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提到逸仙三村一居的大名,当地居民多半会条件反射出三个字:“脏、乱、差”,在全区一直都是需整治的典型。小区内乱停车、停车难及违章搭建现象严重,下水道管道、绿化带拓宽等项目也急待改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逸仙三村一居委党支部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活动,从社区居民反应强烈的问题入手,在破解难题中推进社区治理创新,让服务的暖流渗透到关乎民生的每一个角落,成为听民意、解民忧的“又一村”。
“面对面”倾听群众之声
逸仙三村一居党支部通过“首次征询、普遍访问、意见座谈、汇集民意、理清问题”五个步骤,将“问题查摆”拓展至全体党员和居民骨干,并及时将意见按照“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和“需要镇及以上帮助解决的问题”分项列表,为即知即改和有效整改提供坚实的基础。党支部将问题梳理后,张贴在宣传栏,并时时更新。在听取群众意见中,有居民提出“困扰10多年的交通要道设摊经营”的问题后,居委党支部制定了疏导方案,支部书记和全体支委委员上门做水果摊小贩的思想工作,城管、派出所、综治办的工作人员解释相关法规政策,党员志愿者在旁悉心劝阻,最终堵塞交通要道的小摊问题被解决,居民们连连叫好。
“点连点”寻求解决之道
针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党支部一一对照进行梳理,明确居委会、物业、业委会、居民骨干等作为解决和回应问题的责任主体,建立问题联合协调机制,先后召开座谈会、学习会、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在社区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一方面,积极争取镇领导及有关部门支持,邀请区、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至会议现场,与居委党支部、居民代表共同商议,寻求解决方案,共同解决难题。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居民自治主体作用,与业委会、物业、居民代表协商解决问题。通过镇政府牵线搭桥,党支部将各类问题“点对点”归类,由支部与各归类点进行对接,并向居民做好上门征询、政策宣传等工作,真正将每个问题落实到“点”上。
“实打实”排解民生之忧
如何将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做实,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问题,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成为逸仙三村第一居民区党支部工作的“重头戏”。
改造陈旧下水道,打通便民服务道。小区自建成以来近20年,下水管道早已陈旧老化,部分管道已经坍塌,时常堵塞。今年正值小区综合改造,但下水道改造项目未列入议程,社区党支部考虑到,既然政府为民办实事,何不好事做到底,便向镇政府提出改造申请。镇领导立即决定由政府出资,在旧区改造中新增下水管道更换项目,这给居民极大地增添了生活便利。改造工程结束后,楼体墙面经重新粉刷,更加鲜艳美观,小区居民交口称赞,直夸支部工作有成效。整治出行必经路,开拓志愿服务路。由殷高路通往21弄小区的交通要道上,经常被附近单位车辆占用,造成道路拥堵,耽误出行,又极易造成安全隐患。党支部发动党员志愿者在每辆车上贴警告单,对于不能及时劝停的车辆联系交警。同时,每天增派党员志愿者加强巡逻,大大缓解了小区停车难的问题。调整企业排气井,归还居民安静境。图宇印刷厂和小区只有一道围墙的距离,因靠近小区,车间里生产时机器运转的咔嚓声和大功率排气扇排出的气体时常困扰着小区3、4号楼的居民。为此,居委党支部积极与图宇厂联系协商,最终达成共识,将图宇厂靠小区一侧的所有8扇大窗户和排气口封闭,还居民一个安静的生活环境。移走漫天杨柳絮,为民排忧解烦绪。在小区35号至38号楼前的围墙之外,有一排杨柳树。每到春天,柳絮纷飞,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一说到柳絮,居民们叫苦连连。经居委党支部书记与镇有关部门协调后,近日,绿化工人将所有杨柳树全部移除,烦恼的柳絮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楼上的居民高兴地说“这下我们终于可以在阳台上走走,呼吸新鲜空气了。”
逸仙三村第一居民区党支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做到心系群众,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为居民解决了重大突出问题11件,切实做到为民服务“实在”到点、群众路线“贯彻”到线、深入基层“覆盖”到面,真正地聚民意、汇民情、觅民声、解民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