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山区试点依托“九个一”平台

2020年10月10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今年以来,宝山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管理,以维护社区和谐稳定为目标,提高广大市民的法治观念和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为着力点,在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法治实践、共同培育社区法治文化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实践,其中之一就是启动“依托‘九个一’平台,推进基层民主自治”项目,并在高境镇率先试点。

一个依法行政的镇政府。高境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依法行政工作,围绕中心工作目标任务,成立了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梳理分析情况,研究落实措施。结合“群众路线”活动,把全过程督查、工作问责、责任追究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措施,对涉及依法行政的重大事项,按照项目化管理、序时化推进、合法化实施的要求,开展全过程跟踪督查,确保工作推进到位。坚持以开展学法普法活动为载体,依托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平台,采取个人自学、集体授课、交流互动等形式,着力提高行政执法队伍综合素质。同时,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和群众参加“机关依法行政和政府信息公开”法制讲座,力争做到“行政行为无瑕疵”。针对社区情况,研究制定了依法行政工作机制,提出了依法行政工作要求。镇纪委、财经办严肃财经纪律,实行了财务公开;综治办、公安派出所开展依法治理活动,对商业网点、茶楼、KTV等娱乐场所进行整治;规划办、社会事业办开展了创建卫生城区专项整治活动;信访办、司法所按照整合资源、工作互动、方便群众的原则,坚持以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为基础,以人民调解“三级”网络为依托,积极构建“两者一平台”基层大调解网络机制,深入推进法律服务工作,群众反映较好。此外,为确保依法行政工作公开透明,高境镇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和《信息公开运行机制》,修订了《关于贯彻落实区委<关于进一步规范“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决策程序的规定(试行)>的实施意见》,健全了法律文件审核制度,并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等场所设置公共信息查阅点,方便居民了解感兴趣的公共服务信息,充分发挥了信息公开工作在保障人民合法权益、规范政府行政行为、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个法律服务网络。为扩大普法覆盖面,由司法所牵头在高境镇建立了网状交错式的法制宣传制度,建立了一支扎根基层的法律志愿者服务队伍。在纵向层面,由司法所为各居委调解员提供法制讲座和法律咨询,在各社区居委,由各居委专职人民调解员为小区居民开设法制讲座和提供法律服务。在横向上,司法所整合资源,邀请区法援中心志愿者、公证处公证员、律师事务所律师、法院法官、所内法宣专职干部等法律服务工作者在镇和村居两级层面分别为专职人民调解员和社区居民直接或间接送上涉及民生和满足百姓需求的法律指引。除了通过网状布局提供一系列法制讲座、法律咨询、法律指导之余,高境司法局还采用法律小贴士、法律小便签、法制小漫画、法律小常识的“四小”宣传形式,通过镇司法所、村居委网络将法律知识直接送进小区门口、居民楼内,以提高普法的深度和广度。

一组为老护老法治沙龙。面向全体退休党员的“红书友”法律读书会、面向家人无暇照顾的敬老院老人的法治沙龙、面向老年法律爱好者的“夕阳红”法律读书会等都是高境镇内深受老年人欢迎的法治文化沙龙。其中,由司法所牵头,定期在高境镇养老院举办法治文化沙龙活动特别值得一提。该沙龙活动主要由同读法律四“小”、同听律师讲法、私密解惑空间与共谈法律问题等部分组成。其中,私密解惑空间,更是颇受老人们推崇。在相对私密空间(院长办公室)里,律师可以为老人提供个别法律咨询服务,这样的解疑答惑方式既能使老人放下“家丑不可外扬”的顾虑,又能从法律层面帮助老人化解心中的困惑。

一个社区法治文化节。为巩固“法律六进”活动,提升法治文化作用,激发全民普法热情,在高境司法所倡导下,在宝山区司法局和高境镇党委、政府关心和支持下,高境司法所携手镇社区办、宣传科和社会事业办等部门联合举办为期一个月的首届社区法治文化节活动,并计划将这个文化节活动列为今后每年的固定法制宣传教育项目。社区法治文化节由法律知识系列讲堂、法制电影展映、模拟人民调解庭、法制黑板报评比、法制宣传书评、法律知识竞赛、法制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制宣传活动组成,邀请区法院法官、律师事务所、派出所民警等专业人士参加。高境镇全体人民调解员和广大居民群众踊跃参与该社区法治文化节系列活动。

