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海以九大优势吸引外资

2020年10月13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据青年报:今年1至9月,上海共吸收合同外资92.04亿美元,实到外资53.81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6%和19%,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7..07%和82.78%。预计全年合同外资和实到外资均比上年增长10%左右。

在昨天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外经贸委、外资委主任潘龙清介绍了今年上海吸引外资情况,并对投资环境、项目大小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表达看法。

潘龙清还通报了今年1-9月份上海外贸、外经的情况:全市外贸进出口1178.53亿美元,同比增长45.6%,其中出口531.79亿美元,增长49.9%,进口646.74亿美元,增长42.2%。1-9月份本市出口已完成全年560亿美元目标的95%。

■疑问一:只要大项目不要小项目? 解答:符合产业方向都可落沪

关于“上海是不是只要大项目而不要小项目?”潘龙清说,目前,上海加大了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的引资力度,有人提出上海是不是对1000万美元以下的中小项目就不重视了?对于这个疑问,周禹鹏副市长在今年上海市外资工作会议讲话中明确指出:凡是符合上海产业发展方向,符合上海城市功能提升的项目,不管项目大小,都要争取把它留在上海。

潘龙清还强调,对符合环保规划要求、符合上海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外资重点项目,坚决予以确保。

目前,上海加大了对投资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的引资力度。今年新批准跨国公司地区总部25家、投资性公司14家、研发中心31家。新批准一批担保公司、综合性医院、会展公司和CEPA项下独资广告公司。1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315个,合同外资69.94亿美元,占全市合同外资的75.99%。

■疑问二:投资环境不如周边? 解答:9大优势吸引外资

有人认为:“上海的投资环境不如周边省市。”对此潘龙清表示,上海的土地价格相对于周边一些地方是高一点,这是正常的,投资环境是一个综合概念,上海还是有竞争优势的。

他介绍,市领导曾将上海的综合优势归纳为九个方面:第一,政府机构正在全力以赴转变职能;第二,社会诚信体系的建设;第三,良好的社会安全稳定体系;第四,国际化程度正在进一步提高;第五,法制建设正在进一步推进;第六,信息化水平;第七,拥有高端人才;第八,独特的语言环境;第九,产业结构均衡、门类配套。

■疑问三:要不要继续引外资? 解答:吸收外资“两个提高”

“今后上海还要不要继续积极利用外资?”潘龙清明确表示,上海继续积极利用外资是坚定不移的方针。总量上看,今后吸引外资在保持适度规模的基础上实现平稳增长。预计吸收外资会出现“两个提高”:增资项目比重会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会有所提高。

“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完善,外商增资会越来越多,而服务业领域不断开放,特别是商业领域对外资的开放和世博会的举办,以及地区总部、投资性公司和研发中心的增加,第三产业吸收外资比重会有所提高。”截至目前,上海合同利用外资占全国的1/12,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10%。

   ■疑问四:发展服务业不要制造业? 解答: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

对于“上海是不是发展服务业了,不要制造业了?”,潘龙清回答道:上海的方针是明确的,即“两个优先”,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加大吸收先进制造业的力度,同时,要加强医治服务业这条“短腿”。

潘龙清指出,服务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是今后外资工作的突破口。在项目上,继续大力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研发中心等功能性项目。在行业上,要挖掘商贸流通、物流、会展、中介服务以及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招商引资潜力。

■疑问五:宏观调控放缓引资? 解答:引资总量不减反增

在回答记者关于“宏观调控后上海引进外资的速度有没有放缓”问题时,他说,上海吸引外资这几年一直在高位运作,今年上海合同外资的总量和实到外资的总量超过历史上任何一年。在实施宏观调控以后,每个月的吸收外资速度与前四个月相比不是放缓,而是有所增长。

“去年吸收外资增长15.5%,今年预计合同外资的增长在10%以上,吸收合同外资的增长速度相对来说比去年有所放缓,但是总量继续是历史最高水平。”

相关附件下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