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行镇就业援助月让困难人员过上“十全十美”的春节

2020年10月10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今年1月起,杨行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启动“让困难人员过上一个‘十全十美’的春节”为主题的就业援助月系列活动,重点关注失业青年、就业困难人员、长期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展“专场招聘、帮困送暖、政策讲座、补贴扶持、稳定岗位、职业指导、专家指点、送达岗位、连心企业、创业跟踪”10项服务,“量体裁衣”为这些困难群体送上十份新春“大礼包”。

专场招聘,一份就业合同拿到手

1月中旬,连续两场专场招聘会拉开此次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序幕。上海速全物流有限公司、上海霞怡数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谷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31家单位推出500多个适合的岗位信息,吸引了近500名求职者前来应聘,现场初步达成录用意向200多人。

政策扶持,一份就业补贴领到手

去年底,杨行镇出台《关于实施促进就业专项补贴的规定》,对企业招录用本地老征地人员给予每人每年13000元用工补贴;鼓励企业优先招录用失业青年、退伍军人等,给予每人每月300元的用工补贴;扶持微小企业,鼓励创业带动就业费,对新注册企业1000-2000元给予一次性开办费补贴,对招录用本镇户籍人员就业给予每人每月300元带动就业补贴。为及时将政策宣传到位,通过网站、简报等载体扩大宣传面,通过“两支宣讲团”(就业援助服务社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队)进家入户、深入企业宣传和指导,让214家企业享受到用工补贴93.35万元,169名居民享受到技能培训、青年见习等补贴11.9万元。

稳定岗位,一次合同签订全覆盖

从“充分就业”到“体面就业”和“稳定就业”,是就业工作的持续目标。杨行镇积极协同相关职能部门与692名杨行镇公益性组织转制后的人员签订个人协议,与498名从事公益性岗位就业困难人员续签个人协议。本来安置在“万人项目”的老王戴着老花镜认真阅读完合同内容后,就毫不犹豫地签上了字,他感慨道:“当了这么多年的非正规人员,这回终于当上‘正规军’了。”

跟踪回访,一次专家指导送上门

关注微小企业成长也是此次就业援助月的内容之一。中心联合指南针创业者自律协会,扶助小微企业发展,邀请专家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好良佳”洗衣店是长期跟踪的微小企业之一。洗衣店在2011年转制为个体经商户,中心给予一系列指导,为其提供办理工商执照、申请补贴等一条龙服务,如今生意蒸蒸日上,成为附近居民信得过的“方便店”。应届毕业生小朱也是专家十分关注的一棵“创业新苗”,在专家全程指导下,他的办公用品批发店虽然只开办1年多,但已招录用3名本地劳动力,仓库也扩容近百平方米,创业渐入佳境。在回访中,中心得知小朱正筹备创办第二家公司,整合了合适的优惠创业政策作为“新年礼物”送到小朱的手上。

政策培训,一次巡回讲座遍社区

为让更多的居民充分享受政策,中心对企业人事经理、就业援助员、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等200多人开展多场“劳动就业政策巡回讲座”,重点就市、区、镇用工和就业补贴、自主创业补贴、技能培训奖励等相关政策进行解读。同时,中心发挥就业援助服务社扎根社区、劳动保障监察协管队进企业服务的优势,扩大政策宣传的覆盖面,使政策遍布居委,惠及百姓。“今天早上还有人来居委问我青年就业补贴事宜,原来想过来正好咨询下中心专家,这下我自己就可以回答他了。”培训后,杨泰三村的就业援助员小张在与小组成员交流心得、分享体会。

职业指导,一次集体指导送到家

“相约星期三”就业指导讲座近年来取得不少成效。在此次就业援助月活动中,中心特邀区就促中心首席职业指导专家俞国兴和区“助飞”智囊团的成员、上海海泰钢管(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孙芙蓉,为22名失业青年开展“助飞起航、成长无限”专题职业指导讲座。孙经理结合20多年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经验,指导青年要明白目前就业形势、分析自己求职意愿、寻找合适应聘渠道、认真对待面试通知、努力适应工作节奏、客观认识收入待遇、调整观念提高能力,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成功率。北宗村32岁小刘原本是一家餐饮单位的出纳员,辞职后的她只愿从事会计出纳工作,通过参加此次“助飞”职业指导讲座,她愿意先就业后择业,在专场招聘会上她面试了物流公司的统计员一职,当场就拿到初步录用意向。

维权保障,一次跟踪回访进企业

为规范企业用工,避免企业欠薪欠保现象的发生,在此次就业援助月中,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委员会和劳动保障监察协管队联合出击,对杨行镇企业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李老师热线”、“杨行镇企业互动交流区”两大平台,帮助和指导企业合法用工。据统计,在就业援助月中共受理案件98件,其中群体性案件 2个,成功调解89件,成功率90.8%,成功帮助153名劳动者维权,调解金额达72.06万元。前不久,上海富锦沥清混凝土有限公司面临停产关闭,在拨通“李老师”指导热线进行咨询后,公司妥善处理了与员工间的矛盾焦点,依法作出了经济补偿,避免了一场群体案件的发生。

就业援助,一次岗位匹配送到手

中心充分利用“杨行镇劳动年龄段人员信息库”平台信息,通过就业援助员进社区、进家庭,按排摸情况分类,将存在实际困难的家庭人员列入重点帮扶对象,积极联系企业挖掘合适的岗位,进行定向匹配,形成人岗对接。在1月23日的“送岗位”仪式上,5名就业困难人员得到了工作岗位。

帮困送暖,一次慰问走访寄深情

中心通过就业援助员上门走访失业人员,将失业请款上报区就业促进中心,帮助80名失业人员领取到350元一次性春节补助。另外,中心发动职工爱心捐款、开展爱心义卖,将所得捐赠和被评为先进集体的奖励金全额捐出,用作此次就业援助月的帮扶基金,对15名公益性组织的困难人员送去慰问品和新春祝福。困难人员小孙,因为丈夫工作繁忙抽不出身,父母又在外地老家,还在产假的她一人又带孩子又做家务。而小孙的孩子因髋关节问题需长期做复健,日常开销较大。中心领导将慰问金递到了小孙手中,嘱咐她安心带孩子,不用担心工作上的事,为她的生活带去了希望。

连心企业,“一条龙”服务解难题

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上岗就业,离不开企业的支持,服务好企业也是就业援助工作重要的一部分。中心积极走访企业,为其提供“一条龙”服务,内容包涵人才输送、政策扶持和法律援助等。上海商联农产品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就是走访企业之一。因临近春节,大量进城务工人员返乡过节,导致岗位空缺。中心了解到商联公司因业务需要急招市场管理员、监控、门禁等岗位,便通过公共招聘网发布信息为其代理招聘,并梳理求职人员信息,多次组织人员面试,形成双赢局面。同时,针对重新制定的杨行镇促进就业专项补贴政策,全程专家上门指导,确保用足用好用透优惠政策,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此次就业援助月系列活动提供适合就业困难人员岗位500多个,收到求职简历436份,达成初步录用意向达337人,发放宣传资料700多份,送岗位5人,慰问困难人员15人,为这些困难人员们过上一个十全十美的春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