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顾村镇星星村探索村宅社区化管理

2020年10月10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50多岁的民办学校老师宋光华,家住宝山顾村镇星星村。前些天,老宋在村里遇见班上的学生,学生笑眯眯说,“宋老师,我搬家了,和您做邻居了。”“可是在我们村租房子,比其他地方贵呀。”“我爸妈说,这里环境好,所以搬来了。”

有着“环境好”口碑的星星村,在两年多前,却是镇上“最乱”的村。顾村镇采用信息化、智能化管理与村民自治相结合的方式,对星星村进行村宅社区化管理探索;如今该村成为拥有现代化技防设施,环境整洁、安宁有序的新社区,社区刑事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70%以上,村民居住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去年以来,星星村的管理模式已拓展到镇上更多的村宅和居民区,一套名为 “智联城”的人口信息管理及安全保障网已具雏形。

整治,从哪里入手

星星村,地处城乡结合部,紧邻顾村工业园区,居住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城中村”的通病在星星村几乎全都存在,相关部门经常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却难以根治。2011年7月,顾村镇把星星村的5个生产队集中起来,命名为“沈行社区”,进行社区化管理。岗亭、门卫、升降栏杆、电子门禁系统……这些在中心城区小区常见的技防设施出现在村宅,进入沈行社区的4个路口设置了4个岗亭,每个岗亭配置了车辆ETC系统和人员出入身份认证系统。

住在沈行社区的村民,无论本地人还是来沪人员,每人配一个电子身份卡。村民把这个“电子钥匙”带在身上,进出门禁无需出示,系统会自动读取信息,无障碍通行。起初,一些村民不习惯,担心进出不方便。不过没多久,他们就尝到了甜头。因为有智能化系统“盯”着,那些拎着地沟油油桶进出、踏着黄鱼车运送地下食品的摊贩纷纷撤离;因为进出“不方便”,闲杂人员也一下子大幅减少。由于一些从事无证经营和无合法工作人员逐步退出了社区,社区人口一下从3300人降到2800人左右。安徽来沪开小饭店的施红梅说,“原先放在家门口的货物、车子经常被偷,现在安全多了。这儿真有点家的感觉了。”

住所,如何成为家园

无论本地村民还是来沪务工人员,都是社区管理的主人,要为他们参与社区管理、表达诉求和建议搭建平台。沈行社区选举产生23位居民代表,在此基础上选出了由6名本地村民和3名来沪常住人员组成的社区管理工作委员会。

记者看到,在沈行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一则由社工委制定的《村宅公约》张贴在醒目处,关于电子身份证申领、车辆停放规范、房屋出租规定、场所管理等一系列服务管理事项,写得清清楚楚。

从安徽来沪当老师的宋光华,是社工委成员之一。自从担起了这份责任,老宋忙了许多,也乐在其中。有的新租客嫌麻烦,不愿办电子身份证,老宋上门去沟通;进出村宅岗亭时,他总要多停留一会儿,看看门卫是否尽责,有没有门禁系统虚设的情况。在老宋他们的建议下,沈行社区综合服务平台不断扩容,包含了居住证办理、电子身份卡办理、医疗保健咨询、就业援助、人民调解、文化娱乐等服务内容,让村民办事更便捷,生活更丰富。

精细化管理之下的村宅,越来越有“家园”的味道了。应村民需求,送医下乡、送戏下乡、播放电影之类的“节目单”排得满满;入夜,本地村民和外来村民一起在小广场上跳排舞,其乐融融。

村民自治的意识和能力培育起来后,村干部开展工作也方便多了。沈行社区进行河道整治,先要拆除沿河的17家违章搭建,村干部仅上门做了一次动员工作,拆违就顺利展开。一位村民沿河道有2间有证房屋,为了配合河道整治,他主动将房屋拆除了。村民说,“村委会是真心为群众好、为社区好,我们应该支持。”

样本,能否推而广之

星星村的管理模式,能否推而广之?

在顾村镇积极推动下,“星星村模式”已得到复制。2012年,镇上共有10个村装上电子门禁,启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镇领导为记者算了一笔账:安装门禁系统的成本约在每套30万元,加上视频传输、车辆ETC等其他固定设备投入,硬件花销在每套100万元左右。当地采取镇村两级分摊成本的原则,村级经济需为此投入50万元,“为了百姓安居,这笔钱物有所值。”

去年,人口信息管理系统拓展至诸多居民区;同时,“星星村模式”的“升级版”——智联城模式,亦开始浮出水面,覆盖至全镇10个村、36个居民区和工业园区。在顾村镇社会管理智能化指挥大厅,一个被分割为数十块显示屏的大屏幕,播放着顾村主要村宅、小区道口的实时情况。工作人员介绍,这套斥资400余万元打造的“智联城”模型,将门禁系统、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视频监控联网管理系统、车载视频实时联网传输系统、城市综合执法联网系统等集成于一个平台。村居民则人手一张智能卡,进出村宅、小区的信息,第一时间汇集到中心,这使原先无序的人员流动变得有序;工作人员在监控数据的同时,还可以实时关注全镇动向,一有情况还可远程指挥。

“智联城”系统在治安方面有明显效果:2012年,全镇110报警量实现了6年来的首次下降;去年上半年,全镇刑案发案数、110报警数同比继续下降,25个小区未发生一起刑案。

镇领导介绍,智联城模式力争今年在全镇区域实现全覆盖。更重要的是,这套源自“门禁”的系统将进一步向服务功能拓展——如果后台显示某小区独居老人已连续多日未出小区,指挥中心将提醒居委会干部上门询问情况;小学生、高龄老人和特殊患病人员在回到小区的同一时间,其监护人便可收到一则平安提醒短信;中心还将统计出大型居住区各小区、各出入口在不同时段的进出人流量,供决策部门完善商业配套和公交运营规模等,为政府指出更加明确的服务与管理方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