一间法律心理咨询室。高境司法所与妇联携手,在高境镇东片文化中心设立名为“幸福站”的法律心理咨询工作站,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幸福感与经济发展轨迹之间在表象上存在的非同步性,引导社会成员从单一横向比较到平衡好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间的关系,促进人们通过合法途径实现自身诉求,推动人们幸福感与满足感的提升,从法律和心理双重角度予以疏导负面情结,从而增强人们的本体安全感,有利于民生等个人和社会问题的解决。这个站点成立至今,从一个新生事物发展成为一个受群众欢迎的老站点,预约电话和周日对外开放的机制,能更好地为高境镇居民提供到位的法律和心理服务。

一个便民巡回审判站。为方便辖区内较远地区当事人诉讼,在镇政府软硬件支持与配合下,宝山法院在高境成立了巡回审判站,并以此为抓手延伸司法职能作用,拓展司法为民途径,充分发挥巡回审判站了解社情民意和化解社会矛盾前沿阵地作用。每周五上午,区法院派专人到高境巡回审判站为附近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解答人民群众关注的法律问题。高境巡回审判站每月都有庭审活动。通过巡回审判把法庭开到居民家门口方便当事人诉讼的同时,还适时组织普通民众参加旁听,并在庭后以案释法,扩大司法辐射效应。此外,高境巡回审判站通过与镇司法所和居民自治组织良性互动,在指导人民调解工作的同时,对有诉讼苗头的案件通过基层组织了解情况并邀请协助疏导,尽量在诉前化解矛盾纠纷,即便调解不成,也能够通过提前介入熟悉案情,便于日后案件审理。

一个品牌调解工作室。人民调解工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系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探索人民调解新模式是新形势下的工作趋势和发展方向,高境镇从顺应民意和构建和谐社区需要出发,由司法所牵头,经过充分酝酿和反复思考,在东片社区成立以朱志仁个人名义命名的品牌人民调解工作室。朱志仁同志曾经担任过正厅级领导干部,具有律师执业资格,并且拥有律师实务实践和基层人民调解工作经验。品牌调解工作室座落于高境镇逸仙一村第三居民区,向社区全体居民开放,提供义务法律服务,具有开放式(不受对象时间限制)、全方位(不限于已列服务项目)、人性化特点。以助老、扶弱为重点,带动社区各群体的互助意识,着眼于提高广大居民文化修养和法治意识,运用讲解、释疑、说服、疏导等方法,寓情于法,情理交融,竭诚为广大居民,为社区工作提供法律上的意见和建议,以“令居民满意”作为调解工作室服务宗旨和工作方向。

一个法宣微信公众号。为大力提升公众安全感及法治建设满意度,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平安创建、群防群治等工作,高境镇共和十村宣传、科普、综治条线联合打造的社区普法微信品牌“高境普法”于2014年4月正式上线。“高境普法”微信号每周更新一次,发布法制动态、典型案例、政策法规等内容。市民只要用微信扫描“高境普法”二维码或者搜索微信号拼音,关注该微信平台,就能定期收到社区发布的法制信息,在将普法形式从“面对面”延伸到“键对键”的同时,推动众人共同学法、遵法、守法、用法,弘扬社会正气目标实现。

一个民主法治家园网。高境四村又称逸仙华庭,是纯商品房住宅小区,社区居民以白领上班族、新婚夫妇、高学历人群及私营企业负责人为主,这类人群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参与到社区管理与建设中来,与之沟通也一直存在较大难度。针对此类情况,高境四村居委转变思路,突破原有工作模式,利用网络科技,开设“华庭家园网”,开辟了小区动态、党建园地、健康卫生、组团式服务、法律园地、消费者权益保护六个模块和法律之窗、联系代表、联系团队、议事厅四个论坛,以畅通与居民的沟通渠道,推动社区服务迈上新台阶。目前已注册会员234人,发帖数466个,总浏览量达10066次,解答涉及工伤认定、法律援助、房屋租赁、网购质保、产权归属等诸多法律问题。通过“华庭家园网”,实现广泛听取社区民意,充分发挥居民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特色,从根本上把小区建设成为特色和谐社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