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结合深化组团式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和区领导联系基层制度,一场以“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心贴心”体察社情民意、“实打实”为群众和基层办实事为内容的“我与群众心连心”行动在全区范围内展开,着力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该行动由区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牵头组织,以“深入群众、改进作风;问题导向、破解瓶颈;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统筹兼顾、常态长效”为原则,通过形成自下而上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由上而下推动解决问题、上下联动破解瓶颈难题的全过程、全闭环工作机制,合力破解街镇(园区)、部门推进工作中的瓶颈问题。该行动将全区所有村居作为联系点,通过区四套班子领导和全区处级干部联系村居,进一步做好服务群众和基层工作。
据悉,行动内容主要包括——
深入基层察民情。采取定点联系、定期下基层等方式,深入村居及群众家庭,通过召开座谈会、走家串户、交心谈心、扶贫帮困等形式,加强与基层和群众、社区团队和社区民间组织带头人、群众骨干的联系,真正走到群众当中话家常、交朋友,了解社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百姓疾苦,疏导群众情绪,确保问计于民不偏、不虚、不空。
宣讲政策聚民心。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决问题同时,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取生动活泼、贴近群众的方式,深入宣传中央政策、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部署、区委区政府的发展思路、便民利民惠民政策、实事项目建设等,切实做到让群众知情、支持、拥护、参与。
靠前服务保民生。主动配合街镇(园区),指导基层干部群众,梳理研究转型发展、民主自治、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等方面的现实状况,深化实践研究,加强分类指导,提供一批有利于基层转型发展和社会管理的建议举措。同时,重点走访一组城乡低保户、政策边缘户、大病人员、单亲子女等特殊家庭,整合资源、协调推进,为群众和基层办一批实事好事。
分级分责解民忧。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采用现场办公、实地踏勘等办法,深入矛盾突出的地方,聚焦与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楼道整治、治安管理等问题,排查整治一批影响生产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隐患,找准症结、加强指导、主动协调,努力解决一批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实际困难。
落实整改顺民意。围绕教育实践活动前期征集的意见建议,扎实开展整改落实工作,做到“边学边改、即知即改”,提高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满意度。同时,进一步深入查找领导班子、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四风”突出问题,为区委制定整改方案奠定基础。
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全区村居数量,按照“1个村居配置1名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定点联系”的要求统一安排,建立起领导干部和群众之间的直接沟通机制。区四套班子领导定点联系街镇(园区)和部分难点村居。各街镇(园区)处级领导干部联系所辖村居;区级机关处级领导干部按照统一调配,定点联系村居,特别是公权力部门、执法监管部门和窗口单位、服务行业的处级干部要重心下移。各街镇(园区)确定1名机关干部作为联络员,对应联络村居,负责定点联系村居的协调联络工作。每月第二周周四(下午)为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工作日。领导干部每月联系村居、参与社区活动、服务社区,应不少于1次。
同时,建立问题收集机制和问题处理机制。凡是群众提出的问题或意见,不论属于哪个部门、哪个层面答复或解决,也不论答复与否、解决与否,均要记录并上报。对于街镇、园区难以协调解决的综合性疑难问题,则将问题症结、工作进展、工作建议等梳理形成方案,上报区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分报相关区领导协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