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在高境镇第二小学有着特殊的地位、特指的定位和特殊的作用,已经从体育锻炼的“本色跳绳”,上升到艺术欣赏的“花色跳绳”,直至办学文化的“特色跳绳”,正在展开从“体锻绳舞”到“教育神韵”的盛大演绎,走出了一条“以绳健体、以绳育德、以绳增智、以绳审美、以绳怡心”的特色办学之路。
学校与绳结缘,是有“背景”和“故事”的。
跳绳,作为我国的一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还具有较强的娱乐性、观赏性。特别是花样跳绳更是一项集趣味性、技巧性、灵活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的适合个人和集体参与的健身运动,不仅在提高学生身体协调能力、耐力素质和灵敏素质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而且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在操场上,阳光下,学生绳舞飞扬的场景和快乐的笑脸,深深地嵌入了校长吕朝红和教师的脑海里。“何不把跳绳跳到更大的平台、更宽的天地?”
“绳”的身影在闪现。从2010年起,学校全方位地开展了以“绳”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活动,将“绳”从体育锻炼的一个项目,学校课程的一门校本课程,提升到学校层面的师生共同活动,确立了“绳”的学校地位。学校还采用红、蓝、黄三种颜色的绳子,在学生中开展跳绳的升段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你追我赶,跳绳的水平快速提升,让全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分享了跳绳带来的快乐!
“绳”的花式在翻新。在宝山区教育局和高境镇政府的重点关怀和全力支持下,在体院专业团队教练的亲临示范和指导下,“花样跳绳”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潮,并逐渐成为了全校师生喜闻乐见的体育特色运动。尤其是学校每年参与市和区级花样跳绳比赛可谓捷报频传,参与各级各类花样跳绳展示表演更是频频亮相,不仅产生了很好的办学效应,而且较好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增强了学生身体素质和自信心。
“绳”的功能在扩大。学校致力于将“绳”从体锻特色项目拓展为学校办学特色。2014年3月12日,高境镇中小幼12家单位在镇政府召开了一年一度的教育工作会议,吕校长以“阳光绳韵,彰显生命活力”为题,陈述了学校以“绳”元素为创意的校园文化的发展历程。
“体锻绳舞”,在高境二小是学校特色育人的标志;“教育神韵”,在这里是一种特殊的育人韵律。2012年暑假,学校经过研究初步确定了《促进师生发展的花样跳绳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并以课题为引领,以课程为依托,重点打造以“绳”为主的校园特色文化品牌项目,同时确立了“以绳育人”课程理念,编写了《绳舞飞扬》校本教材及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资料。
学校通过绳文化特色项目的建设,达到“以绳健体、以绳育德、以绳增智、以绳审美、以绳怡心”的目标,使学生热爱运动,达到《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标准》,明显提升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创新精神,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从“体锻绳舞”到“教育神韵”,高境二小正在演绎一出“教育绳操”。
绳,学生书包里的“必备品”
与当今常看到的学生书包里,现代时尚的精巧文具和微型迷人的视听玩艺“盛装”不同,高境二小的学生在书包里必有“普配”——一根绳,每天上学,500多位学生人人持有一根绳,既作为书包的“必备品”,也作为锻炼的“巧器械”。
小小的一根绳,似乎不起眼,甚至放在书包里一点儿也不碍事,不需要多少空间。然而,学校选择绳让学生每天带着使用,却有着对教育学内涵的追寻。
这根绳还真的不简单:早锻炼的“资格绳”,广播操或课间大休息,拿出一根绳,便能参与跳绳运动或做自编绳操;交流活动的“友谊绳”,每年邀请世界顶级花样跳绳高手走进校园,手中的绳便成为交流的工具;竞技活动的“比赛绳”,跳起一根绳,参加每年组织的国内及国际各级各类的比赛活动;走向社区的“标志绳”,走进社区,传播跳绳运动,让更多社区居民了解跳绳、知道跳绳,营造广场跳绳或社区跳绳的文化氛围。
至于说到绳的本原元素和演绎的教育元素,那更是不胜枚举。
真是小小的一根“绳”,作用会有大大的“神”。
认知“绳”的底蕴:选择“阳光绳韵”的理由
学校对“绳”的认知,直接引发了“绳”的教育学的追寻和探索。
展跳绳的多元功能
跳绳运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一项民间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一直受到人们,特别是小朋友们的喜爱。因为它具有较强的健身娱乐功能,能有效地增强人们的体质,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近年来,我国传统的跳绳融合了现代元素,成为了新兴体育运动项目。开展跳绳运动能很好地将这项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下去。而且花样跳绳作为阳光体育的一项创新运动在广大中小学进行了推广,它具有趣味性高、简单易学、不受场地限制等特点,是一项适合普及的群众体育运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在这项运动中能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并促进智力、技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真正体现在玩中学,学中玩。
引课程的校本开发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给国家课程的创造性实践开辟了天地,而且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机遇。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本”,选择跳绳这一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满足学生及家长的需求,从而形成“学校以本土加特色、教师以优质加专长、学生以全面加特长”的传统体育课程特色。
兴跳绳的校园文化
花样跳绳体育项目的建设,无疑为创办特色提供了一条可探索的道路。以“花样跳绳”带动“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师生的共识,学校在深入推进花样跳绳体育项目的过程中,积极探索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途径,从而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培养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学生的多元发展,丰实校园文化的内涵。
