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月罗环境卫生服务有限公司月浦作业区(原月浦清道班)班组地处宝山东北角,担负着月浦地区道路保洁和公厕管理工作。班组现有职工71人,保洁道路面积达35万平方米,管理公厕15座。月浦作业区(原月浦清道班)一直以来按照“跨前一步,为民服务”的目标,用“以我心灵美,创造市容美”的行业精神,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奉献社会。在平凡的工作中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上海市文明班组”、“上海模范职工小家”、“宝山区市容优秀窗口”、“宝山区巾帼文明岗”、“宝山区迎世博立功竞赛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开创新型作业法 改革作业模式
随着宝山城镇的改革发展,月浦镇的人流量日渐增多,市民对环境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清扫保洁任务也日趋艰巨。近年来,月浦地区实行机扫和人扫相结合的“道路保洁新型作业法”,班组的职工们勇于做“第一个吃蟹的人”,大家献计献策,不断改进作业方法,机扫、人扫有机结合起来,使“道路保洁新型作业法”更完善,效率更高。班组职工还不断的对自我“加压”,对自己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制定了“多跑勤扫”、“见脏就扫”的制度。如今月浦地区的道路、街面亮洁、美观,保持了全天候一个样,在行业评比中始终处于领先位置,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班组还向同行们学习借鉴先进经验,首创“文明作业法”,即“人流量大招呼扫,根据风向顺风扫,快慢车道不漏扫,人行道、墙角、隔离栏同时扫,雨天积水不停扫”。在行人如织中作业保洁,班组职工真诚的用“对不起,请让一下!”、“谢谢您的配合!”等“上岗规范文明用语”招呼过往行人,坚持“先开口,后动手扫,扫帚不碰行人”的文明作业。刮风,就顺着风向扫,使灰尘、纸屑不扬起;下雨,班组职工们穿着雨衣坚守岗位,及时疏通窨井、清除积水,不影响行人和商铺的正常营业,确保镇区道路的亮丽整洁和良好的形象。
树立全局观念 创建一流环境
多年来,在“行风建设”和“规范服务达标”等多种创先争优的活动,班组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去,短时间内培训率、知晓率、执行率都达到了100%,班组还主动向沿街商铺、居委征询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使满意率达到100%,经考核验收,成为行业优秀服务窗口。
在市政改造工程中,月浦镇大小工程连年不断,日以继夜的施工带来的大量渣土、泥浆及各种垃圾使镇区道路污染日益加重,窨井堵塞、道路泥泞屡屡出现,班组职工们努力克服困难,主动加大工作量,延长工作时间,及时铲除泥浆、砂石,随时疏通窨井,确保道路的洁净。
在夏季特大台风、暴雨袭击申城中,月浦镇区道路有多处积水严重,班组职工们顶着暴雨,用手和简易工具清除附在窨井上的各种垃圾。大水退后马上清除污泥垃圾,还镇区道路整洁面貌。2008年元月历史罕见的雪灾,给人们生活出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面对多年未见的特殊灾害天气,班组职工个个参与,很多同志吃住在道班房,连续奋战72小时,确保了行车安全,行人方便。
提高职工素质 加强队伍凝聚力
近年来,月浦作业区(原月浦清道班)班组从各方面提高班组职工队伍素质,把对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类学习培训班,到兄弟公司、班组学习取经,并坚持每月两次集体学习制度,开展技能比赛,切差技艺,共同进步。
在班组内实行民主管理,抓“凝聚力”工程建设,鼓励职工对班组建设献计献策,提出合理化建议,如采纳职工提出的“小修小补”、“小改小节”的建议,使工具消耗节约了40%以上。班组关心职工的生活,开展各种谈心、帮教、家访活动,对生病、丧事、献血或家中发生困难的职工及时给予慰问。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班组内有多名川籍劳务工家在震区附近。为此,班组发动全班进行募捐,及时做好安抚工作。班组职工中互帮互助蔚然成风,谁有困难不用号召,大家会自发地募捐、资助送到困难者手上,使大家深切体会班组集体这个“家”的温暖。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