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上午,由闵行区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闵行区社区学院共同举办的主题为“发展与共享”的上海百万在岗员工学力提升项目总结与分享会在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副处长夏瑛,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张瑾、教务处副处长张洪生,莘庄工业区社会事务受理与服务中心主任李琼,上海开放大学闵行一分校校长赵双成列席会议。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有限公司、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罗信精密零件(上海)有限公司、上海紫江集团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各分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和负责人等合作办学企业方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闵行区教育局职成教科科长隋明主持。
与会嘉宾首先观看了闵行区百万在岗员工学力提升巡礼短片——《我们在路上》。闵一分校校长赵双成对2018年度校企合作项目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上海开放大学闵行一分校率先探路,积极将校企合作办学打造为百万在岗人员学历提升项目的“主抓手”和“新品牌”;通过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分享政府给予企业的教育优惠政策,探索合作办学机制,逐渐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办学内生化发展之路,并形成了共建+学历式、网络+学历式、项目+学历式、培训+学历式四种合作办学模式。在具体推进举措上,赵校长总结了六点合作办学经验:问需于民,深度调研企业内需;理论研究,探究合作办学路径;革新形式,保证教学质量;定制课程,对接差别化服务;狠抓师资,提升教学能力;活动呈现,增强学习仪式感。
上海开放大学张洪生副处长解读学校了从2016年以来,为满足企业需求和开大精准对策中,做出了按照企业需求量身定制课程、为方便企业学习组建三维学习平台和优化远程考试方法的三项举措。
随后,各企业方展开交流。合作办学企业一致认为:校企合作办学满足了在精准对接企业和员工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解决了工学矛盾,提供了最高性价比的学历和技能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既专又精,降低了人才的离职率和流失率,提高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同时,企业方也提出希望将校企合作在企业厂区内外普及推广,并建立三方座谈机制,形成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改革专业建设,按需设课,成就企业和员工,达到三方共赢。
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人力资源部总经理侯郁表示,紫江集团希望打造成文化与技能共同传承成为百年企业,提升员工素养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提高了员工敬业度,更有利于定制个性化的企业员工管理方案;校企合作为基层员工能力和素养搭建发展平台,促进了工匠队伍、技术骨干的建设,让员工和企业形成和谐共赢的局面。
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张瑾指出,开放大学的校企合作学历提升之路要遵循三条原则:一是互信互通,信任和合作的基石,需要校企双方需求和精神的高度融合,要让供需信息自由流动;二是互惠共荣,合作办学激励与企业和员工发展,更倒推教师按需实现对口性专业发展;三是引领示范,闵行一分校领跑校企合作,突破校际局限性,要加强课题研究,完善企业需要的学力课程体系。
上海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副处长夏瑛强调:在上海打造卓越的全球城市过程中,在进博会召开的当下,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滞,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脚步不会停滞。因此,上海市教委对于上海建设高素质人才大军,提升员工现代化职业素养的脚步也不会停滞;在推进校企合作的同时,要重抓三项中心工作:对企业的需求进行分析,做到适合、试用和适需;学校要提升自己的服务能力,教师和课程与企业需求匹配;加强校企合作的项目研究,学会总结经验,探索规律,促进开大转型发展。
目前,闵行一分校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校企合作共开设有8个专科专业、3个本科专业,合作班级116个,帮助企业培养在岗员工累计6688名,占全校学生总数的40%以上,涵盖了工商、行政、物流、会计、机电、计算机、家政服务、社区管理、建筑工程、机械制造、城市安全等10多个专业领域。今年,校企合作项目也获得“全国终身教育品牌项目”,为开放大学基层分校转型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参照典范,更助力了辖区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和区域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