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山区积极探索特大型交易市场管理模式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宝山报 2019/06/07


图片8.png

端午小长假首日,位于宝山的江杨路农贸批发市场迎来大客流。在“诚信为本、安全第一、勇担责任”的宣传标语下方,两侧商户和前来批发采购的顾客正井然有序地进行着交易。

作为上海市主副食品供应的主要集散地、全市特大型交易批发市场,江杨市场经营种类繁多,人员组成复杂,车流人流密集,市场区域内曾一度存在着交通复杂、无证经营、无证建筑、环境市容面貌差,治安、消防、食品安全隐患重重等乱象。

面对这样一个特大型交易市场,宝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特大型交易市场的管理模式,从完善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着手,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及时、有效地将“菜霸”、“市霸”及恶性竞争、垄断等经营行为可能发展为黑恶势力的现象全部扼杀在萌芽状态,确保了江杨市场的平稳有序。

三大市场组起“联合办公室”

早在2015年,杨行镇政府就成立了以镇综治办牵头的江杨市场综合整治办公室,对市场周边的原外来人员集聚地——龚家民主宅等区域展开集中整治,并规范夜排档管理,建立疏导点。

2016年10月,铜川路水产市场关闭后,原1300余户铜川路水产商户转入了江阳市场经营水产批发,2018年全年各类水产品批发成交量近40万吨,全年成交金额约280亿。江阳市场已成为上海乃至江浙地区品种最齐全、销售量最大的水产品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发挥了保障上海水产品市场供应的主渠道作用。

2017年6月,杨行镇江杨市场区域综合管理办公室正式成立,包括综治、安全、建管中心、环卫、网格中心、城管、市场所、派出所及交警等,并配备特保人员50名,市场办管理人员共近100人,实行驻场管理。同时还成立了市场联席办,由三大市场负责人及政府职能部门人员共同组成。

家住市区的刘先生今天一早就来到一家水产摊位前,为朋友聚会选购海鲜产品,他说,“每到双休日和节假日,我都会来这里购买水产品,价格实惠,种类又多,整个市场的环境也越来越好。”


图片9.png

重点部位全天候、全方位“零死角”监管在线

江杨市场共占地面积约776亩,各内地驻场商户及供应商近万人;采购商遍布上海各区县及周边地区的宾馆酒店、企事业单位伙食团、各大农贸市场和各类配送企业。市场的年交易量达140万吨,交易额135亿元。

为了管理好这么一个大市场,杨行派出所管理前移,在市场设立警务站,警务站民警10人,招聘特保90人,24小时维护市场内治安、交通等秩序。各市场内部保安人员425人(其中大江杨217人、中江杨53人、小江阳100人、保翔冷库30人、宝山湖25人),24小时不间断巡逻,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与驻场民警一起及时予以遏制和处理。

不仅如此,江杨市场管理办公室及市场区域五大企业更是投入数千万资金,不断完善监控网络,全天候、全方位监管各经营区重点地区及重要部位。在杨行派出所江杨警务站的二楼监控室,菜场中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据了解,目前市场区域共有高空鹰眼1个,摄像头2553个,人脸识别系统7套,各市场出入口安装自动进出车辆识别系统。强大的技防设施为市场的管控提供了有效支撑。

依托技防、人防的严守严防,有效遏制了菜霸、市霸等黑恶势力的滋生,保障了市场区域治安安全。


图片10.png

菜市场有了新面貌

经过近一年多来各部门通力合作、不懈努力,江杨市场总体形势稳定、可控。但是,市场及周边的乱象在一段时间内仍比较严重。

江杨市场管理办成立以来,在市场及周边的交通秩序、规范经营、安全隐患、市容市貌、环境保护等方面下苦功,一年多来,市场区域的各项工作有了较大改观,交通、市容环境、消防安全、无证经营、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乱象取得了明显改善。目前,已初步完成了市场内电动三轮车统一标识、统一停放、统一充电,规范非机动车秩序,全面整治了道路两侧的乱停车现象,保证道路畅通。市场上基本做到有证有照,并开展诚信经营户的评比工作,三大市场共213家商户获得诚信经营户称号。市场区域共安装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31套,每天处理污水能力达6000吨,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据悉,江杨市场将继续按照区镇两级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紧扣整治任务清单,持续加大宣传力度,一手抓重拳出击杜绝涉恶涉黑,一手抓疏导结合长效监管,进一步加强加大对尚未解决问题的处置力度,不断完善市场综合管理模式,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责任担当,积极打造一个规范、有序、平安、整洁的大型交易市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