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山区政府今年八个方面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20年10月13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上海宝山政府门户网报道:区委副书记、区长吕民元在中共宝山区委四届五次会议上作党组报告。他说,2004年,区政府党组在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和中共宝山区委的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市委八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围绕区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力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努力构筑和谐稳定社会。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增加值、地方财政收入、工业销售产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已经提前实现了区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三年中变样”预期目标;深井水切换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高境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镇,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通河市民健身活动中心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进一步改善了城乡面貌,提升了环境质量;继去年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区称号后,今年又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区称号,第四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宝山区运动会等重大活动成功举办,提升了发展品位,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健康发展,为顺利实现“三年中变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得到了全面、正确、积极的贯彻落实

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把思想和认识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上来,把工作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宏观调控决策和总体部署上来。通过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指导地位的认识,加深了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运行质量重要性的认识,各项调控措施贯彻有力,成效明显。

在贯彻落实宏观调控措施中,进一步完善经济调控方式,优化投资结构。制定了“2004年经济指标预测分解办法”,加强了对经济发展的监控;取消、整改、停建了17个占地多、能耗高、产出低的投资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质量进一步提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探索建立了“批项目、核土地”和“重点项目与土地计划挂钩”的土地利用机制,使用地项目审批更加规范,管理措施更加完善,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按照“规范程序、项目招标、对口供应、封闭运作”的原则,制定了配套商品房建设管理办法,有效推进了重点项目建设。认真做好经营性土地公开招投标工作,在继续推进去年已招标土地动拆迁、交地和资金回收等工作同时,今年又通过公开招拍挂等方式,新推出经营性土地13幅共126.4公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预计全年完成增加值265亿元,可比增长22.5%;区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42.15%;工业销售产值550亿元,同比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亿元,同比增长16.5%。

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工业向园区集中得到加强。宝山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顺利实施,金石路建成通车,集贤变电站、白鹭公园等已开工建设,园区行政服务中心顺利竣工,佳通轮胎、屹丰模具等一批大项目落户园区;区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工业项目向宝山工业园区集中的若干意见》,调动了各乡镇、街道参与宝山工业园区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区共同办园区的工作氛围。城市工业园区在继续抓好形象建设、动拆迁等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新项目的引进、签约项目的开工、在建项目的竣工、竣工项目的投产和投产项目的产出。区级工业园区的建设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工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工业能级有了新的提高。

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乐客多生活购物中心、景汇休闲娱乐中心、农工商超市宝山店等一批具有集聚效应的大中型商业项目竣工开业;房地产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1-11月商品房新开工247.9万平方米,销售209.4万平方米,销售额达105.5亿元;吴淞国际物流园区初具规模,宝湾国际物流一期、招商局物流等项目已经建成,农副产品物流基地、中储基地等项目正在加快规划建设。

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推进。按照年初区改革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区属国有企业改制任务接近尾声,镇、村集体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两级三层国有、集体资产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容环卫综合改革顺利开展,仁和医院转制稳步推进。成功举行了宝山区(香港)投资推介会;预计全年利用外资达8.3亿美元,实现外贸出口14亿美元。

(三)“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市政府确定的扶持粮食生产有关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生产任务。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向规模经营集中深入推进,上海金篮子农产品配送有限公司、北部水产养殖中心等农业龙头企业继续发展壮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初具规模。食用农产品安全工作进一步加强。横沙渔港建设工程全面启动。

禽流感防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对全区所有家禽和家禽饲养场实行了强制免疫、强制消毒、强制封闭,加强了流通领域的监督检查和免疫监测,防治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促进农民增收、维护农村稳定的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全区实现非农就业一万多人,农民收入比去年有明显提高。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村务公开的工作要求,进一步规范村务公开各项制度,建立了考核督查机制,实现了“四个统一”,开创了村务公开工作新局面,确保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四)城乡建设扎实推进

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和工作部署,区政府成立了中船长兴基地和浦钢罗泾(月浦)基地的前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开展了调查摸底和前期各项准备工作。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用地的农民动迁已基本完成,二期用地涉及的农民动迁正稳步推进。浦钢罗泾(月浦)基地1013户动迁户的丈量工作已经完成,力争年底动迁完毕。与两大基地动迁相配套的四块动迁配套商品房基地的选址、招标等工作已经完成,前期准备工作正在进行。

