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新疆泽普的胡杨树泛金的时节,闵泽两地基础教育第三次互助成长活动又拉开了序幕。9月17日,由闵行区教育测评与研究中心以及区内11所中小学校领导、骨干教师21人组成的代表团抵达泽普县,奏响了此行的三部曲。
第一部:原来语文课可以这样上
不顾旅途劳顿,全体成员上午飞抵泽普,下午便集中泽普二小举行面向全县语文教师的培训。闵行区两所“新基础教育”合作校的骨干教师为全体与会教师执教两堂研讨课。首先是明强小学俞亚琴老师执教的两年级部编教材《下雨啦》一课。根据维族学生国语基础,在强化字词教学的过程中,俞老师特别关注学生的课堂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开展说话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和自信的表达。整个过程既体现了浓郁的低年级语文教学特点,又呈现了一种高质量的师生互动关系。随后,华坪小学王雯老师运用沪教版二年级下语文教材《山里的桃花开得迟》一课为三年级学生上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重点突出了对学生质疑、理解和表达的关注,体现了语文学科对学生思维培养的育人价值。尽管两位执教老师课前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维族学生进行深入的接触,但扎实的“新基本功”使他们在课堂上关注倾听、读懂学生,带领学生进入到全身心体悟祖国语言文字美好的课堂境界,使得孩子们摒除了羞涩,大胆表达,课堂上洋溢着浓郁的学习氛围。孩子们积极投入的学习状态得到了全体闵行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随后的教研活动中,两位执教老师首先进行了说课反思。俞亚琴老师围绕“语文的独特育人价值、学生能力发展的独特需求、文本独特的教学资源”三方面结合教学内容作了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的分析和反思,是一堂深入浅出的微报告,揭示了“新基础教育”的课堂价值追求。王雯老师则体现了“新基础教育”说课反思的完整思路,从教学目标的制订,到教学策略的选择,再到具体实施成效,既关注了“达成”,又反思了问题,体现了“新基础”独有的思维方式和开放心态。
紧接着是泽普和闵行的听课教师各自发表评课意见,泽普教师努力着用“新基础教育”的话语系统来阐述“看懂”“听懂”“读懂”了什么,闵行随团教师则更注重建议和意见的提出。闵行教师教学与研讨思路,激起了泽普教师强烈的共鸣,老师们纷纷感叹“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原来应该这样关注学生”。
第二部:这样教研真实在
闵泽互助绝不止于“蜻蜓点水”,更求“入木三分”。第二天,21位团队成员“兵分”八路,分别抵达各自的结对学校,进一步开展送教及调研活动。
来自闵行实小、明强小学、华坪小学、田园外小、闵行小学、汽轮小学、鹤北小学、闵行四中的八位骨干教师分别为结对学校的语文教师执教了一堂语文研讨课,结对学校也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了闵行教师一行的课堂调研。根据结对学校的需求,每一组教师对送教和调研都提前明确了目标,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使得整个互动过程更有质量、各具精彩。
实验小学的张炜炤老师和赛力乡中心校的两位老师同上一篇课文,以“同课异构”的方式为当地教师生动地展现了教学策略选择背后的理念支撑,进一步引发了教师学习“新基础教育”的积极性;华坪的董倩萍老师和泽普二小的老师们通过一到三年级三堂研讨课,探讨了不同年级的阅读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国语阅读能力;田园外小的杨远老师对布依鲁克塔吉克民族乡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师重在就教材研读、学情分析、问题的开放、重心下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现场指导,并对学科教研组的校本教研的形式和教材的系统研读提出了建议;上虹中学唐颖萍特级校长、华漕学校刘厚萍校长、闵行四中张汉斌副校长和张新华老师分别对泽普六中语文、数学、英语三个学科领域展开了调研,还确定了后续继续研讨的形式和主题;此外,汽轮小学陆勤老师、鹤北小学张霞和陆惠红老师、紫竹小学张计蕾校长分别为结对学校送去了“如何听评课”“借助阅读教学,提升表达能力”“细读美读学语文”等主题的微讲座,闵行小学的丁丽莉老师还代表学校向结对学校赠送了“新基础教育”系列专著。
送教和调研的过程,使“新基础教育”的推广更接地气,泽普县学校的老师们也正在逐步接受这种教研的方式,他们努力在研讨过程中和闵行教师实现对话,闵行老师们欣喜地发现在一些调研课及说课反思的过程中,“新基础教育”的价值追求正在悄悄萌芽,而泽普老师们坦然地面对教学中的问题,真诚地表达教学中的困惑也体现了老师们逐步开放的心态。
第三部:奏响教育援疆的协奏曲
一年一度、远隔万里的互助活动如何促进泽普基础教育真实的成长?这绝不是仅仅只是依靠每次参与活动的二十多位教师。
此次互助活动只是整个闵行、上海援疆的“冰山一角”。在从上海到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到喀什地区最后抵达泽普的长途跋涉中,各级上海援疆指挥部接力支持,确保此行的安全、顺利,提升了闵行“新基础教育人”持续开展此类活动的信心。闵行教育系统干部、驻泽普教育局副局长周小龙全程参与听课、评课,确保活动质量,体现了来自两地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而此次首批“万名教师援疆援藏项目”的多位闵行中小学援疆教师也全程参与了送教调研活动,其中不少教师正是闵行“新基础教育”各合作校、基地校、成员校的管理层和一线教师,他们的参与也为自身后续的支教过程明确了新的使命。
除了最核心的课堂教学指导,参与此次活动的“新基础教育”合作校还把目光投入到更全面的结对合作中。明强小学俞亚勤老师、潘玉华老师和正在援疆的党支部副书记徐建国老师为泽普国营农场小学举行了隆重的捐赠仪式,将饱含着明强全体师生浓浓爱心、情义的祝福,传递到农场小学孩子们的手中和心里;闵行四中举行了帮困助学仪式,捐助书包、笔袋等学习用品惠及近百名泽普六中的困难学生……这些教学之外的结对活动,拉进了闵泽两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代表了闵行教育人支援新疆、振兴教育的团结一致和上下齐心。
此次援疆并非“送教”这么简单。随着新疆的全面发展,对基础教育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疆基础教育战线上的老师们所承受的责任和使命远远大于一般意义上的教书育人,更有整个社会层面的教化使命。和他们的交流过程,带给此行的闵行教师深深的震撼,也激励着闵行教师珍惜当下的教育环境,并不断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追求自身生命的成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