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早上6点,天刚蒙蒙亮,宝山区建交委主任周建军就从位于浦东张江地区的家中出发了。今天,他要做一次特殊的出行:尝试从自己家里,换乘公交到达宝山最边远的罗泾镇,用这种方法体验宝山地区群众的公交出行难。周建军步行到家附近的地铁站,先后三次换乘,刚刚到宝山区的江杨北路站,在这里,他再次乘坐宝山18路,到终点站后,又步行到罗泾镇,用时3小时多。当他9点多坐到会议室时,早饭都还没有顾得上吃。
这天,像周建军这样来回倒腾赶往罗泾镇的,不止他一人。区建交委党委书记赵平家住通河新村,他步行到轨道交通1号线,到杨北路下地铁,乘坐宝山6路到终点站后步行至罗泾镇,用时一个半小时以上。周建军、赵平,加上区建交委党政班子的其他成员,以及基层单位、相关科室负责人等共28人,都做了这样一次特殊的体验式出行。当他们到达终点站时,“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感叹:“我们工作还没有做到位,造成老百姓出行不便,深深地感到内疚”。
这是宝山区建交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一次具体工作安排,也是具有针对性的一次体验式学习,出乎大家意料的是,体验式学习让大家收获的,远远不止“百姓出行不便”这么一条。
“我们的工作为什么得不到心里期盼的承认”
近年来,随着重大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尽管区建交委每年都在新批调整优化公交线路十多条,但是群众反映公共交通出行不方便的声音越来越集中、越来越强烈,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提出的反映公交的意见和提案也逐年增多。这是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的工作得不到承认,症结到底在哪里?”带着这样的问题,区建交委领导提出:全方位体验是最好的教学、是与群众心心相通的最好方法。要以公交体验出行查找公交发展的问题所在、症结所在,看看公交服务与老百姓出行的需求差距到底有多大?是线路走向问题还是公交运营问题?是政策问题还是顶层设计问题?想一想是否在工作中重建设轻管理?是否做工作想问题定政策脱离了群众、脱离了实际?
那么,谁来参加体验呢?就是分管公交的领导和相关科室吗?区建交委领导提出:请班子和中层干部全体参加。因为在教育实践活动初步征求的意见中,群众反映:领导干部作风不够务实,对分管事项比较清楚,对不分管的事情过问很少;建交委系统工作繁杂,基层领导干部整体合力不够,凝心聚力不够,协作不够。为此,要借这次机会,让全体中层以上干部都乘坐公交前往,加强群众观念教育,实现从“听戏”到“唱戏”的转变。委领导动员时说:公交车乘客是最基层、最低层的群众,他们的声音最能体现广大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所反映的问题最直接,所提出的要求最真实。与群众接触最近,才能真正了解到与群众心与心距离到底有多远。
“我们离群众远了”
为了把体验式学习搞好,这个不搞“记了多少笔记为学习成效”的班子,第一次要求大家都要写下心得体会。活动结束时,每位参与者都写了一份公交出行体验感悟,并提出改善公共出行的合理化建议。有的写到“记忆中已有14年之久未有公交出行30公里之遥的经历了,来自农村,当过兵,有过海岛和山沟工作经历的自己,不知不觉与农村生活有了很大距离,也由衷感受到领导要求全体公交出行并书面交流心得体会的良苦用心!”有的写道:“作为公交主管部门的机关中层干部,特别是管信访的干部,以前这样的亲历身为,确实太少了,由此想到了为什么部分信访答复会引起市民不满?没有信访人的困惑,自然难以开启沟通的心灵,更无从谈起有针对性、举一反三地改进工作。多换位思考,多从百姓利益出发才是政府机关工作的根本。”
“我们离群众远了”,这个感受,实实在在,让人脸红、出汗,更让人坐不住了。他们深深体会到:要真正解决好老百姓的出行需求,一定要自己亲身体验,否则都是闭门造车。新批调整优化公交线路时多一点听取群众的意见,那么群众就多一点方便。要把自己当做一名乘客,这样才能开出满足广大群众出行的畅通车、开心线;公交发展,更不能一人说了算或一个部门说了算,而是让群众说了算。
“让群众满意的事不能拖、要赶快做”
体验式学习的收获首先就表现在公交方案的调整上。罗泾是宝山区最边远的镇,途中要经过宝山区的交通枢纽沈巷地区。区建交委实地调研中听到沈巷地区群众对增设公交站点的强烈呼声。这里附近只有一条宝山12路,站点远,班次少。委领导即知即改,立即着手制订工作方案,经调整预计6月上旬将正式开通宝山公交87路。宝山87路总长13.1千米,自轨道3号线水产路枢纽站起,一直延伸到月浦地区,至沈巷站止,将给沿线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便捷。“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听说宝山87路6月份要开通了,沈巷地区居民奔走相告。此外,对此次调研中梳理的沪太路塘湾积水排放、新川沙路综合治理、北薀川路震动噪音扰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等7个问题,都一一落实了责任部门,确定了完成时间节点。
体验式学习的收获还不止公交。针对市民群众普遍反映“‘黑车’猖獗”的突出问题,区建交委认真分析研究,制定解决方案,确定了以非法客运车辆聚集较多、市民群众关注、合法营运者反映集中的交通枢纽、客运集散点、轨交站点、医院、商业圈等区域为整治重点,以打击“四轮机动车”非法客运为重点违法行为的整治方案。与区公安联勤联动开展代号为“宝剑二号” 整治行动。整治过程中,针对“查车难、取证难、处罚难”等难点问题,积极借鉴法院有力的法律执行依据、工商有力的行政处罚手段,经济上重罚、手段上遏制、市场上取缔,形成了“三位一体”的严打态势,提高了整治“黑车”的成功率。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区交通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573人次,车辆160辆次,公安配合出动警力近213人次,执法现场捷报频传,检查疑似非法客运车330辆,查扣非法客运车89辆,确保了治理“黑车”的高压态势,确保了交通营运的正常秩序。目击过执法的群众纷纷感叹:“有这个整治力度,黑车就不会再猖獗了!”。
针对基层提出的“深入基层太少,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还不够”的问题,区建交委进一步深入推进“一线工作法”,积极开展“我与群众心连心”活动,委领导到街镇社区实地了解情况,解决群众困难。四月初,在吴淞社区走访时,听说家住二楼的老党员李大爷家中的阳台发生沉降,十分危险。他们立即来到李大爷家中实地查看,发现202室、203室内阳台断裂,阳台围墙与底板已产生错位,部件和水泥构件随时有坠落可能。李大爷只能在一楼竖起了一根木棒来支撑塌陷的阳台。眼前的险情,虽然不是自己的分内事,但是事关群众安危,委领导当即揽下了这分外事。4月25日,区建交委主动牵头,请上海地下设计院进行设计,确定了把民防出入口顶棚,由西至东分别下降30-50公分,并把202、203室阳台拆除重建的方案,再会同区民防办、吴淞街道等单位按照方案进行修复。5月5日,施工队开始正式施工,预计45天后可完工,彻底消除险情。
“首先把自己摆进去,把自己的思想、意识、行动融入到群众中去,才能让老百姓称心、满意”。按照这样的思想认识,目前,宝山区建交委正在针对前期听取意见阶段梳理出的四大类、12项、106个相关问题,根据轻重缓急,逐一进行解决,让人民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实惠。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