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州卫生健康系统着力解决群众最忧最急最盼问题

2020年09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日报 2019/11/14

楚雄州卫生健康系统聚焦主题主线,结合调查研究、检视查摆,形成问题清单,狠抓整改落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立足医疗卫生行业实际,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最忧最急最盼的问题。

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着力提升急危重症病例诊疗能力和水平,先后成立了楚雄州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危重儿童(新生儿)救治中心,形成了中心平台和县市医院协同联动的医疗救治模式,实现了州县乡无缝对接,全天候为患者开通“生命通道”。积极推进远程医疗建设,构建以州人民医院为核心、辐射全州10县市人民医院的医院联盟和远程医疗协作网。尤其是胸痛中心联盟建设明显提升了基层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截至目前,共完成云心电网络诊断528316人次,救治急性胸痛患者达636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08例,州人民医院急性心梗平均住院日缩短至8天以内,死亡率由过去的10%降至1.5%以下。州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标准版)和9个县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基层版)通过国家认证授牌,成为全省认证覆盖率最高的州市,一张护佑人民群众的生命之网已然织就。

提升全州彝医药整体发展水平。主题教育期间,时逢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习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成为了中彝医人当前最热烈的话题。按照州委“1133”发展战略部署,奋力打造展现彝医药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和平台,打造彝医药特色世界一流“健康生活目的地”,“中国·楚雄彝医药康养示范园”已建成,彝医药瑰宝有了展示的平台,老百姓有了更多养生保健独特服务和多样选择。加快推进中彝医药现代化、产业化,不断提升院内制剂研发能力,投资近4000万元的中彝医药制剂研发中心,投资近5000万元的中国彝医药博览馆加快完工,延长彝医药产业链,助推大健康产业发展,对外开放走出州门、省门、国门。州中医医院率先创立治未病中心,设立产科门诊、肿瘤内科,开展四维彩超检查服务,不断补齐短板、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努力打造“彝医”特色品牌。截至目前,6个县已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向着“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州”的目标越来越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短板。着力解决全州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等问题,坚持政策向基层倾斜、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共积极组织医疗卫生机构申报政府专项债券项目16个,资金15.99亿元;协调云南省医疗扶贫基金会帮扶3900万元、大姚县自筹3100万元配齐大姚县中医医院医疗设备;积极向省卫生健康委申请招采32个乡镇卫生院影像设备,解决基层“照像难”问题;协调解决深度贫困地区武定县发窝乡中心卫生院无救护车问题;争取资金900万元,提升武定县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截至目前,全州所有县级医院和112个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已经达到贫困退出巩固提升基本标准,104个乡镇卫生院基本设备已经达到巩固提升基本标准,剩余8个中心卫生院本月设备配备后即可达标。全州村卫生室人员不达标的2个卫生室已完成整改,业务用房不达标的2个卫生室已选址新建。

办好民生实事坚守群众立场。常排队、排长队,反复跑、多次跑的看病烦问题是医疗卫生服务的“痛点”,候诊、缴费、取药时间长,问诊、检查时间短的“三长两短”问题直接影响着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满意度。针对群众热点诉求,州卫生健康委立足“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患者满意度”为出发点,积极探索新思路、努力办好一件件“小事”。州人民医院开通门诊患者线下及线上自助服务,实施门诊诊疗、检查、检验分时段预约;州中医医院开通网络门诊预约、挂号缴费“一条龙”服务;州第二人民医院开通全州心理援助热线面向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州疾控中心对门诊接种室进行提升改造;州妇幼保健院推出微信公众号,提供网上预约、挂号、缴费等多元化服务;州中心血站将无偿献血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积极组织开展创文无偿献血志愿活动,确保彝州血液安全和用血需要。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