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垃圾怎么方便地破袋又不弄脏手,干湿垃圾万一搞混了,最后一步如何分拣出来,湿垃圾破袋之后到那里洗手?日前,记者走访了友谊路街道各个社区,看到不少垃圾分类的妙招。
湿垃圾破袋以后有地方洗手了
早在垃圾分类试点开始之初,大家就发现湿垃圾投放时,滴滴答答的脏水甚是讨厌,也一度成为影响居民分类投放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宝林八村,记者看到这里虽然还没有条件装洗手池,但废物利用的洗手桶也让居民赞不绝口:“以前最怕湿垃圾破袋弄脏手,有了这个洗手桶,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
在宝林八村推进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中,有居民在“社区通”平台上提出了扔垃圾后的洗手问题。杨阿姨说,“现在要求湿垃圾必须破袋,破袋的时候弄脏了手,也没地方洗,老尴尬额。”相信不少社区居民都有杨阿姨这样的困扰,那怎么办呢?虽然居委会也想装个洗手池,但由于条件限制,暂时还不能装。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满足居民的需求,宝林八村分拣员夏广举师傅想到了一个小创意,及时解决了这个难题。
原来,夏师傅在参与清理楼道时捡到几个废弃饮水桶,于是就想到了废物利用的环保创意。他在每个废弃的饮水桶上都安装了一个开关,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洗手桶”。每次定时投放垃圾时,夏师傅就会提前往桶里注满自来水,将水桶摆放在垃圾厢房边上,为前来扔垃圾的居民提供方便。每次居民洗手需要的水量不多,洗完手的水能顺着排水口流下,也不会引起地面积水,方便又实用。过往的居民看到这一幕,不禁翘起了大拇指,对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也更加认可和支持了。
简易分拣板助力干湿分类
湿垃圾里万一不小心里面夹带了干垃圾扔了进去,怎么办?面对这一难题,宝林四村的又发明了“神器”——简易湿垃圾分拣板。
宝林四村调解员孙悦勤在垃圾厢房执勤的过程中,发现了和大家一样的问题,“怎么才能将垃圾又简便、又规范地投入到垃圾桶里?”,她在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做一块置物板,倾斜着放在垃圾桶上,方便汁水流下去……”于是,孙悦勤找到28号楼组长邹腾东。两个志愿者一拍即合,说干就干。木板一会儿就会脏、上了味道不好清洗;玻璃的又重又容易破碎,一不小心还会伤了手;铁的容易生锈,还得提防丢失……几番摸索,邹师傅选择了轻便好用的有机玻璃。硬纸板打样,量体裁衣按照垃圾桶的口径裁出匹配的尺寸,在有机玻璃上贴附于垃圾桶内部的一侧相应的打了两个洞,用两根铅丝一面勾住有机玻璃的两个洞,一面固定斜挂在垃圾桶上,一块成本低廉、制作简便的简易湿垃圾分拣板就做好了。
装上分隔板的垃圾桶,多了一个活动的小平台,架起平台方便分拣、压下平台垃圾下落、再回升平台较为有效阻隔臭气溢出。有了这块分拣板,出门前没有细分好的居民可以把垃圾倒在分隔板上,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分出干垃圾。分拣员二次分拣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完成,不再需要弯腰探身到垃圾桶里。脏水直接沿着斜面流下去、抖一抖垃圾袋湿垃圾也不会溅出来了。为垃圾桶量体裁衣切分的分隔板,还能阻挡异味的飘散。小区居民都说,“有了这个好东西,倒湿垃圾再也不用担心了。”
不断升级的破袋“神器”
垃圾分类正式实施前,宝钢八村小区就在试点阶段发明了破袋神器,一个多月过去了,随着垃圾分类的正式实施,这里的“神器”不断升级,又发明出新的破袋“神器”。
第一代“神器”是底部有一根黄色的锯齿,顶部通过锁扣拧紧在垃圾箱边沿。居民扔湿垃圾时,只需要把塑料袋放在锯齿上,轻轻往上拉,自动破袋,解决了容易脏手的问题,得到了小区内老年人的青睐。
这个备受居民喜爱的“神器”虽然解决了居民扔垃圾时不方便破袋及脏手等一系列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点小问题。宝钢八村的保洁员周师傅在不断的实践中发现破袋神器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垃圾桶内垃圾高度的限制,影响使用效果的这个问题,并且同时考虑到少数已混投入湿垃圾桶的袋装垃圾,在二次分拣时,需要先破袋检查,再使用长柄钳夹出混杂的干垃圾,但由于受垃圾桶的高度所限,所以费时又费力。为此,他自己动手发明制作了“破袋+分拣”手持式工具——“破袋分拣二合一神器”。这个神器长60厘米,铁质,他把90°弯曲的勾头打磨成锐器,还特意做了便于握住的手柄方便使用,该神器不受使用条件的限制,兼具破袋和分拣功能,既可以轻松破袋,又便于分拣钩取干垃圾,给垃圾分类志愿者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小区内现在一共制作了8把这样的神器,与原先的“神器”配套使用,垃圾分得又快又好又便捷,周边的小区也参照制作使用,破袋神器成了大家垃圾分类的“好帮手”。
相关附件下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