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禄丰:大美龙城展新姿

2020年09月28日 10阅读 来源:楚雄日报 2017/8/3

“环境整洁、舒服便捷。现在的生活,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一种浓浓的幸福感。”70多岁的退休干部李湘深有感触地说。街道美、秩序优、乡村净、环境美、人和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曾经的期冀逐步变为现实。

在抓实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中,禄丰县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强化保护意识,留住生态之美,挖掘传统文化,彰显人文之美;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改善民生,提升城乡发展品质,着力打造水清、路畅、景美的山水园林家园。决心前所未有、力度前所未有、速度前所未有。从城市到乡村、从垃圾处理到污水治理、从高速公路沿线绿化到完善基础设施,一段时间以来,禄丰县各地各部门迅速掀起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热潮,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整治行动,“美丽禄丰、宜居龙乡”渐行渐近。

高位推动决策部署深入人心

为进一步推进禄丰县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提高全县创先争优工作积极性,6 月 21 日,禄丰县委、县政府召开 2017 年提升人居环境工作现场观摩会,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扎实的作风、有效的举措,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提升工作,让禄丰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禄丰县委、县政府的工作节奏从一个侧面彰显了落实州委、州政府决策部署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信心和决心。

年初,面对诸多密密麻麻的环境问题,禄丰县以“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的紧迫感,及时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县住建局、县城管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禄丰县提升城乡人居环境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情况通报制度,设立了县城规划区违法违规建筑治理、县城治乱治脏治污治堵、生活垃圾治理及公厕建设、旧住宅旧厂房城中村改造、安楚高速公路禄丰段沿线及联络线提升人居环境示范带建设等 9个行动工作组,负责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村庄“七改三清”19 个大项的具体工作;县财政筹集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资金 3000 万元,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加快推进、见到实效。

为长期有效抓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禄丰县因地制宜,制定下发了《禄丰县进一步提升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 年)》等“一计划七方案”,并委托云南华博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禄丰县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实施方案》,通过省级评审,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责任和工作计划。禄丰县政府还与各乡镇、县级相关部门签订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责任书,把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列入综合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比学赶超的重要工作、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层层落实责任。同时,把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作为县委、县政府今年的重要督查事项立项分解,对各乡镇推进工作情况实行一月一督查、一月一排名、一月一通报;纪检监察部门加大明察暗访、纪律作风监督,严肃问责,连续 2 次排名靠后的,对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推动工作有效落实。

与此同时,各乡镇、各部门迅速行动,电视、广播开设专栏、专题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深层次、不间断做好宣传报道和解读阐释,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发挥新媒体优势,回应社会和市民关切。从高楼街巷到田间地头,从工厂车间到学校教室,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行动精神,准确把握行动要义,凝聚起最广泛的信心和决心。

上下联动推进步伐坚定有力

责任状就是军令状,各乡镇铆足干劲、你追我赶,一场惠及全县43万人民的人居环境提升大行动,在龙乡大地如火如荼进行。

在一平浪镇,自城乡人居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镇共计投工投劳 2.23 万个,参与人数达 1.22 万人次,出动挖机、装载机、垃圾清运车辆 100 余辆次,有效清除集镇区及村庄存量垃圾300 余吨,开展植树增绿活动 30 余次,绿化面积达 11421平方米;拆除私搭乱建 61 件、违章建筑物 4250平方米。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黑井镇,依托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品牌效应,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整合人居环境、美食文化一条街和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利用建设项目,投资 73.5 万元,完成新增及更换灯笼600盏、古街仿古灯520盏、古街壁灯80盏、投光灯32盏、洗墙灯180盏、LED灯带1130 米、60个太阳能路灯及12平方米电子显示屏安装;新增花箱80余个、盆栽1000余盆,鼓励动员全镇机关干部职工、群众在房前屋后栽种盆栽,着力打造“鲜花小镇”。面对美化后的黑井古镇,商户们高兴地说:“古镇美了,我们的生意更红火了。”

随着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工作的有序推进,一份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也随之呈现。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全面推进,实施完成了妥安乡妥安村和琅井村、勤丰镇鸡街村委会下村等4个自然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广通镇七屯、西堡等10个行政村获得州级生态村命名。

与此同时,禄丰县结合“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的实施,大力推进了西河水库征地移民和搬迁安置、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五小”水利工程和高效节水等灌溉、农村通村路面硬化、垃圾焚烧、污水处理、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加大改造农村道路、民房、饮水、用电、牲畜养殖圈舍、灶炉、厕所等力度。截至7月底,禄丰县整治违法违规用地建筑面积共计11.5651万平方米。全县14个乡镇165个建制村,除城关镇外142个实现垃圾有效处理;1716个自然村基本实现垃圾有效治理,自然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100%。全县14个乡镇中,建成镇区污水管网83.03公里, 除城关镇外142个建制村共40个建制村实现了污水有效治理。全县建设镇区公厕28座、村庄公厕165座,共投资1924.59万元。2017年省下达任务数量为2840户,到2017年7月,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开工3050户,开工率100%;竣工1500户,竣工率 49.2%,工作推进迅速。

示范带动提升治理成效初现

在县城金山镇 “西河烟柳”景观带,翠绿的垂柳与河水相依,小桥的两头绿树成荫、花团锦簇,每到早晨和傍晚,晨练和散步的群众络绎不绝。

禄丰县城被东河、西河、南河3条河环抱。多年来,因缺乏治理,河道垃圾多、水质差,附近的居民“谈河色变”,苦不堪言。禄丰在县城建设中,回应百姓呼声,实施亚行贷款禄丰县城市道路与河道综合治理项目,对东河、西河脏乱差等现象进行全面整治。为让“西河烟柳”恢复昔日“春风拂面渡桥西,吹响河头绿树齐”的景观。政府投资4935.65万元,共完成河道治理4.693千米,项目采取自然、生态、环保的工程措施,充分满足了生态维护、水质净化、城市景观等需要。促进经济效益、生态建设和环境效益相统一,营造出“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极大地改善了禄丰居民的人居环境,提升了禄丰城市形象。

“你看这么一整治多好啊,看着也亮堂,今后我们终于能够敞开窗户通通风了,想想心里都舒坦!”住在附近的市民一边看着施工场景,一边乐呵呵地讨论着。在施工现场,笔者看到东河河道清淤工作已完成,挖掘机正开足马力平整河道。据东河河道治理指挥部总工程师黄长河介绍,东河河道治理项目起于青羊山抽水站,止于东西河交汇处,全长1.92公里,项目于2016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经完成70%的土方开挖、基础混凝土浇筑、防冲刷石支砌等任务,目前正组织护岸预制块的制作铺设,计划今年11月份完工。

近年来,为建设“美丽禄丰、宜居龙乡”,禄丰县围绕“做优县城、做特乡镇、做美农村”为重点,认真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思路,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体系,保护城乡自然生态环境,彰显城乡特色文化风貌,促进城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硬措施,深入推进城镇 “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农村“七改三清”工作,呈现出城乡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现在,禄丰城乡群众感受到的是满满的幸福。

“力争到2020 年,禄丰县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8%以上,县城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标准面积 5平方公里以上,乡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15%以上;实施建成水体、绿化、休闲的三个十里景观带;完成17个以上农村危房改造省级示范村道路通畅硬化工程,农村建房规划许可覆盖率达到 80%以上,着力使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有大的改善和提升。”展望未来,县委、县政府对43万龙乡儿女作出庄严承诺。

(朱 江 倪金国 胡晓霞)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