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第一天上午8点,家住上海松江新城的王先生和妻子兴冲冲地从家里出发,驾车沿嘉松公路、上G60高速、转外环,不到一个小时,到达目的地——顾村公园里的衡山北郊宾馆入住。接着,他们开始沿着沪太路由南向北游览慕名已久的“沪太十景”。陶行知纪念馆、动漫文化街、红木公园、“好八连”纪念馆、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顾村公园、美兰湖、罗店古街、宝山寺、闻道园等文化景观让他们流连忘返。从最后一个景点闻道园出来,已是第三天晚上8点,回家的路上,夫妻俩都觉得“沪太十景”名不虚传、不枉此行。
始建于1922年的沪太路,是我国第一条商办省际公路,南起上海市区大统路,北达江苏太仓浏河镇,全长37.25公里,其中宝山境内占91%。岁月荏苒,如今的沪太路宽50米、双向8车道,仍是连通沪苏的一条主干道。令人可喜的是,宝山区对沪太路的改造,并没有仅仅局限在拓宽保畅上,而是更加注重提升它的文化品位,连续10多年投资上百亿,为这条饱经沧桑的道路注入丰富的文化元素,打造出一道文化景观和景观文化融汇交织的亮丽风景,每年吸引数千万人次的游客前来旅游参观、休闲度假。 惠民文化服务惠及区域经济的同时,宝山区也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单位”。
一个小区,让你领略异国风情
柔美的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湖面风光旖旎,清新自然的空气沁人心脾,红墙黑瓦的洋房高贵典雅……走进这里,一股浓厚的异域风情扑面而来,让人恍若置身雅致、悠闲的北欧小镇。这就是“北上海最美丽的地方”--美兰湖。
美兰湖的美,美在她的文化品位。绿树掩映中,一幢幢尖顶洋房鳞次栉比,散发着北欧文化的气息;蓝天白云下,以红砖为主体的钟楼直插云霄,彰显着哥特式建筑的魅力;静谧小道边,一个个雕塑各具特色,体现着浓郁的艺术风情。不仅如此,在6.8平方公里的小镇内,美兰湖主题公园展示着不同国家的人文主题,丰富的内涵不但成为孩子们学习娱乐的家园,其鲜明的科技特色和厚重的历史氛围也让每个人沉醉其间;美兰湖国际美术馆珍藏着青铜器、陶瓷、书法、绘画等大批文物和艺术品,让人大开眼界;美兰湖国际会议中心则承办着大量各类高端会议。
住在这个社区里的居民都知道,美兰湖几乎复制了北欧名镇--瑞典的西格图纳,以科技、音乐、绘画、雕塑为城市符号,形成生态特色突出、风貌魅力独具的北欧建筑群落,从而实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生态协调发展的城市文明。
在沪太路沿线,像美兰湖这样美丽的小区,比比皆是。景秋花园、阳光水岸家园、圣卡洛铂庭……在这些小区的环抱中穿行,眼睛所见建筑一座比一座漂亮,个个小区都像是一个个公园。很多人到这里,并不是刻意直奔旅游景点,而是随意在这些小区间闲庭信步、取景拍照。许多在这里居住的新人,选择在自己的小区拍摄婚纱照,让自己的幸福和居住的小区共同定格。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10年来,宝山区努力提升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作用,把城市当做一件艺术品来设计,既注重整体结构规划,也注重人文生态建设,以艺术审美的情趣美化城市,创建亲切宜人的多种空间,将建筑、绿化、小品融为一体,做到自然、人文景观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相辅相成,使这片古老的土地破茧化蝶,成为宜居宜游的休闲之地。
一个园林,带你走进徽州盛世
没有高楼大厦,只见青瓦白墙;没有人声喧哗,但闻流水潺潺。这就是位于潘泾路上的闻道园。
走进园内,曲径通幽,一幢幢原汁原味的徽派民居,静静地伫立在河边,似乎在讲述着数百年前的徽州盛世。气势恢弘的“武状元楼”,文雅别致的“进士第”,精雕细刻的官宅花厅,历经沧桑,韵味弥漫。在这些徽派建筑里,分别展示着奇石、古石刻、名人字画、茶道、沉香等文化精品,供游人品鉴。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到这里暂避城市喧闹,漫步于楼台亭阁,沉醉在山水田园,体验着传统文化之魅力,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闻道园的主人王卫,酷爱民族传统文化。自2002年至今,他已经从安徽民间“淘”来50多座宅子、3个牌坊、6座亭子、2座古桥。这些民族珍宝都是在当地将要倒塌或废弃的,王卫将它们买下并拆运到上海,再重新组装建造起来。
