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承和发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精神为己任的上海市行知实验中学,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素质教育,多年来在体育工作中坚持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教育理念,从抓学生健身意识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入手,以阳光体育为重点,坚持健康素质教育同民族精神、生命教育相结合,使体育锻炼成为师生的自觉行为。
同时,在体育工作中,学校以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创新思路,不断探索,在体育教学、教学研究、阳光体育上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学校被评为2007-2012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学校”,荣获迎世博--上海200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组织奖”。
运动会开幕式展现体艺风采
2014年9月30日,尽管天不作美,不时下着秋雨,但在行知实验中学的操场上,学校第十九届校园运动会却如期举行,师生们兴致不减。不久前在上海市首届龙文化全能赛上取得南狮北狮项目第一名和龙狮同台项目第四名优异成绩的“行实醒狮队”,以欢快和令人炫目的舞姿,为运动会暖场,在上海市龙狮协会副会长、上海体育学院教授卫志强先生和上海市学生活动中心高山青老师为双龙点睛后,杨卫红校长宣布运动会开幕,龙狮同台继续表演,为运动会开幕添彩。
这场运动会的开幕式表演,充满了体育精神、艺术情趣和集体风格,洋溢着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各班以体育与艺术结合、特色与班级匹配的方式,展示了他们心目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风貌。
“现在入场的是朝气蓬勃的预备(2)班!他们是一个由40位同学组成的团结,勇敢,积极向上的集体。他们的口号是:学校是雄鹰,就该博击长空,让啸声响彻云霄;学校是蛟龙,就能畅游四海,惊涛骇浪任我逍遥。学生是勇敢者,就应奔跑在那运动场上,让年轻的心奋发激昂。学校一定英勇无畏,力争第一!”伴随着主持人的介绍,迈着矫健步伐的学生出现在主席台前:“迎面向我们走来的是高一(5)班的同学。高一(5)班是一个有着40名欣欣种子的小集体,班训是懂得放弃,懂得坚持。本次表演给学校带来的舞蹈串烧,有着青春特有的朝气与清新,希望能为大会带来一抹亮色。”
高中体育专项,是开幕式上精彩亮相的品牌。首先展示的是体育舞蹈专项班的同学,她们带来的节目是爵士恰恰。接下来出场的是健美操专项班的同学们,他们动感节拍下的青春旋律,能让人感受到健美操的激情四射与活力无限。
最后,“行实醒狮队”再次登场。他们是来自高二武术专项班的同学们,在上海市首届龙文化节比赛中,不畏强手,敢于拼搏,勇夺桂冠。
龙狮开头,舞狮结尾,将运动会的本色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阳光体育:确保每天一小时校内体育锻炼
学校认真贯彻保证中小学生一天一小时在校体育活动的精神,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在全校掀起了“阳光体育运动”的热潮。学校在体育活动课上,安排了丰富的体育活动内容,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还成立了踢跳、篮球、乒乓球、健美操、武术、拉丁舞等社团。
学校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中,始终注重“三个结合”:即培养学生个性优势与群众性相结合;趣味活动与竞技活动相结合;课内指导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现在的校园绿草如茵,“阳光体育”如火如荼,变成了学生们欢乐的海洋。在阳光中,学生们尽情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将“健康第一”真正落到了实处。开齐、开足体育课,三课两操两活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大有提高,全校学生体育合格率90%以上。曾获全国冬季长跑先进单位。
2011年6月20日,宝山区学校象棋联盟在学校成立,这是以大场陶行知教育思想实验区学校为主体,吸收区内外有志于中国象棋普及与提高的学校自愿加入的交互合作性组织。这一举措是宝山构建“运动项目联盟”区域推进中小学阳光体育的又一个探索实践。学校还筹建了第一、二届宝山区学校象棋联盟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舞龙舞狮:锻炼身心走体艺结合的道路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承行知教育思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给学生搭建传统文化的展示平台,彰显德育精神和知行合一素质教育的理念,2013年经过前期充分调研,学校把龙狮项目和体育专项化课程紧密结合,把舞狮项目融入到武术专项教学中,积极探索传统体育项目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方法、途径,有效地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武术的兴趣。
经过近两个学期的教学,学校舞狮在教学和竞赛各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效。2014年5月8日开展了主题为“狮子滚翻呈现思动,情境创设传承文化”的上海市体育学科名师基地教学研讨活动,得到专家们的高度赞扬。6月1—2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解放日报于东方绿舟举办了上海市首届龙文化全能赛,由学校武术专项班组成的“行实醒狮队”在比赛中舞动激情、放飞梦想,取得了南狮北狮项目第一名和龙狮同台项目第四名的优异成绩。
在体育课堂上进行龙狮教学,让这一充满中国元素的体育课程走进校园,学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同学们在龙狮的学练中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解放日报于5月10日对学校舞龙舞狮教学情况进行了《掀最炫民族风,舞龙狮进课堂》的专题报道。
“舞龙舞狮,是孩子们自己选出来的。”校长杨卫红介绍,去年启动教学改革前,学校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主题是学生对什么体育项目感兴趣。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学校的硬件和师资情况,学校将武术列入专项体育课程,武术的招牌项目就是“舞狮”。“报名面向高一所有班级学生,当初武术课计划招收30名学生,但没想到供不应求,扩招到了36人。”
学校试点开展舞龙舞狮项目进课堂,主要是希望通过舞龙(狮)专项教学使学生达到“三有”:有一种向上的精神,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有探究实践能力;“三能”:能爱好学习,能自主自立,能尊重他人;“三会”:会合作、会龙狮、会审美。同时也希望以此为契机,将舞龙舞狮项目推广到全区中小学校,从而将此项目培育成为宝山区体育工作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宝山区进一步丰富学校体育活动项目,打造体育特色品牌做出积极贡献。
