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卫星图上看,云南犹如镶嵌在中国西南的一块“绿宝石”,而楚雄彝州则是宝石上最闪耀的部分:这里青山绿水、蓝天白云,金沙流韵、哀牢壮美,生态良好、物种珍稀,是省会昆明之绿色屏障和“后花园”,是名副其实的“滇中翡翠”。
党的十八大以来,楚雄州牢固树立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举生态旗,打好保护战,做活林文章,着力建设“滇中翡翠”、守护“滇中翡翠”、扮靓“滇中翡翠”。至2017年末,全州有林地面积3251.4万亩、森林面积2813.8万亩,均居全省第二位;森林蓄积量1.09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6.06%,均居全省第七位;林木绿化率76.93%,居全省第四位;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年价值量达938.35亿元,森林资源年均净生长量达434.7万立方米,全州森林共储存二氧化碳1.69亿吨,每年增加碳汇551万吨。2017年,全州林业总产值达156.5亿元,比2012年增长94.39%。农民人均林业收入达3170元,比2012年增长1.07倍。
实施“十大”工程 建设“滇中翡翠”
实施国土绿化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州以“滇中翡翠”建设为目标,高举生态旗,打好保卫战,做活林文章,通过实施“十大”工程,着力建设“滇中翡翠”。
实施好国土绿化工程。2013年以来全州共完成营造林233.82万亩,完成义务植树、四旁植树1.41亿株,全州森林面积由2742.06万亩增加到2813.81万亩,净增71.75万亩。
实施好天然林保护工程。2013年以来,国家和省累计投入我州天保工程森林管护资金3.22亿元,实现分流安置省、州森工企业职工1185人,聘用护林员5220人,实施森林管护面积3251.4万亩。
实施好退耕还林工程。2013年以来,全州共完成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58.22万亩,其中巩固成果人工造林32.32万亩、荒山荒地造林2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10.4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13.5万亩,兑现退耕农户现金1.91亿元,5.16万户农户、19.16万农村人口从中受益,退耕农民人均获得退耕还林补助资金975元。
实施好农村能源建设工程。2013年以来,争取上级投入7406.64万元,建成沼气池700户、太阳能热水器49549户、节柴改灶30247户。至2017年末,全州累计建成并使用沼气池19.57万户、改节能灶(炉)46.25万户、太阳能热水器53.29万平方米。
实施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工程。全州区划公益林面积1491.15万亩,其中,国家级公益林551.52万亩,省级公益林928.9万亩,县级10.73万亩。2012年启动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至2017年,共下达补偿资金99744万元。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共涉及37.13万农户、96.48万农村人口,户均增收2686.34元。
实施好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程。全州共建立自然保护区17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州级13个,县级1个),总面积283.5万亩,占全州国土面积的6.46%,占全州林地面积的8.72%。批准设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1个、管护局19个,形成了国家、省、州、县级保护区网络。2016年3月省政府批复成立楚雄哀牢山国家公园;2017年7月,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云南金沙江国家森林公园。
实施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2013年以来,争取投入资金190万元,实施绿孔雀、野生苏铁极小种群保护、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项目9项。
实施好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2017年4月21日,我州启动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5月26日,获得国家林业局速丰办《关于云南省楚雄州利用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等项目的复函》,国家林业局同意将楚雄州纳入国家储备林建设规划范围,支持楚雄州开展利用国家开发性、政策性银行贷款建设国家储备林基地等项目。至2017年底,农发行分别给楚雄市、大姚县发放贷款5亿元、1.9亿元,姚安县储备林PPP项目已获得国开行7.6亿元的贷款授信。目前,2个县的PPP项目可研和实施方案已通过评审,7个县市正在编制PPP项目可研和实施方案。
实施好路域绿化工程。我州整合项目资金,切实推进路域绿化工作。2017年,全州共投入资金9298万元,完成境内高速公路、一二级公路和重要旅游公路产权外可视范围人工造林9743亩,补植补造7305亩,退耕还林5561亩,陡坡地生态治理7724亩,石漠化客土造林305亩,低效林改造5000亩,封山育林5853亩,灾害木清理4938亩,桉树改造种植2169亩。另外,投入资金3.3亿元,完成境内通道绿化1797.87公里。
实施好森林城市创建工程。我州森林城市(县城)创建工作始于2016年,先后由楚雄市、双柏县和大姚县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和云南省森林县城创建工作。楚雄市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共投入资金16.88亿元,实施28类130个重点项目,各项创建指标均已到达国家森林城市标准。2018年3月13日,国家林业局授予楚雄市“森林城市”称号。大姚县、双柏县省级森林县城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其他县正在开展森林县城创建前期准备工作。
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滇中翡翠”
“雄奇秀美的千里彝山、楚雄茶花甲天下”“野生菌王国、中国核桃之乡、冬早蔬菜之乡……”多年来,楚雄彝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抹抹清新的绿色,诠释了“滇中翡翠”的独特魅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州已建成卫星监测、航空巡护、瞭望台观测、地面巡查等立体监测系统,森林防火通讯实现地区覆盖。全州建成野外视频监控点472个,实现州、县市、乡镇三级共享,野外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全州森林面积的70%以上,野外视频监控建设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森林防火工作连续被省政府考核为优秀等次,2013年楚雄州被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确定为首批15个国家森林防火基本建设示范项目区之一。同时,加强监测预警,强化检疫执法,推广无公害防治及新药剂、新药械的应用,采取药物防治、仿生物防治等措施,着力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着力加强资源林政管理,着力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全州各类自然保护区不仅在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和维护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涵养水源、改善空气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我州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全民参与绿化 扮靓“滇中翡翠”
植树造林正当时,干群合力添新绿。5月9日上午,州、市机关单位2018年义务植树活动在楚雄火车北站站前广场正式启动,拉开了今年全州义务植树活动的序幕。
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一项具体行动,而且是建设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的积极实践,也是打造水净、地绿、天蓝、气爽、人和的美好家园,不断提升城市内涵、打造宜居城市的重要举措。州林业局局长李光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州将以此次义务植树活动的启动为契机,迅速兴起全民义务植树高潮,加快国土绿化,高举生态旗,打好保护战,做活林文章,建设‘滇中翡翠’、守护‘滇中翡翠’、扮靓‘滇中翡翠’,使彝州大地绿起来、美起来,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滇中翡翠’。”
预计到2020年,全州森林总量和质量持续提高,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森林覆盖率将达66.9%以上,森林蓄积量达1.12亿立方米,湿地保护率达52%以上,森林年生态服务价值达1100亿元,林业行业总产值达到240亿元,农民从林业获得的人均年收入达到4000元,林业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州林业系统将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化林业改革,加快生态建设,推进国土绿化,实施生态扶贫,强化资源管理,坚持依法治林,培强林业产业,助推乡村振兴,提升生态质量,优化人居环境,努力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重要的绿色产业基地和民族文化旅游基地,为建设“中国彝乡·滇中翡翠·红火楚雄”作出积极的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