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办公室都是难题,走进一线都是办法”,大调研开展以来,张庙街道着力解决群众期盼的“急难愁”,全年累计开展调研25338次,89393人次参与,问题解决率99.11%,张庙街道的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内人民生活品质不断发生着变化:小区更美了、街区更亮了,民生更好了。
在张庙街道,有156名机关干部网格走访、“包干调研”,每名干部平均包干约500户居民及企业,确保辖区内7万户家庭,近1800户企业全覆盖、不遗漏。一年下来,街道调研居民家庭70768户、调研企业1785户,确保每次调研均填写一张《张庙街道大调研意见征询表》、录入一次《大调研信息系统》、记录一次《民情走访日志》,确保《张庙街道人大调研意见征询表》与《大调研信息系统》数据一致,《民情走访日志》与问题处理、反馈情况一致。
在压实工作责任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回归到大调研展开的根本目的,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奔着问题去,对准问题干,才能让大调研落地见效。2018年全年,张庙街道累计收集了448个问题,解决了444个。在这些问题中,既反映了民生疾苦所“急”,又反映出社会管理短板,而处理好这些社会问题,不断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是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向往的关键。
张庙街道的不少老旧小区都有建筑垃圾清运滞后、堆积成山的问题,尽管受到堆放场地和清运处理等现实条件的限制,但这一问题却已严重影响了居民生活,路过建筑垃圾山的居民,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找机会向社区反映问题。大调研中,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街道结合“无违村居”“美丽家园”建设,实行了“拆建并举”,加强拆迁腾地,将虎林路901号拆违腾地改建为建筑垃圾临时堆放点,有效缓解了小区建筑垃圾无处堆放的“急”事。
在呼玛一村,有一个小区长期无门岗、无保安,无门禁管理系统,这个“三无小区”可以说是安全的漏网之鱼,但是历史原因使之久久得不到解决,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不想办法吗?在街道多次深入调研、现场办公后,职能部门开始拆地锁、腾车位、建门岗、理制度。此后,规范的物业管理到位,小区环境变整洁,停车位规范有序。小区居民进出终于变得方便,一个“三无小区”,在城市精细化管理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品质生活是大调研中,群众关注度较高的话题。但在爱辉路上,大量集聚的低端业态,私搭乱建的占道,无序经营,都困扰着居民。这样的状况,一逢上双休日就更加严峻,层层迭迭的电瓶车和自行车,堵得两侧人行道水泄不通,严重影响了安全通行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在大调研中,街道重拳出击,迅速将爱辉路两侧的花鸟市场、阳光洗车场等违法建筑强制拆除,将整洁、有序和安宁的生活品质还给了周边居民。
企业,是大调研重点关注走访的对象之一,走进园区和商务楼宇,关注企业需求,是张庙街道当好服务的“店小二”的重要内容。大调研中了解到,上海北裕仪器分析股份有限公司因为市场占有份额的快速扩大,热切期盼政府帮助解决发展空间受限的矛盾,街道积极牵线搭桥,安商稳商。上海瑞宇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期盼在周边小区开展公益合作,打造居民智能健身场所,得知这一情况,街道正在积极商洽“健身盒子”项目,以助推社区体育建设。
为了做到对大调研中能马上解决的问题,坚决不拖延,不推诿,张庙街道组建了联勤联动指挥中心,将辖区2个派出所、城管张庙中队、张庙市场监督管理所、社管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全部纳入,构建成统一的指挥系统,小到占道经营,大到拆违整治,一旦发现问题,街道能整合力量,迅速响应,避免延迟处置等情况。
相关附件下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