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名民警保障5万多居民安居

2020年10月13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1.52平方公里、1.6万多户居民、5万余名导入人口,却仅有3名社区民警——宝山区顾村镇馨佳园大型居住社区集中交房以来的这半年,治安压力巨大,侵财类、纠纷类警情一度高发。 

“维系大型居住社区的平安,单靠公安一家力量远远不够。”在刘行派出所所长王国东看来,大型居住社区的管理,公安必须和当地政府、物业以及居民自治组织各方联动起来。 

社区民警“兼职”居委会

“瞧,那不是我们小区的社区民警张健嘛!”前几天,下班回家的老魏一进小区大门,就看到门口显示屏上正在播放的治安防范视频,视频的主角就是负责馨佳园社区的警长张健,“小张差不多算是半个居委会主任了——我们遇到难事,第一时间会想到他。” 

张健的“业务”大幅扩容,根源于刘行派出所对社区民警的一项新要求——提前介入居委会筹建。此前,宝山公安分局在顾村镇星星村、大场镇华欣苑等社区创造性地提出让社区民警兼任小区居委会党总支副书记,让社区警务与社区建设融为一体;由于馨佳园刚刚集中入住,居委会尚在筹建,刘行派出所就把民警的“兼职”提前到了居委会筹建阶段。 

在居委会“兼职”的社区民警,不再坐等“报案”,而是主动发现问题。 

馨佳园内很多居民从棚户区动迁而来,习惯了“七十二家房客”般的生活。到了新小区,他们将楼梯过道开辟成聚会场地,还把过道照明灯换成大功率灯泡,再接上插座,插上电磁炉——走廊成了厨房,过道变成棋牌室。 

这些事儿传到了张健的耳中。他立即通知物业制止这些行为,并组织居委干部安抚受到滋扰的居民。他还专门回到所里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制作成宣传单挨家挨户发放。对于一些屡教不改的居民,他上门走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很快,走廊过道的桌椅不见了,邻里纠纷的“导火线”被剪断了。 

发动物业共筑治安防范网

馨佳园今年5月起集中交房,小区迅速进入装修高峰,最多时有4000多户居民集中装修。“各类车辆、人员频繁进入小区,带来了很大的治安隐患。”王国东坦言,违规装修、强买强卖等现象高频发生,引发一系列社会不安定因素。 

“馨佳园很多居民都是动迁户,年纪偏大,有的不法分子冒充物业人员上门收钱,他们很容易上当。”他带着社区民警走访物业公司,要求物业公司对其工作人员严格约束,防止其与一些不法分子勾结;针对物业保安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派出所帮助调整重建了保安队伍,并进行了培训,“我们要求保安做到的,民警必须首先做到。民警为了给保安做榜样,主动放弃休息到小区门岗站岗值勤。”王国东说。 

借力政府“智联城”项目

警力有限的现状很难在短期内改观。今年年初,顾村镇党委、镇政府提出了“智联城”城市管理模型:把先进科技手段充分运用到社会管理中,尤其是要加强人口管理系统和社区视频监控系统等的整合。 

“这是一个向科技要警力的绝佳契机。”从5月份开始,王国东三番五次往镇党委、政府跑,争取资金和人力上的支持。同时,他还专门派人到分局治安支队等部门取经,与物业公司协商确定技防设备建设和封闭化管理的方案,“现在,我们已初步建成了小区出入门禁系统,主要资金都是镇政府提供,居民只需出很少的钱办张卡。” 

根据设想,馨佳园将建成一套智能化管理的“1+4”模式:即一个设在社区服务中心内的信息关联中心;四套智能系统——人车识别系统、小区监控系统、公告互动系统、出租房屋信息系统。目前,人车识别系统已初步建成,小区居民凭包含个人身份信息的电子智能身份卡,车辆凭借安装的ETC识别系统,指挥中心就可以对居民和车辆进出小区进行实时动态信息查验。下一步,馨佳园社区还将设立门岗监控系统,并辅以高清图像监控系统。这些系统的信息都将接入顾村镇指挥控制中心,对社区即时治安状况实现“零距离”掌握。王国东告诉记者:“我们将实现大型社区内人、车、物、房屋、图像等信息数据采集、掌控、关联、比对的‘零距离’。这些科技‘编外警力’,可以有效提升社区治安的动态管控能力。”  相关附件下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