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网:地铁一号线北延伸段从2000年12月17日打下第一根桩以来,已历时3年余。在沿线居民和经常途经“延伸段”人们的注视下,这条快速干线已雄姿初显,不久即可投入试运营了。
九 站路只需25分钟
3日下午,记者随该线路投资者“申通”公司的领导,从正在加紧装修的中山北路站登上了6节车厢编组的0124号列车。
2时零7分,列车按正常车速稳稳地驰离站台,行驶在下行线的隧道中。2分钟后,到达延长路站。停站、模拟上下客后列车继续前行。到达广中路站前,地铁建设公司主任工程师贺建良告诉记者,该站装备了上海地铁站中第一座屏敝门,可以确保列车到达时和驶离前不致发生因旅客不慎跌下站的伤人事故,同时也达到了改善保温效果节约了能源。果然,列车停站后,在车门打开的同时,设在站台边缘的屏蔽门也同时打开了,在列车驶离前,先是屏蔽门关上,接着车门也几乎在瞬间关闭了。
在“延伸段”的9个车站中,除上述3个车站设在地下外,其余的6个车站均在地面。出广中路站不久,列车逐渐爬升,一会儿就驶上了高架。坐在驾驶室内极目四眺,大片大片的绿地、漂亮的住宅群、像童话般的幼儿园、正在建设的工地、列车下边壮观的车流一一迎面扑来。除去下车参观站台设施的时间,列车大约只行驶了25分钟。按此计算,今后一号线全线贯通,从莘庄到泰和路,全程只需1小时左右。真可谓风驰电掣。
站台大气设施温馨
一号线延伸段的乘车环境,与其他地铁线路相比,可用站台设计更大气,设施更富人性化来概括。地下车站的一站一景是这种特色之一。
在中山北路站,记者看到,站台的顶部为平形,从四周射灯打出的光线,柔和地匀分在每一个部位,既有足够的明亮度,又使人仿佛置身在自然光线下,一点也无人工照明的刺激与不适。而它的支撑立柱,则一改方型或园形的老套,在黑为基色衬着白色磨石子般的大理石外面,饰以淡乳色大理石板材,优雅的弧线首先使人心理上就有一种润滑通畅之感。
而广中路站站台顶部则为拱形,从隐藏在拱形起点的两边,尽管只各用了一排日光灯,其照明效果却使人感到一种远离市嚣的宁静和温馨,从而产生的秩序感加上屏蔽门,会使这里的环境更安全。
与地下车站相同,地面车站每个站点都设有左右各一座自动扶梯、盲道和运送残疾人的垂直电梯。而指示标志则比别的线路更多。
在长江路站,地铁建设公司给我们演示了乘坐轮椅的残疾人登上高架站台的全过程:
一辆残疾车被前来的服务员轻轻地推入类似观光电梯的轮椅专用垂直电梯,玻璃门关上后,电梯很快就平稳地到达了站台边。从轮椅进电梯到出来,整个过程只用了10余秒钟。
这种种从细节上着手以改善乘车环境的设计,将为乘客带来莫大的舒适与方便。
开通约在十月前
投资49亿多元人民币的这条线路,由于公路、地铁、地面道路同时施工,形成了一体化的交通通路,除了节约占地面积外,还在某种意义上节约和缩短了施工周期。目前,该项目土建已基本完成,车站已进入装修阶段,机电设备已进入了调试阶段。
据贺建良介绍,这些后期工作中最主要的是讯号调试,这与确保营运安全关系极大。为了抓紧讯号调试,其它工作为它让路,以确保承担调试任务的“西门子”公司能有足够的时间保证。
据计划,整个调试工作将在8月底结束,预计9至10月即具备试运营条件。也就是说,上海市民在此时又多了一种从市中心到宝山泰和路的交通选择。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北延伸段在试运营期间将先开行6节车厢编组的列车,若客流量高,则将根据运营情况改开8节车厢的编组列车。考虑到在莘庄至泰和路全线贯通后,现在开行在莘庄至上海火车站区间的29列列车将不敷使用,再进口10列列车的计划早已经制定。这其中的第一列地铁列车4月份就将运至上海港。
另据了解,地铁一号线北延伸段还将有二期工程,再往北建2个车站延伸到富锦路,并在那里建造一个大型地铁停车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