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下午,区委书记孙潮,区委副书记、区长陈靖率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街、镇、工业区主要负责人来到世博园城市最佳实践区考察取经。
从沪上生态家到伦敦零碳馆,从蒙特利尔案例馆到台北案例馆,再到展现城市美好前景的城市未来馆,流连在全球城市实践与智慧的“大观园”中,区领导及相关成员细细询问,耐心倾听,兴致盎然,收获颇丰。
“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每一个案例,都在告诉我们,如何在现代化的背景下,采用节俭、有序的方式来建设新的家园。低碳环保能够在任何一方面实践,这种实践并不需要创造特别的条件,每个人用心去做都能做好。”区委书记孙潮说:“实践区值得体会的地方很多,建议大家多到这里走走,看看!”
考察中,大家一致认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以科技为依托,以生态为目标,以民生为根本,以规划为引领,城市最佳实践区以其生动的案例给了闵行充分的启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家园,“魅力都市、绿色家园”将变得更美。
低碳,以科技为依托
在以“沪上生态家”命名的上海案例馆,轻轻触碰便能升上升下的厨房器具;洗衣、洗脸、洗澡后“灰水”会自动循环;一坐上去就能测出健康指标的智能沙发……这个原址在闵行的展馆内处处体现的高科技生活细节,让大家击节赞叹。特别是这里所采用的技术,70%为成熟技术,是“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未来生活”。
区经委主任蔡潇飞做过统计,园区的LED应用、太阳能电池技术,还有智能电网等都有闵行的身影。这些高科技的低碳产业其实也是闵行“调结构”的核心,区内6大高新技术产业,将依托各主要工业园区和基地,延伸拓展产业链,提升产业能级。
据了解,区内的各家工业园积极以低碳理念为引领,以率先建设低碳经济实践区为目标,起步较早的莘庄工业区上个月已通过了国家生态园区的验收。
低碳,以生态为目标
伦敦案例被称为零碳馆,它以系统的实践告诉着每一个参观者,低碳的目标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零碳馆南侧的天窗上附着的薄膜太阳能组件,能将80%的光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同样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在闵行正方兴未艾,区内相关负责人透露:“闵行是太阳能光伏的重要生产基地,这一技术在世博的广泛应用,让我们对发展这一产业更有信心了。如今的太阳能产业还处在注重产业化的阶段,下一步的重点是运用。我们会采取更多的措施来推广这一技术。”
无论是上海馆,还是伦敦馆,大面积的垂直绿化、屋顶绿化让闵行人倍感亲切。在2008、2009年两年内,闵行成功建设了30万平方米的立体绿化,还将其初步纳入闵行“十二五”规划,计划在5年内发展30—40万平方米。
低碳,以民生为根本
在台北案例馆,孙潮特别关心台北市是如何完成“垃圾减量、资源回收”这个重大课题的。馆长陈庆安边拿起展台上的付费垃圾袋,边介绍台北市自2007年起就开始实施“垃圾费随袋征收”的政策。有了它,整个台北2009年产生的垃圾比2000年减量67%,资源回收率提高到45%。
孙潮对此表示,低碳的理念必须从“心”出发、从小做起,才能养成。如今闵行每年为处理垃圾花费的钱需以亿元计算,闵行学世博,可以从垃圾分类开始做起。垃圾分类也是一项民生工程,每个人都要以自己的方式对环境负责,最终受益的将是我们自己。
区发改委主任汤曦东也表示,闵行的人口总量不断增长、人口素质在不断提高,百姓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发改委在项目的建设中要体现低碳环保的理念,让老百姓满意的同时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
低碳,以规划为引领
大家在结束参观后感慨,未来闵行的“十二五”发展应兼顾产业、兼顾低碳、兼顾生活,要呈现可持续、良性的发展轨迹。
那么如何通过规划实现低碳的目标?最佳实践区的案例说明:这需要政策导向、管理体制、技术保障与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共同协作。比如,大部分位于闵行的虹桥商务区要打造低碳商务区,目前正委托紫竹园区内的上海太阳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相关规划。根据初步规划,世博会中已有示范的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将应用在虹桥商务区中,其中仅虹桥交通枢纽的光伏装机容量就达到10兆瓦,一年能发电1千万度。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