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均衡发展 再谱华章——大姚县坚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0年09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日报 2018/9/6

大姚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发展战略,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全县教育工作的终极目标。

教育事业 优先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大姚县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经济”的理念,全面履行县级政府教育职责,落实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全力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全面统筹规划。把教育事业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社会事业发展计划,切实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落实教育发展规划,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形成发展合力。健全完善了《大姚县四班子定期研究教育工作制度》等制度,县委常委会议、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定期听取教育工作情况汇报;县人大常委会、县政协视察教育工作已成为常态,县级相关部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积极为教育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完善激励机制。每年召开教育工作暨教师节庆祝表扬会,对履行教育职责先进乡镇、部门及教育工作先进学校、先进个人进行表扬,特设乡村教师奉献奖和最美乡村教师奖。

关心关爱师生。把师生冷暖挂在心上,县财政把教育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按时拨付,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运转。着力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的尊师重教良好风尚。

先后被教育部、云南省政府表扬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两基工作先进单位”,2次荣获省人民政府“教育工作先进县”表扬,顺利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评估认定。(杨丽忠)

教育改革 永不停止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发展战略,先后分2批选派107名教育管理干部及骨干教师到271集团昆明行知中学培训跟班学习;分3批选派25位“名校长、名班主任、名教师”到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嘉定区知名学校培训学习。打造适合学生发展的高效课堂。组织2所高(完)中10名年级主任、班主任到四川省都江堰青城山高级中学考察学习“三大步”励志教育,并将励志教育主题班会、激情两操、课外活动展示应用于学校管理,取得了较好成效。邀请北师大实验小学4位教育专家到金碧小学开展结对帮扶教学研讨活动,全县150多学科教师全程参与学习活动。邀请中考、高考励志专家到大姚一中作大型励志演讲,激发师生斗志。

在县内,组织开展3次共663名中小学教师参与的“送教下乡”研修活动。依托该县的3个县级、3个州级名师工作室、1个省级名师工作坊,发挥名师引领、带动作用。整合“国培计划”项目及各类教师培训资源,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支教轮岗教师的考核管理,进一步优化人才配置。积极落实省州相关政策,职称评定、乡村教师生活差别化补贴等福利待遇大幅度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激励教师安于农村学校工作。

大姚县形式多样的教育改革,培养了一大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涌现了一大批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王绍福)

教学质量 稳步提高

金秋送爽,硕果飘香。

今年高考成绩揭晓了,大姚教育名县捷报频传:全县1478名应届生参加普通高考,600分以上57人,比上年增加29人;一本上线261人,上线率达17.65%;二本上线1022人,上线率达69.1%;总上线率达100%。大姚一中3名文科考生成绩分别居全州文科前三名,进入全省前90名。2名考生成绩进入全省前50名被省屏蔽,创造了该县高考成绩无屏蔽的新高度。由爱国民主人士李一平先生创办的大姚一中,正用智慧续写传奇,用实力再创辉煌。

大姚县实验中学,一直坚持“高上线、多本科、出尖子、低进高出”的奋斗目标,在今年高考中以优异成绩,获得社会各界的好评。实验中学虽然办学历史不长,但教育质量却在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用汗水谱写了华章,以佳绩交出了答卷。

春景无限路漫漫,风清气正花更红。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大姚县高中教育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再攀高峰的号角已经吹响。(韩丽梅 王绍普 黎永波).

义务教育  高位推进

义务教育,重在均衡。

大姚县持之以恒,高位推进全县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优先发展,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公平共享;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基本原则,主动适应城市化发展、计划生育二胎开放政策、人口及学生流动等新形势,统筹推进全县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增加城区学校学位供给,切实解决城区学校超大班额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园难、入学难等问题,缓解就学供需矛盾,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就近入学,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加快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整体提升全县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加大对贫困孩子的关爱帮扶力度,不让一个孩子失学,补齐教育民生短板,促进脱贫攻坚。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阶段毛入学率达108.41%。大姚县教育局荣获州对县教育工作目标管理综合考评一等奖。 (郭思培)

学前教育  蓬勃发展

雨露滋润,禾苗茁壮。

多渠道、全方位筹集资金,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过去一年,该县整合了学前教育中央专项资金,并多方协调、广泛筹措,完成幼儿班提升改造幼儿园16所,全覆盖新增幼儿班5所,并对校点布局进行了调整:将金碧镇里长堡幼儿园划归为县幼儿园的分园,将金碧镇李湾幼儿园划归为北城幼儿园的分园。

深化学前教育课程游戏化改革。对幼儿园游戏环境进行改造,打造了充满艺术、野趣的,适合幼儿园实际的低成本、高品质的游戏活动环境,达到 “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标准。打破传统模式,将所有桌椅进区域化、将所有空间进行开放。同时,将一日活动实施弹性化管理,在游戏中生成课程。确保游戏时间、拓展游戏空间、充实游戏材料,将游戏精神贯穿于一日活动,使课程自然生成于幼儿的游戏活动之中。

发挥2所县属幼儿园的幼儿教育课程革命阵地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实施结对帮扶举措,辐射带动了乡镇和农村幼儿园提高保教水平,全县学前教育越办越好。

今日破土幼苗,明日参天大树。蓬勃发展的学前教育,成为大姚县教育事业发展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杨秋艳)

职业教育  稳步发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职业教育作为大姚县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县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县职教中心围绕《大姚县职业教育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严格按照上级办学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校企合作,努力扩大普职融通机制,积极推动就业创业,充分发挥培训职能,不断开创全县职业教育工作新局面。

不断改进办学模式,深入打造职教品牌。县职教中心继续加强与云南交通技师学院进行合作办学模式,走中、高职贯通发展之路;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华道数据处理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 ”,订单培养模式在该县落地生根;拓展“技术技能型高考”办学规模,2018年共有150人参加统考,二本上线57人,创历史最好成绩。

积极搭建平台,构建校企合作。大姚县机械配件厂、大姚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安易行汽修厂等当地知名企业的引入,架起了校企之间在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科学研发、业务互助等方面合作的桥梁;总投资2.3亿元的大汽车维修检测中心项目的启动,构建出“进校就是进厂、实训就是上班”的办学格局。 (王晓文)

教育扶贫  持续推进

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

大姚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县教育扶贫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一批好政策落地见效,制定出台《大姚县教育精准扶贫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大姚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兜底资助实施办法(试行)》《大姚县山区乡镇学前教育学生资助实施办法(试行)》和《大姚县农村特殊群众在校就读子女资助实施方案(试行)》等系列政策,建立健全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和非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全覆盖、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学段全覆盖的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这些资助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全县脱贫、减贫。每年都有若干的贫困家庭通过教育改变了孩子的命运,拔除了穷根,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解决了贫困学子“有学上、能上学”的问题。仅去年以来,该县财政就投入贫困学生资助县级资金近500多万元,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前、入学时、入学后“三不愁”,义务教育阶段实现了“零辍学”。

一批重大工程得到实施,稳步推进“全面改薄”、职业教育扶贫工程、乡村教师计划、全面打赢“直过民族”普通话脱贫攻坚战行动计划等工程,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每一名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

夯实教育脱贫根基,提升教育脱贫能力,拓宽教育脱贫通道,聚集教育脱贫力量,教育脱贫正在路上。 (刘永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