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州建立“四个联动”机制强化整改落实工作

2020年09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日报 2014/10/15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州始终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涉及面广、解决难度大、积留时间长的突出问题作为推动活动取得实效的重要抓手,建立以上率下、督查问效、部门互动、三级会商“四个联动”机制推进整改落实,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抓整改落实的自觉性和工作合力不断增强,及时回应群众期盼,以解决问题的实效取信于民。

活动伊始,我州就认真落实领导带头示范抓整改解决问题的要求,建立以上率下联动抓整改机制,及时梳理征求意见中群众对州委领导班子反映强烈的问题,把责任分解到各位州委常委,由州委常委牵头,整合力量及时整改领导班子征求到的突出问题。目前,州委常委在征求意见中梳理出的184条意见建议,已累计整改131条。如州委书记根据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上给他提出的“到企业调研指导少”的批评意见,会后立即主持召开企业发展座谈会,并深入企业调研指导,召开现场办公会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推动全州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州委领导的带动下,各县市委已建立并推行这一机制,如楚雄市通过把历史遗留问题整改任务分解到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的办法,解决了东瓜镇览经社区哨湾、郭家箐、览经坡三个村民小组因龙川江河道改造引发的土地纠纷等4个历史遗留问题,在维护群众利益的同时,维护了社会稳定。

建立督查问效联动机制。通过整合州委督查室、州政府督查室、州委活动办和省州县督导组的力量,采取随机调研、专项督查、省州督导组联合督查等方式,强化对整改工作的督查指导,有效推动整改落实工作。如州委领导在随机调研中发现乡镇干部被上级部门长期抽调影响乡镇工作的问题后,迅速整改,清退了州、县市机关事业单位抽调的503名乡镇工作人员,有效缓解了乡镇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目前,州委已组织开展了4轮随机调研,下发整改情况通报4 期;各县市委均开展了3次以上的随机调研督查,有效促进了整改。同时,建立网上群众反映问题收集交办制度,统一收集梳理群众在网上反映的问题,逐一分析研究,明确整改责任单位、责任人,建立明细台账,并下发点对点交办整改通知,交由督导组跟踪问效督查改,做到整改一件销号一件。截至8月30日,省州督导组共交办整改事项192件次,办复151件次,有效回应了群众的关切。

针对一些问题涉及面广,靠单一部门、单一行业无法解决的实际,建立部门互助联动整改机制。在解决一些问题中,通过确定一个牵头单位,明确相关责任单位互相协调、相互帮助的办法,促进问题整改落实。如在整改干部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上,通过纪检监察部门开展75次明察暗访和随机抽查,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州党委实施办法问题,严肃整治发生在群众身边的4个方面的不正之风,查处“四风”典型案例40起,促进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在整改部分干部不敢担当的问题上,州委出台了《关于鼓励干部干事创业的办法(试行)》,在全州营造了鼓励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在整改群众反映不能正常使用“户户通”收看电视节目的问题上,由州广电局牵头,省广电网络楚雄分公司、中国移动楚雄分公司和各县市文体广电旅游局配合,有效解决了4630户农户不能正常使用“户户通”收看电视节目的问题。南华县雨露乡针对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到位问题,整合各站所力量,搭建“定点服务”、“流动服务”和“电话服务”平台,做到服务群众“零距离”、“零遗漏”,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针对有的问题“表现在基层,但解决问题的资源和权限在上边”的实际,建立省州县三级会商联动整改机制。在省委活动办、省委督导组协调帮助下,9月4日,召开了第一次省州县联动解决楚雄州历史遗留问题会商会,联动解决一批整改难度大、历史积留时间长的问题。具体是通过召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汇报会,由州委活动办收集和分析梳理各县市委需要上级帮助解决的问题,并把收集到的问题分为“以县市委政府为主整改落实的问题、州县联动研究解决的问题、省州县联动研究解决的问题”三大类。对于以县市委政府为主整改落实的问题和州县联动研究解决的问题,州委活动办分别向办理责任县市和牵头办理州属单位发出整改交办通知进行整改;对于省州县联动研究解决的问题,在州级部门对口向上级部门进行汇报的同时,通过省委活动办、省委督导组协调,州委、州政府邀请省级有关部门共同会商解决。目前,群众反映强烈的97件历史遗留问题,通过省州县三级的会商联动,已解决了42件,办结率达43.3%,一些群众期盼的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