促师生的共同成长
花样跳绳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花样跳绳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我,也能为不同层次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学生在运动场上的表现力和自信心还能被逐渐迁移到学习中,能较好地促进学习力的提升。花样跳绳运动对于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力和促进专业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校本课程中能始终围绕“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参与体育活动,同时也使自身得到充分锻炼,增强了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的发展。
开发“绳”的功能:选择“阳光绳韵”的实践
跳绳的功能,学校从本体和辐射两方面加以开发。
基于课程的功能开发
普及性训练。面向全体,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坚持上好每周一节的基础性训练课,做到人人能掌握1至2种花样跳绳技能;提高性训练。面向精英,以校队学生为主体,坚持办好每周一次的提高性训练班,做到每学期展示一次,每年参加一次全国跳绳锦标赛,力争获取好成绩。在前期的实践过程中,学校群策群力,共同开发了一套集体绳操,还编写了《花样跳绳》校本教材,每个年级专设一节体育课为跳绳课,同时,利用早操及大课间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开展跳绳活动,实现了花样跳绳课程化。
同时,将跳绳与艺术融为一体,将跳绳与智力开发有机结合,进行学科渗透。在花样跳绳特色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除了抓好体育学科中的跳绳技能教学和训练外,还尝试在音乐、美术和探究学科中渗透“绳文化”教育,让学生在体育学科的“快乐跳跳跳”、美术学科的“巧手编编编”、音乐学科的“绳韵舞舞舞”、探究学科的“网上冲冲冲”中进行创新,体验快乐。
基于延伸的功能再造
学校逐步确立了“以绳育人”的理念,围绕绳的延伸功能,进行了多方面的拓展。以绳健体。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餐桌上的美食变得丰富起来了,“营养过剩”在学生身体上也反映出来。事实证明,跳绳运动,不仅能促进学生的生长发育,还能塑造完美的体型,让他们健康成长。如利用学生每天在校锻炼一小时时段,学校将花样跳绳合理地纳入大课间活动中,普及推广花样跳绳。大课间跳绳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班班有特色,人人有绝招。一根根跳绳犹如彩练飞舞,呼呼生风,孩子们欢快的身影跃动遍布校园。
以绳育德。通过跳绳集体项目的开展,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拼搏向上精神,建立学生之间团结协助的和谐关系。而且,跳绳还能锻炼学生正视胜败得失的能力,让他们在一场场比赛中彻底领悟“掌声不仅属于荣耀的胜利者,还属于黯淡无光的失败者”,让挫折教育渗透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逐步学会欣赏他人、正视自我。
以绳增智。通过跳绳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唤醒、激活他们富有个性的思维。如每个班级、年级成立花绳社团,同时选拔一些体质强健、技能基础好的学生组建学校“炫乐”花绳队,形成了班级、年级、学校的梯队。教师把花样跳绳的动作创新、选择音乐等权放给学生,鼓励队员不断自我创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天性与爱好和创造力同时被激活下,他们创造出近五十种富有观赏性的花样跳绳:车轮跳、交互跳、挽花跳、绳中绳、钓鱼钩、乘风破浪等,多样的花式、飞舞的彩绳、欢快的脚步,交织成一幅幅优美的校园运动图。
以绳审美。通过花样跳绳运动的开展,让学生感受花样跳绳优美的动作,倾听美妙的伴奏音乐,让他们在愉悦的环境下得到熏陶,提高其审美能力。学校经常举行各种形式的跳绳比赛以及花样跳绳“开放日”“开放周”“开放月”活动,展示运动的美景和美感。
以绳怡心。学校坚持不懈地开展跳绳运动,潜移默化间就在锻炼着学生的耐力。一个有耐力的人,其心理素质也是经得起考验的。为了传播美的形体的运动,学校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为群众进行现场表演,学生们富有活力的精彩表演在很短时间里便得到社会认可。同时,学校还经常走进兄弟学校、在各级各类大型活动上进行展示交流,使花样跳绳社区化。
挖掘“绳”的教育:选择“阳光绳韵”的眼光
学校致力于从“体锻绳舞”到“教育神韵”的提升,以“绳”为载体,着力打造“有形”和“无形”两根绳。用“绳”文化中的“创新、合作、坚韧、快乐”精神凝聚、发展和提升师生的生命品质,用“绳舞飞扬,彰显生命活力”的办学宗旨丰富、深化、推动学校特色发展。
形成学校精神
学校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将“绳”文化中的核心价值内容融入到学校精神文化建设中,提炼出与“绳”文化密切相关的学校精神:“健体、团结、自信”,由此体现出适合学校快速发展和学生心智发展的校园文化。
加大文化建设
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的墙面、楼道、教室、网络等环境,整体规划和精心设计并制作出能体现“绳”文化特色的标识牌、宣传栏等,以提升文化品位。有绳的寄语,绳的发展史,花绳的创编,绳的种类,绳的童谣,绳结的介绍,绳与科学,绳与生活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绳”文化墙、“绳”文化长廊、“绳”文化网页。这样,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能更直观地深入了解绳的发源、演变、功能以及创新。如今,学校正在筹建“绳馆”。
目前学校的章程修改已经教代会通过完成,并在教育局备案。学校的色系、LOGO、校歌的设计已经经过三个轮回,正处整合阶段。如校歌的设计,既要有欢快节奏朗朗上口和学校特色的体现,还能配上花样跳绳的展示。
重点开发方向
在新的教育发展形势下,学校继续围绕花样跳绳做文章,进一步开发、充实校本教材,形成丰富的课程文化资源;进一步拓展跳绳文化:绳与健康、绳与艺术、绳与学习、绳与生活、绳与劳动、绳与法制等序列内容,实施生活化教育。通过“阳光绳韵”,让校园特色文化溶入师生的血液,成为师生自觉言行,凝成特有的气质,打造学校特色,让师生神采飞扬!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