。借开展“百企帮百村”扶贫活动之机,县关工委积极引导有关企业,把捐资助学作为帮扶内容开展助学活动;借迎接国家对武定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验收之机,县关工委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争取资金帮助学校添置计算机和音体美器材;与麦田教育基金会联系,争取经费举办“麦苗初中班”;向香港基督教协进会争取助学金,对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的在读大学生进行救助;对特、重大疾病的学生向省内有关企业联系捐款救医等。

为使贫困学生及时得到资助,县关工委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助学规程,即通过学生本人申请,学校调查推荐,建立贫困学生数据库,通过实地走访核实,综合分析评价,资助对象公示,确定资助对象。武定一中关工委开展了全校贫困学生状况调研,对贫困学生的家庭成员、经济收入、致困原因的书面证明材料,对因病致贫家庭有关的病历、药费开支等凭证进行了收集,并根据走访所得的资料,按贫困程度进行排列,为合理推荐结对及分配各类资助款提供依据。同时,为避免“会哭的孩子多喝奶”的现象发生,县关工委还要求各乡、各部门关工委在开展爱心助学结对之前,要及时与下一级关工委以及村委会社区关工小组沟通,尽可能做到不重复资助,让有限的助学金发挥最大效益,让更多的贫困学生得到及时资助。加强和规范爱心助学专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将助学资金纳入县关工委基金账户统一管理,严肃工作程序,确保专款专用;建立健全贫困生学子库,对贫困生学子库进行动态管理,每年6月份开始,及早介入,准确、具体地掌握贫困学生的成绩、家境等情况,尽可能详细客观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避免造成贫困生遗漏登记及重复资助现象;开展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召开爱心助学资金发放仪式,向受助生致发信函,教育受助生常怀感激之情,把社会的信任、把自己的感激转化成学习的动力,学好功课练好本领,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及时向资助人报告学习情况;制作档案,跟踪服务,在企业和爱心人士与贫困生结对后,县关工委将贫困生的个人资料、学生录取通知、承诺、感谢信、照片以及转交资金凭证等资料做成档案进行存档,方便后期的联系与管理。

近四年来,全县共争取资金167.87万元,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受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1520人次。一是争取省外助学资金118.87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220人次。其中:香港基督教协进会捐款89.14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170人次、初中生200人次、小学生850人次;深圳爱心人士许琳壁如女士捐款2万元,资助贫困中小学生20人次;香港爱心人士李国强先生捐款7500元,给狮山镇解家营小学84名寄宿生添置被褥;香港爱心人士曹郑容丽女士捐款16.98万元,给插甸镇上沾良小学、发窝乡小学架通7公里饮水工程以及添置发窝乡小学音、体、美器材;云南白药把价值10万元的羽绒服捐给县关工委发给贫困学生。二是积极争取省、州各类助学资金3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89人次。其中:争取省、州关工委助学金19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30人、高中生32人、初中生76人、小学生100人;昆明麦田教育基金会捐款20万元,在猫街中学开办“麦苗班”1班,受助学生51人。三是争取县级部门、机关单位和个人助学资金10万元。其中,武定筑达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捐款3.5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4人,高中生7人;县疾控中心捐款2万元,给猫街镇黄栗树小学购买计算机5台;县政务管理局捐款2万元,给狮山镇栗子园小学添置教学器材;县人民医院捐款2.5万元,给猫街镇秧草地小学购买计算机、图书等教学设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