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5日-26日,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指导,闵行区教育局主办的“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论坛”顺利召开。来自上海闵行、南京、苏州、杭州、宁波、温州、台州、合肥、安庆等长三角三省一市9个地区,以及部分其他省市的教育行政领导、专家学者、校长教师齐聚上海闵行,围绕“聚焦教育评价变革,深化协作发展机制”主题,共同探讨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变革的走向,共同探索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新机制。
深化长三角地区教育协作发展,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关于新时代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及《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重要举措。当前,长三角一体化进入全面协同、融合发展的新阶段,本次论坛以教育评价变革为主题,设有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包括4个主旨报告、18场专题报告、3所学校考察、6篇优秀征文成果分享报告、1场闭门圆桌会议,为促进长三角地区交流经验、分享成果,共同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创设了良好的平台。
《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论坛》为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18年度探索区域教育协作新机制实验(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项目,由闵行区教育局申报承办。闵行区教育局前期已启动了论坛的各项筹备工作,2018年4月曾举办了专题研讨会,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30余位教育行政领导和教育监测评估机构负责人共同参加研讨,为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进行了很好的预热。为提高论坛的学术水平和质量,闵行区教育局于2018年5月-8月面向长三角地区开展了论文征集活动,共收到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的征文282篇,经论坛组委会组织评审,共评选出优秀成果30篇汇编成册,形成了相关研究成果与典型经验案例。
论坛开幕式上,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巡视员蒋红,闵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德妹,先后作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10月25日上午的主论坛,聚焦新时代基础教育评价的转型开展。围绕大数据推动教育评价变革的机遇、挑战与问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副主任李凌艳、重庆市教育评估研究会执行会长龚春燕、上海市教委督导室主任张慧分别作了《教育大数据,热点问题的冷思考》《对以数为据之评价变革的三个追问》《教育大数据发展趋势》以及《数据应用推动教育督导实效性提升的区域实践探索》精彩的主旨报告。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基础教育进入新时代,需要更加关注和聚焦核心素养的培育,追求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建设和教育人本价值的实现,要充分应用现代评价方法、技术,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评价导向,以评价变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10月25日下午,三个分论坛同步开启,每个分论坛含6个专题报告。“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治理能力提升”聚焦于充分应用大数据,走向基于证据的教育决策;“基于大数据的教育质量监测”着重探讨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和评价导向,科学监测实现个性指导、精准服务;“基于大数据的教育教学改进” 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探讨以评价变革促教学转型,提升教育品质。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以及深圳市罗湖区、青岛市市南区的教育行政领导、专家学者等报告嘉宾,分享了对大数据促进教育评价变革的思考与实践,交流了经验与举措。
10月26日上午,与会人员分三组对上海市七宝中学、闵行区实验小学、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基础教育园区进行了实地观摩。在学校举行的交流研讨会上,分别有6位优秀论文作者做了分享报告。同时,来自长三角三省一市的教育行政领导举行了闭门圆桌会议,总结论坛成果,共商教育协作发展机制。与会各地代表经充分对话、协商,形成了广泛共识,一致表示要继续巩固和扩大三省一市教育协作发展成果,加强资源互补与协同发展,打造长三角地区教育评价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建立定期研讨与会商机制,协作开展项目研究、主题论坛、成果交流等并形成制度化安排,创设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与实践活动品牌。会后,与会领导共同发表了“2018长三角基于大数据的区域教育评价变革论坛(上海闵行)行动宣言”。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发展基础最好、创新能力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此次论坛的成功召开,碰撞思想、拓宽视角,以教育评价变革助推教育治理能力提升,将为长三角教育协作发展提供新思路,必将深入推动长三角区域教育现代化进程,也将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