学校在已有各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为契机,开展舞龙舞狮特色项目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校体育整体水平,主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有计划地将舞龙(狮)活动融入初、高中体育校本课程体系。在初高中进行龙(狮)的普及教学,并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把舞龙(狮)运动和各项体育运动有机结合,扩大学生参与面,提高全体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体质健康水平。二是初中利用体锻课进行普及教学,高中结合体育专项化试点工作,将该项目作为高中武术专项教学课的一项教学内容,每周确保一次以上教学时间,每次教学时间八十分钟。三是在普及的基础上,初中利用大课间活动时集中练习,由学校指派相关教师指导,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同时也丰富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内容。四是进行初高中一体化思考,组建初、高中舞龙(狮)队伍,利用课外活动或业余时间由专业教师执教,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五是加大对体育教师的业务培养,邀请上海体育学院等舞龙(狮)专家来校指导,同时学校创造机会让体育老师走出校门,提升舞龙(狮)教师的业务水平。
专项教学:高中体育改革有方有效
2012年11月30日,上海市教委发布了《关于开展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试点的通知》,将在高中学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以学生兴趣和技能水平为依据,打破传统年级、班级概念的分层次专项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通过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兴趣。
学校是首批试点学校,2013年2月,通过一个学期的体验式教学之后,根据师资、场地设施情况和对学生的兴趣调查问卷,开设了篮球、武术、乒乓球、形体与舞蹈4个项目,6个选项班。其中,形体与舞蹈和乒乓球分别开设2个选项班,篮球、武术各开设一个选项班。2013年9月,新高一开始体验式教学,开设了篮球、武术、乒乓球、形体与舞蹈4个项目共7个专项班。其中,篮球、乒乓球、形体与健美各2个班级,武术1个班级。现在每个班级人数在30人左右,符合小班化教学的要求。学校的专项化分班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专项化教学原则。
同时,学校开展了乒乓球学习评价方法的实践研究。2012年学校对乒乓球学习评价方法进行研究,课题《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背景下的乒乓球评价方法实践研究》被立项为上海市体育学科带头人课题。
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是一次革命性的改革,它在培养目标、组织形式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改变,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不同于现有的选项化教学,也不同于大学的专业化教学,所以没有现成的学习评价方法。学习评价作为体育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体育教学中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等功能,而学习评价指标的选择和标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体育目标的达成和落实,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学习评价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体育学习评价是体育教学与管理的重要环节,根据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的要求提出乒乓球学习评价办法,为建立科学有效的上海市高中“体育教学专项化”乒乓球学习评价方法提供参考。为此,展开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根据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的要求,通过对专家的访谈和文献资料的整理,对参加试点学校的乒乓球学习评价方法进行调查与分析,以及体育教学的实证研究,学校初步设计出包括三个分级指标的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在这一基础上对学生的乒乓球运动水平进行等级评定,即对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进行判断与等级评定,从而达到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另外,学校对校园运动员等级制度进行了探索。从2013年底起,学校在乒乓球的教学中,为了更加激发学生学习乒乓球的兴趣,任课教师对校园运动员等级制度进行了探索。该研究以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试点学校为研究对象,在行动研究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对乒乓球校园运动员等级制度进行研究与探讨。根据上海市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指导意见的要求,结合专项化改革试点学校的乒乓球教学实际,旨在构建一个适合高中体育专项化乒乓球专项发展的乒乓球校园运动员等级制度。
在确定乒乓球专项技能指标和专项身体素质指标后,课题组跟踪测试了新中中学、行知实验中学、延安中学、城桥中学乒乓球专项班216名学生,将经过一个学年学习后的测试成绩作为参考,并结合乒乓球专项教师对各个等级人数百分比例、考核项目的调查结果,初步制定出了乒乓球校园乒乓球运动员等级标准。
校园等级制度主要以技术和身体素质为主,初步设想分为六个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6、5、4、3、2、1级。前面三级的内容安排上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设置了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达到的动作。后三个等级有一定的难度,这样就避免了一些学生思想上的懈怠想法和情绪,引导学生向更高的目标追求。
校园运动员等级制度是对现有评价手段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无论从现有成果值得深入的创新点上看,还是从高中体育专项化背景下的学科教学的应用价值看,对乒乓球校园运动员等级制度的研究和实施,都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运动技能的掌握和终身体育观的形成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经过一个学期的专项化教学之后,学校向高一学生发放了一份“高中体育专项化”实施现状调查问卷。通过调查得到以下结论:大部分学生对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有84.0%认为当前所学习的体育项目为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有76.7%的学生是因为喜欢这个项目而选择了专项学习内容。有50.7%的学生认为经过专项化学习,自己的身体素质有“明显提高”,有40.0%的学生选择了有“一点提高”。有87.3%的学生认为当前体育课形式有益于自身体质健康的改善,对于“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持肯定的态度,9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