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突出民生服务群众 加快建设“体育强区”——宝山区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工作纪实

2020年10月10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近年来,宝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把体育事业作为落实“民生保障好”的重要抓手,突出服务民生,突出整合资源,突出方式创新,以建设“健康宝山,体育强区”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生活需求为出发点,着力推进群众体育运动开展,着力推进竞技体育水平提升,着力推进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全面提升宝山市民身体素质和幸福指数。

健康宝山 活力一天

在宝山,无论是运动场、居民小区,还是健身场所,每天都聚集钟情健身的男女老少。清晨舞动优雅的木兰扇、夜晚跳起欢快的排舞,学校的孩子们在草地上跑着跳着,工厂里,广播操的音乐准时响起,丰富多彩的健身活动正悄悄融入人们的生活,体育生活化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体育设施建起来。注重整体规划,注重社会参与,注重贴近需求,全区拥有32个公共运动场、74个农民健身家园、496个健身苑点、22条百姓健身步道、6个百姓健身房和7个百姓游泳池,实现街镇全覆盖。

体育组织热起来。全区共有18个单项体育协会、6家社区体育俱乐部、13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682个健身团队和 286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市民群众提供专业的科学健身指导,他们活跃在社区、活跃在广场、活跃在赛场。

全民健身动起来。一年一度万人群众体育大会,坚持贴近市民、贴近生活,降低参赛门槛,突出项目趣味,使略显枯燥的体育运动变得生动活泼,市民群众报名参赛热情高涨。

“百字系列”有名气。“百村篮球”激情奔放,“百企足球”有声有色,“百队乒乓”红红火火,“百队羽球”热力四射,“百人钓鱼”趣味盎然。张庙排舞、顾村健身气功、大场广播操、罗店舞龙、庙行秧歌,“一镇(街)一品”带动了健身人气。

体育培训送上门。积极开展“四进四送”活动,进机关、进军营、进学校、进家庭,送健身手册、送培训讲座、送运动器材、送活动指导,2013年市民参加各类培训10.4万人次。全区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逐年增加,喝酒打麻将的少了,健身跳舞的多了,邻里间吵架的少了,互动的多了,节假日宅在家里外出轧闹猛的少了,结伴运动交流比赛的多了。

体教结合 孕育生机

宝山体教结合工作,注重在发展理念上创新突破,在联动机制上合作共赢,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探索完善,在深化实践上持续推进,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先后输送了世界乒乓球冠军许昕、国际围棋冠军江维杰等多位著名运动员,向市一、二线输送的学生运动员逐年攀升。

强化顶层设计。指导基层学校科学开展运动训练、科研选材、组队参赛,负责全区的运动项目布局、升学衔接、体育特长生教学训练管理和阳光体育大联赛组织工作,全区形成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升学网络,训练管理服务一体化。

强化经费保障。区政府从2013年起将体教结合专项资金增加到300万元,同时制定出台了《关于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输送跟踪奖、输送成果奖等配套奖励实施办法》,充分调动全区办训单位和带教人员的积极性。

强化机制创新。宝山少体校与同洲模范学校,实行两校一体的管理模式,将少体校学生分别编入相应年级的普通班级,确保正常的学习和足够的训练。该校高三毕业的体育特长生,连续几年大学本科录取率达到100%。依托世界冠军曹燕华的品牌效应,打造乒乓球运动员训练基地。宝山各界鼎力相助,杨行镇政府投入近3000万元建造训练基地和运动员宿舍;区体育局在训练经费以奖代补及教练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大力扶持,杨泰实验学校、上大附中和交通大学通力合作,率先实现乒乓球运动员培养从小学到大学 “一条龙”,向国家队连续输送多名运动员。

强化专业引领。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练员培训,帮助教练员不断改进日常训练。持续实施 “专业教练进校园”工程,充分发挥篮球教练贾孝忠、足球教练李诚铭等一批优秀教练员的专业优势,带动学校体育教师整体水平提高,促进重点运动项目的广泛普及。全区范围内构建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竞赛体系:以一年一度的综合性校园运动会为引领,以18个阳光体育大联赛为主体,以承办市级以上单项锦标赛为重点,以各运动联盟校际比赛为补充,以各学校运动会为基础,较好地发挥竞赛杠杆作用,有效推动学校体育深入发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同时夯实了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苗子的基础。

体育中心 万人锻炼

位于宝山海江路南侧、永清路西侧的宝山体育中心,入夜在LED灯光的映衬下,沿着跑道健步走的人流浩浩荡荡,有老有少;广场若干区域中,跳健身操和排舞的,整齐划一;灯光球场上打篮球的踢足球的,热热闹闹。每天上万群众在这里锻炼,俨然一幅全民健身的全景图。

为了完善宝山滨江新区的城市功能,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体育活动需求,宝山区委、区政府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历时2年多完成宝山体育中心的改造。体育中心由综合篮球馆、市民健身馆和市民文体广场组成。综合篮球馆设篮球馆、训练馆和影城,市民健身馆设健身房、游泳馆、羽毛球馆、网球馆和乒乓球馆,文体广场设露天舞台、篮球场、5人制足球场、400米跑道和1000米健身步道。体育中心坚持“以体为本,多元发展,以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原则,以体育项目为主,构建以比赛、健身、演出、商务为一体的体育场馆运营模式,2013年全年累计接待464.8万多人次,其中,市民文体广场免费接待健身市民273.8万人次,各健身场馆接待市民74.5万人次,影城接待市民43万人次,北翼生活馆接待市民73.5万人次。中心还协助区总工会举办大型招聘会等各类公益活动,为残疾人、学生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或优惠健身专场。此外,篮球馆承办大型体育比赛,承接《舞出我人生》、《中国好声音》节目录播和直播,宝山市民不出远门就可以欣赏高质量的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宝山体育中心成为宝山的新地标。

品牌赛事 乐享体育

一手抓赛事推广,一手抓球迷培育。品牌赛事从无到有,赛事影响从小到大,通过品牌赛事的举办,培养市民终身锻炼的习惯,真正做到参与体育、喜爱体育、享受体育。

围绕“一区一品”特色,举办篮球赛事。从2005年开始,以“激情篮球,魅力宝山”为主题,连续举办国际男篮邀请赛、国际女篮挑战赛等赛事和承办中国女子篮球甲级联赛上海赛区比赛。区委、区政府提出打造“宝山篮球城”目标,设计和建成了NBA标准篮球馆,先后举办宝山国际男篮挑战赛和“海峡杯”男篮邀请赛,邀请主流媒体和专业媒体开展宣传,提高赛事影响力,市民群众置身于现代化的篮球馆中,近距离观赏高水平的比赛,感受篮球特有的魅力。中国女子篮球甲级联赛上海队主场比赛连年在此举行,国内12支女子篮球劲旅享受现代化设施带来的完美的运动体验。2013年,CBA部分主场移师宝山,驻区部队、篮球联盟学校学生和社区居民等广大球迷到场呐喊助威,共享现代化球馆看球的畅快感受。

推行“体绿结合”理念,引进高尔夫赛事。2011美兰湖上海名人赛首次举办,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30位球手。2012年起美兰湖上海高尔夫名人赛更是得到宝马公司的冠名赞助,报名参赛的球员增加到70多名,绝大多数为世界排名前100位选手。赛事主办方大打亲民牌,提出把高球运动带入更多人的生活,以低价票推广赛事,观赛人数逐年递增,2013年超过4.5万球迷亲临现场,在风景迷人的美兰湖高尔夫球场,领略世界大师的球技和英姿,感受了集休闲、运动、娱乐于一体的“慢生活”氛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