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上海门户网:全方位开放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是汇集和凝聚人才、知识、资本、企业的舞台,是吸引和促进创新创业的坚实支撑,也是上海城市综合优势的重要体现。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本市正努力构筑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公共服务平台。这些平台未来前景究竟如何灿烂?
研发平台:科技共享“114”
点击上海科技网站,进入“科技资源”栏目,赫然跳出:“激光细胞仪,启用日期1998年;产地美国;拥有单位: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电话……”一路键入,但见600多套大型仪器设备和设施待“出租”,而有关生物、化学化工和技术标准的信息近400万条,宛如一部“科研114”。这就是上海“一网两库”:大型仪器及重要科研设施协作公用服务网,国际技术标准库、科技信息和基础数据库。
“不用几年,‘买不如借’就会成风尚。”市科委有关领导介绍,今后全市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50万元以上的科研设备、先进加工设备和设施都将入网,别人可以借我的用,我也能借别人的使,科技创新的“硬件”花销将大大降低。有关部门还设立更新资金,不断提升共享设备的功能和水平。出口企业和科研单位要了解不同国家、语种的技术标准,也不用费心收集资料了,进入国际技术标准库将一目了然。
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联合开放实验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科技创业孵化平台……市科委每年将重点投入和支持10个开放型重点实验室,在生物、信息、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工业设计等方面,构建一系列专业技术平台。你想知道未来这些服务平台能带给你的实惠吗?不妨“温故而知新”:有家企业创业资金仅10万元,就在科技京城进行芯片设计了,因为数千万元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等全由上海集成电路设计技术服务平台提供。该技术平台建成3年来,仅流片就为企业节约成本90%。创新创业,门槛低了再低。
人力资源平台:人才“消费”中心
还在辛苦地在各大招聘网站上登录简历?还是每天到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报到,看看有什么新单位来招聘?求职并不潇洒。
还在“转战”各高校“赶场子”、“摆摊子”?还在受假文凭、假证书的困扰?招人也不容易。这些局面终将改变,正在打造中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将让“人才流”在上海顺畅奔涌。
按照构想,走进未来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求职者和招聘者马上都能立刻找到自己的办事路径。想参加培训的,这里有测评机构先帮你“号脉”,再开给你几剂事业发展的“灵药”;想要人的,这里有人才数据库、有国内国际的猎头机构可以给你提供服务,甚至有核实文凭真假的系统。招聘双方有意向了,所有手续在这里“一门式”办妥……
借助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经营者、人才、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的管理分割一去不返;多层次、多类型的择业服务、就业服务、创业服务、培训服务等市场中介机构竞相建立;人事代理、就业开业指导、社会保障和基本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供你选用。政府将成为人才的“消费大户”,而不是人才的“保姆”。在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上,行业协会将担当准入评价、权益维护、关系协调、行业自律、沟通联系等一系列功能。
创业投资平台:融资广阔舞台
今天上海技术产权交易所和上海产权交易所成为“一家亲”,组建为联合产权交易所。它构筑了一个更广阔的投融资舞台:创业没钱,你可有多种选择;或是拿技术作无形资产换钱,或是卖出企业部分股权或产权换钱……
明年,就可发现,创业可获得的资金来源越来越丰。联合交易所领导介绍,已与宁波、南京等15个城市签署了长三角产权市场合作协议,与北京、天津、湖北等产权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五湖四海来沪创业者,不仅能用上海的钱,还能用外地的钱。
还不仅仅于此。“投资者的乐园”特色在上海日益凸显,上海风险投资机构已在200家左右,而摩根大通证券(亚太)有限公司、美国八方集团等海外风险投资机构正竞相入沪,仅漕河泾技术园区就聚集了近10家国外风险投资机构。据悉,今后连保险资金也可一定比例地进入风险投资领域。资金的源源汇入,将更刺激企业并购重组的进行,使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和优质化,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信息服务平台:市民“数字智囊”
信息时代的创新创业,最高的“门槛”不是资金、不是技术,而是信息。而借助正在建设中的信息服务平台,削平了每个来上海的创业者面前的这道“门槛”。记者从市信息委了解到,拟建中的“科技创新创业网站”,将以开发科教兴市政策指南为重点,建立公共信息搜索引擎,整合加工科技、法律、政策、市场、人才、资金等各类信息,突破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中的信息传导障碍。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员,正打算开一家软件公司,那么上这个网站,你将能通览本市所有关于扶持软件产业的优惠政策,甚至在这个网上寻找合伙人、资金、设备,以及合适的办公地点。
创新创业网站只是信息服务平台的一角而已,看看手里的银行卡、社保卡,查查你的信用记录,这些都是信息服务平台上生长出来的触角。社保卡、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和不断完善的“数字上海”底图,构筑了人口信息、法人信息、城市地理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等基础数据库;一系列应用数据库将成为上海市民的“智囊”:要学习———在家远程查阅上海所有图书馆的馆藏书籍报刊、翻阅老上海“发黄”的档案;要娱乐———上网即可安排今晚最好的文艺节目,随手在线订票;要做生意———看看人才库里有没有合适的“千里马”,金融信息、科技情报、国际技术标准、物资信息均可一网打尽……
知识产权平台:公用“信息银行”
中外竞争对手申请了哪些专利?新产品研发有什么趋势?“私家侦探”帮你忙。那就是新近开通的中外专利检索数据库。上海杰事杰新材料公司从这个数据库中获知了23万条与其产业相关的专利数据和信息,并对中外30多个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状况了如指掌。
“这个平台将来能提供多少服务?海量。”知识产权局的领导扳起手指数:上海知识产权网站将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内容全包容,等于是科研院校和企业的“信息银行”。而专业化、社会化、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中介机构将力争做“谋士”,现在跨国集团常用的“专利圈地”、“请君入瓮”打假等知识产权计谋,自有中外“谋士”为科研院校和企业量身定制并帮助实施。
而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的建立,则会让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有专业化的交易市场,更能准确体现价值,也有利于提高专利的产业化。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这个服务平台的构建内容,被人侵权了,知识产权保护律师援助中心和知识产权行业协会会出谋划策。那时,你会深切体会:知识产权确实让你财源滚滚来。 相关附件下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