罗店中心镇核心风貌区的五项标志性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经完成并对外开放,北欧风貌的特色城镇已初具规模。西城区内一批市政道路、公建配套、大型绿地相继启动建设,一批商品房已经建成并正式对外销售。顾村居住示范区建设进展顺利,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启动。大场老镇改造工作正按计划积极推进。

市、区重点工程建设按节点目标稳步推进。逸仙路高架北延伸、友谊路辟通、铁力路和铁山路北延伸等工程竣工通车,轨道交通3号线、蕰川路、宝杨路等工程正抓紧施工。区委党校工程已按时完成并交付使用。已确定的农村公路建设任务基本完成,主要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得到改善。208公里防汛墙和海塘岁修工程已经完成,确保了全区安全度汛。

绿化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年新建绿地270公顷,其中公共绿地150公顷,城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9%。“五块一环”公共绿地建设的前期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炮台湾湿地森林公园已开工建设。沪太路、逸仙路、同济路、月罗路等道路绿化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月泉湾、杨盛河、十一街坊等绿地建设基本完成。

环境保护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继续有效实施新一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通河新村街道、吴淞镇街道创建基本无燃煤区通过了市级验收。吴淞工业区烟粉尘无组织排放整治工作加快推进,清运3.4万吨渣土垃圾,整治13户社会堆场、23家扬尘码头、4条降尘严重的道路。全年完成污染源整治225户,污染源数量得到有效削减。初步建立了区域性环境监测、评估体系。大气环境保护、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工作有序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取得新成效。

(五)城乡管理进一步加强

《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纲要》已经获得市政府批准,完成《宝山区区域总体规划》的编制、上报工作。各乡镇、街道的总体(社区)规划已经完成,实现了宝山区域与乡镇总体规划的全覆盖。各类专业规划也正加快编制。

以居住区应急维修为突破口,加强了物业管理应急维修网络建设,城区应急维修率达到100%,应急机制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保安、保洁、保绿、保修”的规范服务进一步加强,各乡镇、街道参与物业监管的力度明显增强。

城市综合执法改革深入推进,城市管理工作明显加强。成立了区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开展了城管一号、二号行动,初步形成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长效管理机制。围绕市容景观、固废处置、城市保洁三大系统,市容环境管理明显加强,一些大型环卫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正在稳步实施。

在巩固去年百路环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今年又完成104条道路整治任务,道路两侧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继续加大拆违工作力度,拆除违法建筑44.6万平方米,坚决遏制了违法建筑“回潮”现象。深入开展了公共客运市场专项整治,查扣非法营运车辆1069辆,交通秩序进一步好转。对区域内16条、23.9公里长的市、区两级河道开展了专项整治,水环境质量和河道两岸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快深井水切换,关闭深井31口,13.5万居民饮用水得到了明显改善。

(六)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切实贯彻科技兴市主战略的行动纲要,科教兴区深入推进。区校、区企合作进一步加强,区知识产权服务平台顺利建成,有力地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较好地完成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宣传街等项目。区办公业务网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明显加强,“市民信箱”推广和“百万家庭网上行”培训得到全面落实。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结合宝山区教育发展实际,提出了争创教育先进区的目标;圆满完成了市“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督导验收,行知中学进入了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行列,宝山职校已顺利通过上海市“全国重点职校”评审验收;加大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步伐,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26所学校绿茵操场的改造、118所学校食堂达标工程,行知中学改扩建一期、顾村中学改造基本完成,区早教中心、月浦实验学校、行知二中新校落成启用,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

医疗卫生服务再上新水平。完成了《宝山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编制,并积极组织实施;三级医疗网络不断完善,罗泾、罗店两所标准化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基本完成,区医疗中心总体改造取得进展;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稳步实施,“巡回医疗进农家”活动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第四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和宝山区运动会获得圆满成功,极大地丰富了宝山人民的文化生活;宝山民间艺术团参加了在法国巴黎举办的中法文化年“上海周”活动并深受欢迎;积极组团代表上海市参加第五届全国农运会,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通河市民健身活动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区文化馆(艺术广场)改扩建工程竣工;积极开展“关爱女孩行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顺利地完成了由上海市国动委组织的国防动员网上演练任务以及全国民兵训练工作会议、全国国防教育经验交流会的保障工作。人事、纠风、史志、民防、民族、宗教、侨务等工作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文明小区、文明村创建覆盖率达80%。群众性特色文化活动蓬勃开展,志愿者行动和文明行业创建稳步推进,“军民共建、企居共建、城乡共建”取得新进展。

