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家企业、上百租住人员、数千平米建筑、近十亩违法用地。违建主说:“这片房子在这这么久,年年喊拆也没见真拆过。”老百姓说:“别说一毛不给拆违章,这么多房子这么多人住,就是给补偿的动拆迁都没那么容易拆掉。”村干部说:“这片违章由来已久,最初是由一些农民用自留地建的几栋房子,就难以处理,成为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然而有志者事竟成。园区管理者把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与开展拆违工作结合起来,努力满足百姓的诉求,动真碰硬,把“拆违”作为今年工作的“一号令”,顽固的违建就无法存活下去了。8月5日,在城市工业园区,一片存在多年的违法建筑,就这样倒在了园区“一号令”脚下。
顽固违建扰民难根除
城市工业园区市台路园庆路深处,曾经有一片热火朝天的“物流中心”,这里聚集着三十多家物流企业,大到占地近十亩,小到一个房间十几平米,全都是违法建筑,其中一家大物流公司的近十亩土地还是违法用地。
“十多年前这里还是农村,几户村民用家里的自留地盖了点房子租给外人住,这就是这片区域违法建筑的最初由来。”违建所在地三星村的村干部告诉记者。由最初的几幢小房子开始,这里的违章搭建日益扩张。随着宝山迅速城市化的进程,违建开始实实在在的打扰到了周围居民的生活。傅培华是金地艺境小区的居委会主任,对违法建筑带来的困扰深恶痛绝:“我们小区距离这片违建最近,也就百米不到的距离,受害也是最深!这里都是物流企业,大卡车进进出出,一天24小时不间断,白天尘土飞扬,晚上熙熙攘攘,深夜了打着大光灯开叉车卸货装货。”傅培华说,有些居民入小区两年,面朝违建方向的窗户几乎没打开过。“居民对这片违建意见相当大,多次与物流企业冲突,也多次上访,但是看着已经形成规模的建筑群,大家都担心是不是能够真的彻底解决。”
“不拆掉誓不罢休”
“附近居民怨声载道,违法建筑不减反增,让我们感到了空前的压力。今年年初,园区就把拆除这片违法建筑作为园区管理工作的‘一号令’确定下来,一定要清除这片违建。”城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管海燕说,经过前期排摸和走访,他们发现,要清除这片违建首要工作就是清人,而这片违建大小企业三十多家,很多都是“三合一”小企业,租户、住户、房东,有的时候一间小小的阁楼涉及十几个人,工作难度可想而知。
开展工作之初,有的租户明确表示绝不配合拆迁,有的房东和租户之间踢皮球,有的则理都不理上门做工作的执法人员。有一家在违法用地上违法搭建的大型企业老板甚至表示,“这片房子在这这么久,年年喊拆也没见真拆过。”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拿出了两个武器,一样叫决心,一样叫法律。”管海燕说,一方面,他们联合多家执法部门,加强工作力度,“以前发一张整改通知,然后就没什么音信了,现在不一样,天天上门做工作,烦都烦死他们,让这些人知道,这次是动真格的了,不拆掉誓不罢休。”另一方面,动用法律武器,多次组织联合整治,让在违法建筑内开企业的经营企业提心吊胆,并根据相关法律,控制这些企业的车辆出入。“车辆出入受限,物流企业怎么做生意?”管海燕告诉记者,能做到这些,除了他们自身努力,良好的环境也十分重要。今年区委区政府特别重视拆违工作,上海市也出台了有利于坚决拆违的政策措施,这都是支撑和推动他们工作的强有力的内动力。
半年时间里,工业园区、拆违办、消防、安监、规土、交警、城管等部门的执法、工作人员无数次来到违建现场,管海燕笑称,“虽然是园区管委会的工作人员,这半年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和拆违办一起干活。”有的同事跟他开玩笑,“整天跑拆违工作,不如我们那搭个办公室,不过千万不能是违建,要拆的违建可够多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的,有的企业主开始动摇,“原来很多企业主都觉得大家铁板一块,你不搬我不搬看你们怎么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高压态势始终不放松,当有人打退堂鼓时,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后面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8月5日,这片存在时间长达十多年,违法用地面积9.5亩,违建面积6190平方米的非法物流建筑终于被拆除了,违建被拆除后,这片土地将被种上绿化,等待新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