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妹英,宝山区罗店镇繁荣村一个普通的农民,今年53岁,爱烧菜,不爱打麻将。她的另一个身份是罗店镇反扒便衣队的编外队员,不领工资,但被队员们尊称为“阿嫂”。在罗店镇居民的口中,她是勇武的“便衣霸王花”。樊妹英做义警已有八年,亦成为便衣队中不可或缺的核心人物。
“美娇娘”想进便衣队
在丈夫吴坚的眼里,她本是个温柔的美娇娘。
多年以前,吴坚在镇上的工人俱乐部做场所治安人员,工作很忙,每天一早到俱乐部上班,夜里11点以后回家。樊妹英一度做过全职主妇,家里没人,很冷清,她就天天跑去陪丈夫,在小小的值班室里架起灶头,给他烧饭,陪他聊天。后来,吴坚加入了镇联防队。2004年,6名原联防队员组成了罗店镇反扒便衣队,吴坚担任队长。樊妹英支持他、崇拜他:“家里的事,全都不要他操心。我就当好贤内助。”
每当回家,放松下来,吴坚常会跟妻子说说破案的故事,也说说怎么识别犯罪嫌疑人。樊妹英听得特别专注,问这问那,还和丈夫一起探讨。大概从那时起,她对抓贼产生了兴趣。
8年前,樊妹英退休回家了。她提出来,要跟丈夫一起参与便衣工作。吴坚不答应:“这又不是闹着玩。上班带老婆,像什么话?”后来,经不起她再三请求,吴坚让她先跟着队员做巡逻、观察工作。
不久,罗店镇连续发生夜间抢夺案。一天夜里,樊妹英独自回家,觉察到背后有动静:她走得快,“影子”也走得快;她慢,“影子”也慢。于是,她佯装看手机,悄悄发短信通知了吴坚。几番暗斗,她走到了家门口,已无退路。她掏出了钥匙。突然,一只手从背后伸来,一把夺走她手里的小包。她下意识地转身揪住对方的衣服,“影子”拼命挣脱,她牢牢拽着不放,大喊:“来人啊!有人抢东西!”先前得到通知的便衣队员一拥而上,制伏了嫌疑人。樊妹英站到一边,她的衣服被扯破了,右手一排指甲整个儿被掀翻过来,还淌着血。
平时为人温顺、小鸟依人的樊妹英,竟然变成了“拼命三娘”,这让吴坚吓了一跳,也让便衣队员们刮目相看。
赤脚擒贼震惊全场
“阿嫂”成了便衣队里的核心成员。将近20年前,“阿嫂”就学会了开车,有汽车驾照,也能开摩托车,有一身好本事。
一天中午,樊妹英在家里织毛衣,她得到通知说汽车站边有人偷窃电动自行车。她放下毛衣,赶到现场,与偷车的汉子打了个照面。那人正要逃走,她忙出手抓住他的脚脖子——一边翻身压定贼人,一边牢牢抓住他的脚脖子,一边腾出手摸出手机呼叫支援,“那人力气好大的,老是要翻过来。我不让他翻过来。要是给他逃走,就太可惜了。”
“霸王花”的另一传奇桥段是“赤脚擒贼”。那天,吴坚带队执行一次抓捕,樊妹英驾驶汽车做观察手。贼一共有3个,便衣队动手后,两人朝西跑了,吴坚带人追赶;还有一人朝反方向逃走。樊妹英在车里看得急了,不及拔下钥匙就下车追赶。途中,两只鞋子不知什么时候掉了。她赤脚追了300多米,将贼擒下。旁观的人惊呆了:“50多岁的阿姨追到了20多岁的小伙子!把他吓得脚都软了。”樊妹英把贼交给吴坚,赶紧回头找鞋子:“大街上这么多人,我赤着脚,不好看的呀。”
最有默契的“擒贼侠侣”
便衣工作最需要默契。经过多年合作,吴坚和樊妹英已成为了最佳拍档。
一年夏天,一个犯罪团伙在罗店周边的菜场里作案,他们专挑早起买菜的妇女下手,剪走她们脖子上的金项链。樊妹英被委以重任,她每天戴着抢眼的“金项链”,佯装买菜,观察菜场里的人群。当她发现嫌疑人出现,掌握证据之后,一个眼神示意,外围守候的吴坚早已明了,犯罪团伙就此落网。
有妻如此,值得做便衣队长的丈夫骄傲。“但毕竟是你的太太,你怎么保护她?”吴坚说:“真没想过。抓贼那么紧张的时刻,我怎么有空想别的事?恐怕我们都太专注了。”不过,他倒是承认妻子在家庭里的绝对权力:“有事我全听她的。我可是个上海男人。当然,在外头出勤时,她就得听我的啦。”
樊妹英不好意思地笑了,她作势拍了一下丈夫:“喂,认真点好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