(七)社会稳定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

继续完善政府促进就业责任体系。1-11月新增就业岗位3.55万个,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36.5%;实施“万人就业项目”10个、“千百人就业项目”12个,共开发就业岗位4569个;开发4050项目41个,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566人;新发展自主型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965个,新增就业岗位2190个;新开发公益性劳动岗位2546个;完成安置就业特困人员1996人,确保了就业特困人员的安置托底。

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进一步加强。全面推进小城镇社会保险,分步化解老征地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征地养老人员为3788人,新征地人员落实社会保障率达100%;不断推进外来从业人员的综合保险工作,1-11月完成外来从业人员参保达10.4万人;农村低保操作程序与城镇低保操作程序的顺利并轨,为全面实现农村低保“应保尽保”提供了有效的制度保障。1-11月对2.08万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提供了生活救助资金5579.4万元;实施医疗救助3938人次,救助金额367.8万元;老龄工作、残疾人就业等健康发展。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建立了由民警、治安辅助巡逻队、物业保安、社区综合协管员、治安防范志愿者和司法社工组成的“六位一体”的维护社会稳定队伍,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广覆盖、区域性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络。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良好。积极开展重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加强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类群体事件和信访问题。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通过一年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对2944家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进行了整治,取缔了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共924家;把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外来人口管理、提高村队管理水平等工作结合起来,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工作得到了加强。

(八)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

围绕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目标,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行政许可实施主体、行政许可事项、行政许可收费清理初步完成。按照“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大力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对1988年建区以来区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清理结果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宝山报等媒体对外公布。

进一步加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以食品市场整治为重点,深入开展了打击地下无证无照食品加工窝点行动,并初步建立了覆盖全区的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知识产权保护、中介机构规范、公平交易执法、维护消费者权益等工作也取得显著成绩。

认真办理人大代表书面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做到了意见和提案办理工作件件有落实、件件有答复、件件能督查。加强政府与公众的交流监督,稳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宝山政府门户网站荣获全国地市政府电子政务管理奖。进一步推进投资项目集中办理等工作,大力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政府工作效率、服务水平有了新提高。

2004年,区政府党组工作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是抓发展机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加强土地管理、加快两大基地建设、宅基地置换、宝山区域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等一系列重点工作,对于宝山区的发展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工作,也为宝山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在机遇面前,全区上下结合工作实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整体思考、超前谋划,进一步明确各项工作目标,制定了有效措施,上下合力进行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这为实现“三年中变样、五年大变样”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抓发展主线,苦练内功,夯实基础。确保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环境面貌显著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既是我们发展追求的目标,也是政府工作永恒的主线,特别是在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问题时,只要突出发展目标,主动思考、主动迎接,变压力为动力,我们的工作就会出现新局面。如,面对宏观调控形势,我们一方面全面积极有效地贯彻宏观调控政策,另一方面主动谋划,苦练内功,稳步调整,谋求发展。在清理开发区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使一些污染重、占地多、产出低的项目淘汰出局,将转换出来的土地用于急需开工建设的项目,这样,进一步推动了我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产业发展更加合理,产业基础更加牢固,进一步完善了投资、土地、项目准入等方面的管理手段和管理制度,使我们经济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管理制度更加完备,调控措施更加有效。

三是抓“三重工作”,明确目标,强化责任。牢牢抓住年初确定的重点工作、重要任务、重大项目,通过签定目标责任书等形式,层层分解任务,层层明确目标,落实各乡镇、街道和部门的主要责任、工作标准、时间节点、考核措施,建立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的工作机制,通过责任体系运行,以点带面、推进全局,保证了各项工作按时、高效完成。如,两大基地建设前期动拆迁工作,在时间短、动拆迁量大的情况下,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求,上下密切配合,明确目标责任,协调共同努力,在规定时间内较好地完成了今年两大基地建设的前期任务,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了满意的答卷。

四是抓合力推进,持之以恒,重在实效。在全区各项重点工作、重要任务、重大项目明确后,全区上下群策群力,按照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节点,有序开展,持之以恒,绝不放松。在遇到困难时,顶住压力、寻找机会、沉着应对,建设发展各方面都呈现良好势头。如,在工业园区建设中,出台了《关于鼓励工业项目向宝山工业园区集中的若干意见》,充分调动了乡镇、街道各方面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引进了像佳通轮胎这样有水平的大项目,开创了我区招商引资的新局面,宝山工业园区建设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关附件下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