王卫的做法得到了宝山区委、区政府的支持。2010年,作为世博园外13个重点主题展览点之一,闻道园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前来参观。目前,这座占地1000余亩的园林,种植名木古树8000多棵,空气清新,绿树成荫,已发展成为一个集生态绿化、文化休闲为一体的都市生态旅游新景点。
宝山区委、区政府历来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区委“一班人”一致认为,在城市建设中合理汲取和利用历史传统文化,是丰富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此,在规划建设大型公共建筑时,他们重视体现传统文化特色;在旧城区规划建设过程中,他们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
2002年,罗店成为上海市“一城九镇”重点建设规划镇之一。为了保持古建筑的历史风貌,区、镇政府没有在老街原地大拆大建,而是关掉了当时在全镇经济中占半壁江山的20多家化工厂,为此,政府付出了10亿多拆迁补偿费。现在看来,这钱花得值!如今,修葺一新的唐韵宝刹宝山寺屹立在练祁河畔,成为弘扬佛教文化、开展慈善活动的重要场所;建于明朝天启年间的花神堂见证着古镇罗店的兴衰起伏和隽永的文化内涵。正在建设中的红木公园集交易、展览、观光、休憩于一体,是全国首个以红木文化艺术为主题的公园。
一个展馆,引你饱览天下奇艺
热情奔放的音乐响起,缤纷多彩的灯光闪起,王太太情不自禁地跟随“桑巴公主”的舞姿,跳起了桑巴,尽情地释放自己的热情和快乐。旁边,一顶顶制作精美、风格迥异的狂欢头饰,一辆辆色彩鲜艳、绚丽夺目的狂欢彩车,更是营造出梦幻般的气氛。恍惚间,让人感觉置身于拉丁美洲的狂欢节,而忘记了这里是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
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是上海第一家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研究和保护为一体的博览馆,也是中国国内规模最大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这个博览馆的八个展厅,个个有特色,个个吸引人。在序厅,神奇的“音乐悬浮”通过美妙的音乐、灵动的灯光、晶莹的玻璃呈现出潮水起伏的新奇视觉,给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在海上宝山馆,“龙舟竞渡”、“宝山说唱”、“江南水乡”、“万家灯火”、“缤纷艺术节”、“罗店彩灯”、“罗泾十字挑花技艺”等展示单元将宝山地区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俗传统一一呈现;在中国馆,“十里红妆”通过一条长长的嫁娶雕塑表现出中国民间的嫁娶习俗,“戏曲解读”演绎了中国戏曲的抑扬顿挫,“投壶之礼”可以让观众亲身体验古代士大夫宴饮游戏的乐趣,“乡音未改”展示了汉语言的多样性,“满汉全席”则展示出中国“民以食为天”的风土人情。而在亚太厅、中东厅、非洲厅、欧美厅、拉美厅,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五洲文化、四海风情,让人在一个展馆之内便可饱览天下奇艺,成为永不落幕的“小世博”。
沪太路,其实远不止十景。宝山区在进行城市建设时,充分考虑多元文化所带来的活力。无论是政府规划,还是民间投资,都为其注入不同地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文化元素。位于罗店镇的国内首家龙船博物馆收藏了罗店特色的7艘龙船和百余艘各种材质的龙船模型;“动漫大场”打造了动漫衍生产品一条街,与动漫相关的毛绒玩具、模型、女仆咖啡、蛋糕DIY以及游戏体验区等让这里成为动漫发烧友的乐园;融生产、观光、休闲、生活、科普为一体的东方假日田园让人尽情体验乡村生活情趣,这里的迷你宝贝宠物、奇异瓜果让人大开眼界。
特色文化蕴育了“沪太十景”,“沪太十景”成就了特色文化之旅。现在的宝山区,以其独有的人文元素、独特的自然景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观光游览。 相关附件下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