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山区9项重点专项整治发力 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约一公里的路程,以往上下班高峰期,至少要走半小时;现在,几分钟就够了!”9月3日,家住盛桥一村的出租车司机李师傅说起在古莲路上蕰川路至塔源路路段的行车体会,发自内心地竖起大拇指。这是宝山区实打实解决群众急难愁问题,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开展“推进道路微循环建设、新辟调整一批公交线路、增设一批公共自行车网点、加强一批交通管理措施、严厉打击非法客运行为”为主要内容的等9项重点专项整治所取得的实效。

区建设交通委作为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大口单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班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出行难”的问题,统一思想,跨前一步,主动认领,结合实际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围绕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5次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3次登门公交企业进行专题调研,2次召开专题会议研讨分析整改方案、制定具体可行的整改措施,研究制定了9项专项整治方案。每一项整治,问题、目标、牵头人、责任单位、整改时限,清晰明了、具体实在;每一项整治,都有硬杠杠、硬指标,可操作性强;每一项整治,都实打实地为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注入强劲动力。

推进道路微循环建设,改造一批道路。针对全区范围内群众信访投诉多、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多的断头路、拥堵路和无名路,开展一次全面彻底的调查摸底,着力打通断头路、治理拥堵点、整治无名路、完善路网结构,有重点、分阶段制定出详细的建设计划和补贴方案,明确2014年、2015年实施30条微循环道路建设计划,其中2014年改造22条道路。目前,宝钢十一村通道整治、宝钢六村通道整治等10条道路改造正处紧张施工阶段,预计年底整改完成;古莲路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由以前的双向两车道拓宽为四车道,路宽了,行车自然也就畅通了。

新辟调整一批公交线路,优化公交线网。“到轨交3号线无接驳公交怎么办?社区公交线路处于空白状态怎么解决?”面对群众呼声,怎样最大限度地满足大家的出行需求?建设交通委党委直面问题,着眼长远,着眼全局,优化公交线网,在实践中寻找答案。他们采取召集区交警支队、区交运署、公交公司等相关单位一起到现场踏勘,实地了解情况,听取民意等办法,研究制定“一线路一方案”,对特殊需求的线路,协调市公交公司,创造条件予以落实;对基础条件尚不完善的线路,协调相关镇政府克服困难、跨前一步实施。截至8月底,共新辟调整公交线路17条,为群众公交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

增设一批公共自行车网点,丰富群众出行选择。2013年,宝山区在淞宝地区建成50个公共自行车网点,投放1200辆公共自行车。据统计,运营至今已办理借车卡8000余张,公共自行车平均使用率为6.4次/日,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针对这一情况,他们着力于无缝对接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加大公共自行车网点建设力度,进一步细化项目设计方案及租赁网点,计划2014年在顾村、杨行地区增设66个公共自行车网点,投放1400辆自行车。当前,这一项目已完成政府采购程序,进入了紧张的建设实施阶段,预计10月份建设完成。

加强一批交通管理措施,提高道路交通通行效率。针对群众反映友谊路铁力路等11个路口车辆、行人流量大,道路通行能力不足;淞宝地区牡丹江路等12条繁华道路(路段)占路停车,影响车辆通行能力的情况,区建设交通委主动与交警部门联动联勤,有针对性地推进交通管理“八项措施”,对以上路口、路段实施人行道、隔离带等改造,增设机动车道、护栏隔离等措施,确保交通管理“八项措施”落到实处。截至9月初,友谊路铁力路等11个路口排堵保畅工程已全部完成,淞宝地区12条道路护栏安装工程也已完成,改造后的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明显改观。

贯彻落实新政新规,从严打击非法客运。针对黑车整治“查车难、取证难、处罚难”的问题,区交通执法大队加大《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若干规定》、《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的贯彻执行力度,重拳出击打击“黑车”非法营运行为。一方面加大处罚力度,对从事非法客运活动的驾驶人暂扣驾驶证三至六个月,对从事非法客运活动再次被查的没收车辆,对于克隆出租车直接没收车辆;另一方面创新取证手段,利用视频监控直接证据,对同一地点搭载不同乘客三次以上的车辆,认定其为从事非法客运活动,确保了严厉打击非法营运的高压态势,维护了客运市场秩序。今年以来,区交通执法大队共出动执法人员3616人次,开展非法客运整治204次,出动执法车辆1180辆次,查扣非法客运车304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