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山政府门户网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前,是宝山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宝山正向着建成现代化新城的宏伟目标迈进,急需大批高素质人才,进一步凸现出教育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按照在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在全市前列,建成教育先进区的目标,宝山将用创新的思路,开放的视野,着眼于宝山城区发展的要求,抓住重点工作,全面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要初步建立现代化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区域性特点决定了我们今后一段时间内必须大力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大力拓展优质品牌,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样的教育需求。为此宝山教育将通过几年努力,实施“121011”构想,着力构建开放多样、高标准高质量为特点的国民教育体系和以学习型城区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
“121011”构想:
“1”———建成以行知学院为龙头,街道、乡镇社区学校为骨干,企事业单位,居(村)委社区为基础,载体多元,门类齐全,社会参与的以学习型城区为标志的终身教育体系。
“2”———建成全国重点的宝山职校和产学合作、学用结合的公共实训基地两个现代职业教育中心,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10”———打造10所优质高中品牌,构建高质量可选择的高中教育。
“11”———按照宝山区域规划布局,建设11个配置均衡,各具特色,托幼一体,中、小衔接的义务教育、学前教育优质教育小区。具体如下:
一是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体系。要积极开展学前教育研究,加强师资培训。实现科学育儿。要做大、做强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保持学前教育处于全市领先水平。要构建社区化、科学化、网络化的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和服务体系。到2007年,力争使宝山0~6岁婴、幼儿受教育率达到95%。
二是坚持统筹规划、城乡一体,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要实施义务教育均衡投入,适当提高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分配和使用中所占比例,特别是加强乡镇义务教育工作,加大对农村边远地区办学困难学校的扶持力度,显著改善农村、海岛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努力做到全区所有初中、小学硬件设施的标准化和基本统一。要优化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积极推进中小学教师交流制度,推动城区学校与农村、海岛学校结对互帮,鼓励城区办学质量较高的学校与相对薄弱学校以组团办学或设立两校合作发展委员会等方式,形成良好合作关系,促使学校共同发展。三年内,配合本区现代化城镇发展,建设1———2所寄宿制初中,办好若干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双语学校,建成一批有特色、高质量、现代化学校和教育小区,带动全区义务教育整体发展,努力使区民对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满意度显著提高。
三是坚持规模、质量和效益相统一,整体提高高中教育质量。要进一步调整高中教育结构和布局,加快改善一般完中的办学条件,适当扩大高中教育规模,提高吸纳学生的能力,整体提升普通高中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使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至2007年达到98%以上。要进一步拓展高中教育优质品牌,行知中学、吴淞中学要成为上海一流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努力把上大附中办成“上海一流、全国知名”的标志性现代化寄宿制高中,按上海市示范性寄宿制高中标准建成上海财大附中。到2007年,区高中学生中进入优质高中就读的比例要达到60%。有条件的学校要积极融入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中,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
四是坚持就业导向、能力为本,不断完善区职业教育体系和办学机制。职业教育的发展对区二三一产业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培养大批高素质的知识性技能人才为目的,重点建设好宝山职业技术学校;按国内一流的要求,建设好知识型技能人才培训和产学合作、学用结合的公共实训基地。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根据区区域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促进产学紧密结合,主动调整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就业率,提升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同时,要广泛开展下岗工人再就业、外来人员就业指导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各类培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
五要坚持灵活多样、资源共享,建立灵活开放的继续教育体系。要促进继续教育载体的多元化和教育服务的多样化发展,立足构建学习型城区,让区民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能获得相应学习机会的要求,充分挖掘继续教育资源,利用上海大学等高等教育资源,发挥行知学院、教师进修学院、各中等成校、职校等教育机构的作用,调动企事业单位主动实施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加强社区学校建设,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构建一个开放式的继续教育网络,形成政府规划监督、社会提供服务、需方购买服务的新格局,满足区民职业发展、生活娱乐等多方面的教育需要。到2007年,全区学习型城区创建覆盖率达到90%以上。
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实事项目”建设
今后五年,要创新思路,加大投入,勇于实践,狠抓落实,全力完成五大教育现代化实事项目,切实办好让人民满意的宝山教育。
一是按现代化寄宿制示范性的标准建设罗店中学。要尽快落实迁建用地和落实资金问题,及早立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确保罗店中学迁建工程顺利实施,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高中教育资源的需求。
二是建设产学合作、学用结合的公共实训基地。按照《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实验室达标和公共实训中心建设(2004———2007)计划》要求,组织专家进行调研,提出建设的规划和实施方案。探索政府搭台,企业运作的建设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和企业发挥优势、投入资金和设备参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满足宝山二三一产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提高学校体育、卫生设施设备条件。按照教育基础设施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学校办学条件,争取用3———5年时间,在所有中小学建成塑胶跑道,所用学校食堂达到上海市规定的B级以上标准。
四是建成覆盖乡镇、街道的远程教育网络项目。按照“总体规划、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各有关部门共同合作、分类推进,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开发网络教育课程和网络教材,争取用五年的时间,构建远程教育平台,使每一个乡镇、街道都设立远程教育播放点。
五是设立骨干教师专项奖励基金。由区财政每年拨出400万元,专项用于“名校长、名教师”建设工程,制定专项奖励方案,对各级骨干教师实行年薪制或津贴制,以提高骨干教师待遇,稳定骨干教师队伍,增强区在引进高素质教育人才上的吸引力。
教育的内涵发展与外延拓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宝山的未来教育已经踏准了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的基线,科学的规划将引领正确的航向。
相关附件下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