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保、综保”转“城保”是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一项重要工作,闵行目前正举全区之力,确保此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根据全市部署,自7月1日起,原参加“镇保”、“综保”的从业人员将转为参加本市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简称“城保”),闵行区要在三个月内完成全区近40万名“综保”人员、近4万名“镇保”人员转储“城保”的工作。针对这一目标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区人保局、闵行社保机构一方面加强政策宣传和解释工作,提高小企业及劳动者对政策的知晓度和参保率;另一方面依据政策积极推进,并重点关注推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深入分析,攻坚克难;同时,密切关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就业形势,加强“条与块”、“条与条”之间协调联动,做好预案,优化流程,方便服务对象,确保工作开展有条不紊,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截至目前,全区“综保”转“城保”24.7万人,“镇保”转“城保”2.84万人,分别占到转储总人数的60.5%和70.9%。
区领导视察办理现场
8月12日,副区长蔡小庆赴区外地劳动力管理所视察“综保转城保”工作推进情况,实地察看了“外劳社保业务窗口”现场办理情况,听取了区外劳所负责人工作情况汇报,仔细询问了推进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他强调,“综保转社保”工作是贯彻落实《社会保险法》的重要举措,是惠及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集全区之力,确保此项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专题培训答疑解惑
《社会保险法》实施已有一个多月,为进一步扩大新法的知晓度,解答企业人事干部及经办人员在操办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吴泾镇、虹桥镇社会保障事务中心、新虹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于日前相继邀请区社保中心、外劳所、医保中心有关负责人,为有需求的企业人事干部进行培训和解释。培训结束后,很多人事干部提出了自己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获得解答。
调派人员加快办理
江川路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注重服务质量和工作细节,积极应对各类情况,全力开展“综保、镇保”转“城保” 的各项工作。预先以协调工作会议的方式对推进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作了分析和预案,调派人员协助窗口受理人员共同开展工作。
工作人员拧成一股劲
近期,正值用工单位办理外来从业人员缴纳城保“新三险”业务的高峰时段,为及时、准确地将大批量8月份新进城保的外来从业人员相关信息、参保资料登录操作系统,区外地劳动力管理所全体职工克服人手紧、操作繁复等困难,全所一盘棋、全员一股劲,自8月20日至8月25日,连续加班加点5个夜晚,其中25日更是加班到次日凌晨,将近万份参保资料全部准确录入。
记可爱的工作人员
可爱的“外劳人” 随着外来从业人员参加本市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工作的推进,区外地劳动力管理所的业务工作量直线上升,每位职工都进入满负荷运转状态。他们中有8月份刚到外劳所工作,报到第一天就加入加班队伍的新进人员;也有忙完本职工作,立即主动去社保窗口帮忙的预备党员;有因加班而累到扁桃腺发炎的同志;也有高烧一退就立即出现在加班队伍中的人员……他们的副所长小陆,已连续带病工作一周,还坚持跟窗口工作人员一起加班加点。
可爱的“医保人” 为指导医保服务点专管员更好开展工作,区医疗保险事务中心选派社会服务部小骆到各个服务点巡回宣讲。由于时间紧、困难大,小骆既要自己理解新政策,又要备课、制作演示文档、上台宣讲。为完成好这项任务,他将还在坐月子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宝宝送到岳母家,自己全身心投入工作。他能利用休息时间完成宣讲材料,甚至几次熬夜。而后一连数十场的宣讲活动,他要在全区各街镇来回奔波,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消瘦了几分,但服务点专管员和参保群众都对新政策有了进一步了解,让他感到由衷欣慰。
可爱的“基层窗口工作人员” 原本外来从业人员新进“综保”仅需要简单的信息录入、身份证生成,现在缴纳城保“新三险”则须进行身份证录入、外来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等3次录入。由于相关政策涉及面广、业务量大,现有的人员仍然无法满足庞大的需求。如江川路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自8月以来,窗口工作人员小柴、小李不得不每天加班3、4个小时来完成当天的录入工作,通常还要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做整理。对此,她们没有丝毫抱怨,认真仔细地做好每一次接待。
还有更多工作在全区各镇、街道、莘庄工业区社保窗口上的人员,为了将转储人员的资料按时进行录入维护,他们“放小家顾大家”,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努力推进着各项城保纳入工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