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战疫中的红色风景线

2020年10月13日 10阅读 来源:宝山区红十字会 2020/03/06

疫情来势汹汹,居民内心惶恐。战“疫”当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惧病魔,携手向前,汇爱成海,无私奉献。在我们看见或看不见的地方,默默地为我们遮风挡雨,守护家园,他们就是活跃在社区防疫一线的红十字志愿者们。

“小区守护神”

在疫情肆虐,群众居家很少出门的时候,志愿者勇于逆行,乐于奉献,积极配合居委会,投入社区治理。在通过电话、微信群和上门等方式全面排查社区居民春节行迹及身体状况的基础上,对小区居民实行“蓝、黄、粉”分色管理管理,对外来人员实行“必问、必查、必登记、必测量体温”制度,在小区大门口充当起临时的“门神”:指导返沪人员填表、监测出入小区人员的体温、登记排查小区进出车辆及人员情况、审核每户家庭的出入证,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和宣传手册。为了打消居民疑虑,志愿者还进入楼道消毒,处理废弃物、居民垃圾,参与社区居民的健康宣教、信息告知等工作……志愿者工作强度每天都要持续10小时以上,有的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有的嗓子喊得都快哑了,有的家里老人小孩都顾不上,但正是志愿者这样的“舍小家为大家”,才筑起了社区疫情防控的“防护墙”,居民都称赞他们是小区的“守护神”。

“快递小姐姐”

按照规定,从湖北或途径湖北回沪居民必须居家隔离14天。在此期间,防疫及生活保障的等工作,就落到了社区志愿者手中。因为接近居家隔离对象有一定的危险性,居民网上购买的东西和外卖只能送到小区门口,志愿者就主动揽下了这最后的“进楼到户”工作,取快递、送外卖、代买生活用品,当起了五星好评的快递员。2月2日起,由全市各居委代为登记预购口罩,这是利民惠民的好事情。但是,预约、换领凭证、去药房购买要出门三趟,买五个口罩,实在有点“不划算”,一时间不少居民情绪有些激动。为了方便居民,防止人员聚集交叉感染,志愿者们经过大家的头脑风暴,最终一个“代购”计划产生了——居民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现场报名的方式预约,然后在可购买预约号段由居委统一到药房购买,居民凭预约号和相关凭证到居委购买即可。调整后,居民只要出门一次就可以买到口罩。一些年迈体弱行动不便的居民,志愿者还主动送货上门。这一举措实施后,居民纷纷点赞,连连道谢。在捐赠的人群中,年老的居民由于行动不便不能到居委会来募捐,志愿者就亲自拎着募捐箱一家一家上门募捐。同时,志愿者积极利用上门服务的机会,宣传新冠肺炎防控的相关知识,发动老年人做好居家锻炼,介绍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法,反复提醒他们不信谣、不传谣,外出自觉佩戴口罩,积极配合体温检测。友谊路街道红十字志愿者陈莹说:为了方便居民,让居民少跑一次,我愿意做一名快递小姐姐!

“我是体温控”

在小区的门口,人们看到最多的是穿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拿着测温仪,对每一个进入小区的人员和车辆,测量人员的体温。同时,对于社区排摸重点地区人员以及居家隔离的信息情况,志愿者主动加入他们的微信,逐个联系,及时跟踪,每天询问他们的身体情况,提醒和督促他们每天两次体温测量,做好居家隔离期间的防控措施。许多居民见了志愿者,主动打招呼说体温正常,居家的人员更是在微信中发图汇报体温测量情况。有时面对有些人员不配合,志愿者总是带着笑容没有半句怨言,积极的跟居民解释,安抚他们:我们是“体温控”,你们体温正常是我们最大的心愿。社区居民现在见了志愿者,都会主动伸出手腕或脱下帽子,接受体温测量。庙行红十字志愿者鲍秀英说: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场生命与疫情的抗争。看见前线医护人员、人民警察,社区干部的工作状态,我除了致敬就是心疼。同时我也是一名志愿者,尽我所能为社区防疫工作添一份力。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见志愿者的身影,有一位社区阿姨说:“虽然我不知他们叫什么名字,但是看到红十字会的衣服,心里就觉得踏实”。志愿者的红色服装已经成为抗疫防疫一抹亮丽的风景,他们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人道、博爱、奉献”的赞歌!

相关附件下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