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的校园将刮起“英伦足球风”啦!近日,闵行区教育局与领众教育共同发起了“英伦足球进校园”项目,包括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莘光学校、文来中学、七宝中学在内的24所中小学将引进英国的专业足球教练,针对一年级、六年级和高一的学生展开足球课程的普及教学。
英式专业的青少年足球培训是怎样开展的?在体育课中能品味到怎样的国际足球文化?足球运动如何能让孩子终身受益?接下来,闵行的师生们足不出校园,就可以感受“英伦足球”的魅力啦!
英伦教练资质高,“独家订制”足球课程方案
闵行区本轮“英伦足球进校园”项目将持续一年,分别在项目成员学校的一年级、六年级和高一年级的男、女学生中同时开展。除了每周一节足球普及课外,英国教练们还将根据普及课推进状况,遴选出部分学校组建校队,并安排每周两次的校队训练。此外,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安排相应的英语口语课程,培训学生的运动生活用语。
这是一支极具专业素养与工作责任心的“英伦”外教团队,每个教练的资质都具备国家二级教练以上的水准。在“进校园”前,团队里的数据分析师会一一深入学校,考察每一个场地和设施。是人工操场,还是天然草坪?场地大小、土壤松弛度怎样?学生在运动中会不会受到意外伤害……分析师对每一个细枝末节的问题,都会进行反复的考量和评估,并制定出与该校实际情况相对应的校园足球课程方案。
另一方面,申报“英伦足球进校园”项目的学校更是加倍珍惜这次机会,制度化地推进该项工作。专门开辟了办公位置,让外籍教练置身于学校老师们之间,相互交流学习,营造温馨的集体氛围。
各校至少安排1名体育教师协助课堂教学。老师们不仅可以协助外教管理班级,而且可以与外籍教练沟通分享课程计划,第一现场学习先进的授课理念和方式。具有校足球队的学校,还给外教配备一名助教,全程跟进训练。每学期都有工作计划与总结,进行过程性记录,完善保存英籍教练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闵行区教育局副局长乔慧芳表示,“英伦足球进校园”项目对于推进闵行校园足球教育将产生积极的作用,各所学校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外教的“传帮带”,培养学校的足球教育师资,以“输血”激活“造血”能力,为全区推广普及校园足球提供有益经验,以充分发挥体育育人功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和综合能力素养的提升。
课内课外皆“育人”,闵行校园刮起“英伦风”
对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师生们来说,“英伦足球进校园”已经不再是陌生的事儿。在上海领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的公益支持下,学校早于去年9月就引进英国的教练团队,在当时的一年级新生中开展足球教学。
“这真是一支资质很高的教练团队!”交大附属实验小学校长姚捷感叹,“为我们上足球课的一名非洲裔英国籍的教练,曾执教英国的职业队,专业水准非常高。但是面对我们‘零基础’的一年级孩子,他总是能保持无比的热情与耐心,连中国的老师都难以企及。”
“英伦教练”认为,足球能提高学生的兴奋点,帮助他们在课堂上、考试中提升注意力。要制定出符合孩子自身特点的运动方案,即使是哮喘或心脏病的孩子,也要鼓励他们参加运动。在选材方面,教练们也有独到的眼光,能够把身材、体质不起眼的孩子挖掘出来,发展他们的潜力。
姚捷说,“英伦教练”们的眼里只有孩子,不仅是足球训练,更着眼于孩子们的全面发展。他们弯着腰与学生对话,休息时教学生们摆放好水杯,训练结束引导她们收拾好器械。甚至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看到学生,也会放下碗筷,跟孩子们说“hello”。
“无论是课程内还是课程外,‘英伦足球进校园’的教育意义已经远大于运动的意义了。”姚捷表示,在项目里,孩子们享受到的教育资源都是免费的,家长们更是看在眼里,喜上眉梢。“所以,我们会一直坚持推进这个项目,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看到外籍教练进足球课堂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闵行区的不少中小学纷纷刮起“英伦风”。比如,平阳小学的校园足球课程虽然已有推进,但是校长朱红还是不遗余力地引进“英伦足球”项目。“我们希望通过潜移默化的渗透,让孩子们感受更专业、更国际化的足球技能与文化,并提高本校教师的足球教学水平。”
莘光学校校长鲍立表示,这是该校首次引进足球项目,因为这对孩子发展确有好处。“外教进球场、进课堂,不仅能以先进的理念指导学生进行体质运动,而且能够促进学生的英语口语交流能力,对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也不无裨益。”
对于具有很扎实的足球教育基础的文来中学来说,“英伦足球进校园”更具有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的意义。副校长徐峰说,在接下来的足球课中,该校将与七宝中学共享优质的球场、器械资源,并尽可能选派更多的足球教师,与“英伦教练”过招,共同探讨青少年足球教育的技术与育人内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