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宝山区推出了《宝山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2003—2005年)》,这项工作已经全面开展。那么建设健康城区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建设健康城区会把宝山变成什么样?为此,本网记者采访了宝山区副区长李原,请她就建设健康城区有关事宜作了问答。
记者:宝山区从2003年起开展了建设健康城区活动,今年区政府把“建设健康城区”作为98项重点工作之一,并列入区政府督查工作。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健康城区?
李原:健康城市通俗地讲就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它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80年代面对快速的城市化问题给人类健康带来严峻挑战而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健康城区是健康城市的一个区域性组成部分。
记者:宝山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有哪些?
李原:宝山区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是:积极推进生态环境、市容环境的建设,加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健康促进活动,全力提升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增强市民健康素质和文明素质,到2005年,努力使宝山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得到改善,总体环境质量达到功能区标准。为建设一个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的现代化滨江新城提供服务。行动计划提出了8项任务,100项指标,11项重点推进活动。
记者:建设健康城区将给宝山人民带来什么好处?
李原:我们实施“建设健康城区三年行动计划”,立足于使城乡面貌得到显著改观,城乡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使宝山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居更佳”,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建成以“生态绿心+绿脉”为基础的绿化系统和气净、地绿、水清的区域空间环境。 使市民能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住进优美的生活小区,使市民的健康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记者:建设健康城区评定的标准是什么?
李原: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健康城市10项标准,也是我们建设健康城区的努力方向和衡量指标。它包括为市民提供清洁安全的环境,持久的食品、饮水、能源供应,保证市民在营养、住房、收入、安全和工作方面的基本要求,具有有效的清除垃圾系统等基本健康保障外。同时还把保护健康视为公众决策的组成部分,赋予市民选择有利于健康行为的权利,一道参与制定涉及他们日常生活、特别是健康和福利的各政策,使更多市民享受健康服务,使他们能更健康长久地生活或少患疾病。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宝山建设健康城区的开展情况?
李原:今年是建设健康城区的落实年,上半年100项指标全部实现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的节点目标,其中有37项指标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11项推进活动正在有序推进,相继开展了“植树活动”、“中国水周”、“世界卫生日”、“爱国卫生月”、“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人人运动”、“健康游园会”等活动,区文明办结合迎世博行动开展了“三讲一树”活动。
记者:建设健康城区这些指标任务,如何来评定取得的成果呢?
李原:我们将根据“社会评价、市民评判、科学数据评定”的“三评”要求,对各项指标任务的实施过程和产生的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我们组织有关专家和市民,通过职能部门工作汇报、群众座谈、市民调查和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评估。我们立足于市民对建设健康城区实施项目的感受,受益人群是市民,市民的亲身感受是项目是否取得成效的重要指标。
记者:高镇镇正在创建国家卫生镇,目前开展得怎样?
李原:高境镇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卫生镇工作,努力打造现代化的卫生城镇,这也是建设健康城区的任务之一。以国家卫生镇创建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健康。通过高境镇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8月份通过了上海市的考核验收,基本达到国家卫生镇标准。目前,高境镇正在加紧建设,加强管理,迎接国家考核验收。
记者:作为宝山市民应该为建设健康城区做些什么?
李原:要实现建设健康城区这一目标,必须有全区市民的积极参与。首先要从自我做起,做健康市民,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主动抵制不卫生、不文明、不健康的行为。其次,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加各项公益运动,人人动手,清洁家园,美化环境,共同维护整洁、优美的环境,进一步提升宝山的整体形象。
相关附件下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