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真情化作夕阳红 愿将寸心报余晖(图)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21

与老人聊天谈心,是王敏娟(中)每天必做之事

2009年4月21日,46岁的王敏娟经组织安排,调到宝山区顾村镇敬老院工作。面对陈旧的院舍和尚欠规范的员工队伍以及大都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王敏娟犹豫过,畏难过,思想上也激烈的斗争过,但她还是勇敢滴挑起了这副担子。党支部书记、院长一肩挑,王敏娟在为老服务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始终保持昂扬的工作激情,提高服务和管理水平。在她上任短短的8个月时间,敬老院就顺利通过市级考评验收,被评为上海市优级达标敬老院。2011年和2012年,她先后被顾村镇党委和中共宝山区委评为区、镇两级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三年多来,天天上班的王敏娟牺牲了200多个休息日换来了50多面锦旗和数不清的表扬信。

新官上任三把火,强化管理服务优

“要么不做,做了就一定要做好这个敬老院院长”。原先,顾村敬老院由于各种规章制度都不健全,是宝山区唯一一个不达标的镇一级敬老院。王敏娟上任后,对行业达标52项指标心里没底,但她一贯要强的性格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让她迎着困难上,并对自己立下“军令状”——年内一定要实现行业达标。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王敏娟也来了“三把火”:“第一把火”就是抓内部整顿。到任后组织的第一次员工大会上,她在上面讲话,下面开小差讲话的声音甚至盖过了她的发言。对此,王敏娟没有发火,更没有指责,因为员工们散漫惯了,一下子收心是不可能的。于是她提议,全体员工唱“团结就是力量”她自己领唱。唱上二遍以后,王敏娟当场宣布了她进敬老院后的第一条新规定:从下个月开始食堂工作人员的护理补贴一律取消。困扰敬老院几年的顽症,严重影响和挫伤护理人员积极性的不合理制度,就在王敏娟上任的第二个月就迎刃而解。在每月一次的老人大会上,会场秩序同样糟糕,说话声、打闹声,乱成一片,王敏娟也同样采取唱歌的办法。几次唱下来,一些爱说话的老人连声说:“以后开会我们不开小差了,唱歌是否免了?”王敏娟笑着点点头。如今走进顾村敬老院,不管开什么会,会场安静,秩序井然。

“第二把火”就是外出参观取经。首先向退休的老院长请教,拜他们为师,不懂的地方认真请教,逢年过节,把两任老院长请过来,坐在一起,从谈笑当中了解到了敬老院的昨天和今天。其次是走出去取经。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王敏娟还带领敬老院的骨干人员来到兄弟敬老院参观取经,学习人家先进的管理方法。

“第三把火”就是抓民主监督。敬老院食堂伙食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王敏娟策划成立了敬老院伙食管理委员会和老人代表民主监督管理委员会。伙食管理委员会由食堂工作人员、财务会计人员、护理工作人员、老人代表四方面组成。由他们一起对老人的生活、饮食进行摸底调查,由专人到市场购买老人喜欢吃的食品,公开每周菜谱,做到菜谱天天换,荤素搭配有营养,尽量让老人们满意。从165名老人中通过民主选举,推选10名威信高,肯办事的老人组成民主监督管理委员会,参与敬老院内部监督与管理;对全体员工进行考评,以提高服务管理水平。在王敏娟的努力下,顾村敬老院顺利通过验收,达标标准为优。

“职工的知心人,老人的贴心人”

王敏娟始终把“做事先做人、万事勤为先”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她把敬老院每一位老人都当成自己的父母,以自己的勤奋赢得老人们的信赖。为了改进敬老院服务工作,除了定期召开工作人员例会外,她还每月召开一次老人代表会议,听取老人们对敬老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解决老人们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

两年来,王敏娟工作果敢,以身作则,赢得了员工们的信赖,她也成了员工们的知心人,员工们有事跟他讲,有话跟他说,有困难一起来担当,每一名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力求让老人们满意、让家属满意。

王敏娟从任职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每一个在院的老人就是一个家庭对敬老院的殷切托付,敬老院工作无小事,必须从每一件小事抓起,敬老院的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对于每一个细小的安全隐患,都要做到防微杜渐。每天,王敏娟与安全组长带队在老人临睡前,逐一去每个房间巡视,仔细检查电源插头、烟头等可能引起的安全隐患。夜间,她还安排值班人员每隔二个小时巡逻一次。

只要有利于敬老院和老人的事情,王敏娟都要努力去争取。去年3月敬老院扩建,原先的设计方案中没有电梯。王敏娟按照敬老院的实际情况,平时住在二、三楼的许多老人都有用轮椅的习惯,以往工作人员抬着轮椅和老人下楼,既麻烦又吃力。在与工程人员商量时,对方说工程合同上面没有这款项目。王敏娟不甘心,找镇领导汇报,反复说明安装电梯的必要性,最终安装上了电梯。如今扩建后的顾村敬老院建筑面积达5200平方米,核定床位203只,入住老人165人,生活设施一应俱全。今年夏天,王敏娟又申请2万余元,购置了了8只洗澡用的浴椅,老人们可以坐着洗澡,既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又特别受老年人的欢迎。

细心的王敏娟了解到在院的部分老人因为失去老伴后的孤独苦闷,部分老人因为子女工作繁忙不能时常看望而失落寡欢,也有部分老人因为性格内向不愿与他人交流交往,这使她意识到,硬性的制度管理固然重要,而让老人的精神愉悦同样重要。于是,王敏娟安排专人负责每日早晨组织老年人做早操、唱歌、游戏,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健身房、棋牌室、阅览室,与老人们说笑唠家常,并邀请社区义工和学生来院与老人谈心聊天、社区医务人员为老人每年体检、联系社区文艺团队来院慰问演出等等,极大地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愿将寸心报余晖,真情化作夕阳红”。 看着老人们布满皱纹的脸上泛起孩子般纯真的笑容,王敏娟的心里油然而升一种幸福的成就感。

相关附件下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