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来,大姚县把推进“教育名县”建设、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全县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纵深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县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断丰富,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教育教学质量持续稳步提升,教育红利不断释放,“教育名县”品牌正在凸显……
党群同心 优先发展
始终秉承“振兴大姚,教育先行”治县方略,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以打造“教育名县”为抓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年度社会事业发展计划统筹谋划,积极落实政府责任。2015至2018年,全县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21.44亿元,年均超过5.36亿元,占全县财政支出的比重超过20%,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始终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全县投入教育建设资金约3.13亿元。“最好的建筑在学校,最美的环境在校园”得到群众公认。
健全完善从学前教育到大学教育“应助尽助”的学生资助体系,五年来,共争取下达各类学生资助项目资金3.646亿元,资助贫困学生近47.32万人次。实施《大姚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6—2020年》,实行乡村教师差别化岗位生活补助政策,惠及全县144所乡村学校的1670名乡村教师,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在全县在职的一线教师及离(退)休且健在的教师中推荐评选“教师光荣之家”,定制“教师光荣之家”牌匾悬挂,更好地激励教师爱岗敬业、奋勇争先,齐心协力创强、谱写教育新篇。 (杨丽忠)
深化改革 推陈出新
围绕实施《“课堂革命”大姚在行动实施方案》(试行),全力深入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以大姚一中、金碧小学、金龙明德小学3所学校为“课堂革命”基地校,14个乡镇中心学校、中心完小共27所中小学为“课堂革命”示范校,开展先行实验、示范、总结提炼和推广培训。
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提高教育发展质量工作思路,先后分批次组织126名中小学教育管理者及骨干教师到北京、上海及省内培训院校培训学习;分别邀请北京师大实验小学、上海市嘉定区启良中学教育专家到大姚开展优化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教研活动。
先后组织268位名师工作室的老师参加省州级名师工作室开展的活动,发挥名师带头、引领、帮扶作用,优化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持续推进“美丽中国”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为大姚教育输送项目教师近105名。铁锁项目老师创办的“盛放”合唱团在上海“美丽中国2015年上海慈善晚会”的表演感动了在场的嘉宾,接受了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采访。
出台《大姚县中小学校校(园)长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制度,细化工作考核指标、精确考核评价标准、强化校长岗位意识、健全考核机制、加强了全县教师队伍管理。
今年,大姚县教育综合改革、中职招生、学前教育“全覆盖”3项工作经验被州委、州政府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州推广。 (王洪芬)
学前教育 普及提升
围绕学前教育“补空白、全覆盖”发展目标,坚持示范带动,突出公办引领,认真实施“一村一幼”“班改幼”工程,争取项目资金922.3万元,新增幼儿园27所并对学校布局调整后的闲置房屋进行了安全校舍改造。研究出台并认真落实《大姚县山区乡镇学前教育学生资助实施办法(试行)》,在楚雄州首家推出山区农业户籍学前教育学生餐费资助。
全县幼儿园乡镇覆盖率达100%,学前3年儿童毛入园率从2016年的30.12%攀升到76.34%,成为全省学前3年儿童毛入园率提升幅度最快的县(市)之一。2018年,北城幼儿园在全州9县幼儿园中第一家晋升为云南省“一级一等幼儿园”。今年,县幼儿园也有望晋升省“一级一等幼儿园”行列。
推进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城乡一体化,打造城区示范园、建设乡镇标准化中心园,提升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水平。深入推进学前教育改革创新,实施课程游戏化。今年6月,全州2019年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会暨全州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大姚召开,同时遴选6所二级一等园为首批县级课程游戏化试点园,积极探索把环境创设、游戏设计、活动组织、生活环节融为一体的幼儿园课程,全县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杨秋艳)
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端平一碗水办教育,让教育的阳光沐浴城乡。2017年,大姚县被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正式发文认定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之后,坚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继续聚焦办学条件、师资配置、教育质量等均衡重点。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集团化办学,将金碧镇金岭小学改扩建为完全小学,新增设民族中学小学部,2019学年招生308人。扩大城区优质教育资源,深化义务教育城乡联合办学机制,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
