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山区税务局与房产交易中心建立信息共享比对机制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2013年,宝山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税务窗口受理房产过户登记71331套,同比增长55.7%。办理房产证首先要缴纳契税等税收,随着房价的攀升,对应的税基也在不断增大。个别不法分子从中看到了“商机”,企图在房产交易过程中,伪造虚假涉税文书,偷逃国家税款,从中牟利。

开展专项调查,造假事件水落石出

今年年初,宝山区税务局房产交易所获悉:外区有人伪造完税凭证,偷逃国家税款,办理房产过户。这立刻引起了警觉:宝山区会不会有类似情况?凭着多年从事税务工作的职业敏感性,该所决定立刻开展排查。

宝山区房产交易量较大,而当时税务部门和房产交易中心并没有信息的交换和共享机制,调查工作全凭人工一一比对。调查人员抽取了2013年9、10月份办理产证的7514套房产信息,逐一进行核对。经过2周的艰苦工作,反复筛选,审慎核查,确定有6套房产在向房产交易中心提供办理产证所需的《契税已申报证明单》为伪造,存在逃避缴纳税款嫌疑。进一步调查发现,这6套房产全是二手房,由中介公司直接参与办理相关手续。其中,某套位于宝山区电台路的房屋计税价格超过470万元,涉及逃避契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税款合计近50万元。

按照要求,区税务局房产交易所立即汇报了工作情况,并迅速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进一步查处。公安机关初步侦查后确认,6套房产的《契税已申报证明单》确系伪造,文书制假为同一人所为。购房人听信不法中介的花言巧语,花钱制作假文书材料,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存在。目前,公安机关对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审理之中。

建立比对机制,“李鬼”造假无处遁形

为什么不法分子通过伪造涉税文书可以成功办理产权过户?调查人员并没有满足于查获案件,而是开始追根溯源,反思工作机制中的漏洞。房地产交易中心在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时,主要是通过《契税已申报证明单》确认购房人的完税情况。《契税已申报证明单》为A4纸打印,且无防伪标记,造假难度低,窗口人员难辨真伪。造成不法分子钻空子的症结在于税务和房产两个部门间信息的不对称。

为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防范税收流失风险,宝山区税务局与区房产交易中心多次沟通、反复协商,从数据共享方式、信息比对内容、定期比对频率、疑点反馈排查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决定从5月起正式建立契税申报信息与房产证发证信息比对分析机制。双方协商确定了统一、规范的数据交换格式,定期实现数据的传递和共享。由税务部门牵头,通过“数据信息化批量比对,疑点情况人工复核”的方式,筛选、核查契税申报异常数据,确认房产交易双方是否存在伪造涉税文书逃避缴纳税款的情形。

堵塞征管漏洞,实时监控成效显著

信息共享和比对机制建立以来,税务部门实施监控的范围已经逐步从个人二手房交易扩大到了个人一手房交易,实现了个人房产交易业务的全覆盖。自5月以来,宝山区税务局已累计完成对近9000套房产发证信息和契税申报信息的即时比对工作,风险控制从事后转向事中,有效地遏制了偷逃税款行为,防范了税收执法风险。

区税务局房产交易所所长表示:“借助信息共享比对机制,进一步加强了税务部门与房地部门的工作联系,形成实时的税收监控,规范纳税人的涉税行为,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执法风险。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在办理房产交易过户时,选择正规的中介代理机构,不要轻信不法中介花钱可以少缴税的谣言,维护好国家的利益,也维护好自身的利益。”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