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提高政治站位,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
统一思想聚共识。2018年1月23日,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电视电话会议后,南华县及时召开会议安排部署,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工作实施意见和考核办法,全县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县委常委会议共12次、县政府常务会10次听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推进情况,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县财政安排255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为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广泛宣传齐参与。围绕“开展扫黑除恶,建设平安南华”宣传主题,强化宣传发动,利用政府门户网站、手机短信、两微一端、墙报、宣传标语、宣传册及电子显示屏等宣传载体广泛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充分运用县城现有户外电子显示屏全天滚动播出扫黑除恶宣传标语,在南华电视台自办节目和城区龙泉广场、市民广场大型显示屏对《通告》、扫黑除恶十问、黑恶势力29种外在表现形式等内容进行循环滚动播报。编印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专报18期。截至目前,全县共设置扫黑除恶线索举报箱150多个,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集中宣传200多场次,制作大型公益广告牌500余块,喷涂永久性标语3000余条、出墙报5000多期、张贴标语10000余条、印发《通告》20000余份、《南华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应知应会手册》30000余册,在全县上下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健全机制促落实。为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全县各级各部门及时成立并调整充实扫黑除恶工作领导机构,强化扫黑办人员配备,尤其是加强了县扫黑办的工作力量,从县委政法委等相关部门抽调13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县扫黑办工作;同时,县级组建了5个督查组不定期深入全县10个乡镇及县级成员单位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督导检查,通过实地督查、书面督查和明察暗访等方式,有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各项工作责任落细、落实。
夯实基础强根基。南华县始终把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作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为抓手,以三河底村党总支为典型,大力开展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治工作,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开展“村霸”及庸懒滑贪“四类村官”排查整治工作,通过采取批评教育、组织处理、法纪处分等措施,进一步巩固了基层政权。
立行立改补短板。今年4月,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下沉督导楚雄州并延伸到南华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认真做好配合下沉督导准备工作,同时,以极高的政治站位全面认领督导反馈意见,针对督导反馈存在问题,举一反三,认真制定整改方案,逐项抓实整改落实。目前,中央扫黑除恶第20督导组督导云南省第一阶段边督边改反馈问题已全部整改结束;第二阶段边督边改反馈问题正在全力整改当中。
深挖细查出重拳。南华县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有“伞”必打。进一步强化深挖彻查,变坐等线索为主动摸排线索,重拳出击。一是立足职责定位,坚持把扫黑除恶同反腐败斗争和基层“拍蝇”相结合,把治理党员干部涉黑涉恶腐败问题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一个重点,纳入执纪监督、执纪审查和巡察工作的重要内容,认真排查和整治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不尽责、不落实、不担当等作风不严不实问题,为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坚实保障。二是强化组织协调,树立“一盘棋”思想,切实加强与政法部门的沟通联系与协调配合,及时向政法部门移送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线索及涉黑涉恶问题线索,会同政法部门同步立案、同步调查,做到有效衔接、协调推进,提高案件查办的质量和效率。三是深挖彻查“保护伞”,广泛收集为黑恶势力保驾护航的各类线索,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依法严厉打击和惩处黑恶势力“保护伞”。截至目前,全县排查出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线索27件,立案10件10人,给予开除党籍9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破网打伞”已取得明显成效。
打击犯罪赢民心。认真落实有奖举报黑恶犯罪线索制度,对符合奖励规定的3名线索举报群众进行集中奖励,发放奖励金1.5万元,进一步调动群众积极举报黑恶势力犯罪,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秩序稳定。截至目前,先后打掉涉黑涉恶团伙3个,已成功判处涉恶案件1件,在侦涉恶案件2件。尤其是“12·28”涉恶案件成功判处后,极大地震慑了黑恶势力犯罪。强买强卖、收保护费、损害群众利益、医闹、堵门、堵路现象基本杜绝,非正常上访、群体性越级访等现象明显减少,全县社会治安出警率大幅下降,刑事发案同比下降21.91%,非正常上访下降58.33%。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