全县义务教育中小学办学基本标准综合达标率保持100%。认真实施《大姚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精准控辍保学工作的意见》,全面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巩固工作,在省2018年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中如期实现了“零辍学”目标,全县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毛入学率达116.4%。
2016至2017学年,全县14所初中在全州教学质量综合考评中,有9所受到州教育局表扬。今年1月,荣获州对县市2018年度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考评一等奖。今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总分、平均分排名居全州10县市第二,全县14所中学中进入全州前50名的学校由2018年的9所增加到11所。 (刘永芹)
普高质量 稳步领先
春风化雨谱华章,与时俱进创一流。今年高考成绩揭晓,大姚县高考再创佳绩!全县1497名考生参加普通高考, 600分以上65人,比2018年增加8人;一本上线349人,比2018年增加88人,上线率达23.31%;二本上线1078人,上线率达72%;总上线率达99.87%。全县总体情况在去年全面提升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实现了“让更多的孩子上大学、上好大学”的目标。
大姚一中在继2017年创高考一本上线人数985、211类院校录取新纪录、2018年创高考尖子生培养新纪录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今年高考600分以上人数新纪录……大姚一中正用丰硕的成果,一次又一次的书写着新的辉煌。
大姚县实验中学不断深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暨“二五三”课堂教学改革,以课堂教学改革和一日常规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在学校管理、文化建设、德育工作、教研教改、课堂教学和后勤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展。在高中2019届学生高一入口成绩全州最低的情况下,学校深化内部管理和教学改革,高考续写了今年“高上线、多本科、出尖子、低进高出”的佳绩。(邓 艳 王绍普 黎永波)
职业教育 融通发展
围绕“打造彝州品牌专业,创建现代学徒制特色学校”的办学目标。大姚县职业技术教育坚持“进校就是进厂,实训就是上班”的办学理念,构建出“一个专业联合一所高校,一个专业建成一个基地,一个专业引进一家企业,一个专业打造一个品牌”办学格局,呈现出“高校作引领,基地作保障,企业搭平台,品牌树形象”的良好发展态势。
积极探索“党建+职业教育”新模式,实现了订单培养、校企合作、高校对接“三个零突破”。全县职业技术教育实现了基地建设、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学生就业“四个更加规范”目标。探索出了“国防教育进校园、家长进课堂、企业文化进校园”模式。开展“普职融通”的办学机制,三校生高考再创佳绩。今年,163人参加了技术技能型高考,二本上线51人,其余全部专科上线。
深入打造职教品牌,重点打造电子商务、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三大品牌专业群,同时开设机械加工、旅游、烹饪、医学和护理等5个“三校生”高考专业。目前,学校有计算机实训室、电力拖动实验室,有汽修实训车间、标准化小汽车训练场、大姚县电子商务创业孵化园,汽车洗车美容等实训基地。与大姚机械厂合作建成等离子切割车间和一条机械精加工生产线,投资2.3亿元的大中型汽车检测与维修中心正在建设,县职教中心已成为集教学实践、职业技能培训为一体的教育培训中心。同时,学校以“出口带动入口”的招生就业思路,采取订单式培养、规范化管理等有效措施,学生就业率达98%。(王绍福 张家俊)
体育事业 蓬勃开展
把发展体育事业,增强人民体质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开拓创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争取资金,大力搞好体育设施建设。健身步道建设工作走在全州前列,建成了融健身步道和旅游完美结合的昙华山健身步道、城区西河森林运动公园和东塔湖湿地公园等项目,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便利、优质的活动场地,促进了全民健身工作。今年四月被定为云南省“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工作会议现场观摩点,省体育局领导、全省十六州、市教育体育局分管体育的副局长到大姚参观学习。加大争取省州支持力度,积极做好项目和资金申报工作。今年,已成功争取到11块社会足球场的建设,3个健身步道项目、4个篮球场建设项目、1个县级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建设项目正在申报。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夯实全县体育基础设施,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成功举办了云南省第九届老年人健身运动会楚雄州“七彩金桥杯”网球选拔赛、棋牌(象棋、围棋)项目比赛;组织了大姚县攀登彝州高峰百草岭活动;组织参加了楚雄州第十四届运动会,并获得8金4银8铜的好成绩;积极筹备大姚县第11个“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形成了月月有赛事,季季有活动的全民健身热潮。
站在新起点,奋力新作为,大姚教育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重托、乘势而上,为打造教育名县、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人民满意教育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董培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