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宝山区制定生态绿化发展五年构想大计(图)

2020年10月10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政府 2018/09/10

绿化建设是宝山人民的生命线

印象中的重工业宝山,是一座硬邦邦的城市,如今她已变身为绿树庇荫草木遍地的柔软之都,成为上海继闵行、松江后第三个建成全国绿化模范城区的城市。

去年岁末,长三角媒体记者联合采访宝山区委书记汪泓,她也慨然说道:从2003年起,三届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都致力于宝山的生态环境建设。目前,宝山有76个大大小小的公园,平均1.18万人拥有一座小游园;建成区绿化率达到42.6%,人均绿地达到23.2平方米。外环绿带绕城而过横贯东西,面积达16000余亩。6500亩的顾村公园和1200亩的炮台湾公园不仅成为宝山人民也是上海人民理想的休憩地。另外,宝山的减排幅度全市第一,全区空气质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回顾十年前,宝山大地一片灰蒙蒙,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气味,各种呼吸道疾病频发高发,老百姓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的威胁。绿化建设、生态改善成为宝山人民的生命线。从一开始,宝山区委、区政府就从当时还很拮据的政府财政收入中固定绿化建设资金,抓规划布局,抓项目落地,确定三年、五年、八年目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环区步道、五大结构性公园、外环绿带、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居住区绿化、企事业单位绿化全面推进,将一片片绿地从纸上落到了地上。

如今,宝山人民十分珍惜来自之不易的绿色成果,为了挽救临江公园一棵被台风刮倒的古树,在盛夏炎炎烈日下,绿化守护人不惜将棉被和枕头浸湿后覆盖在古树撕裂的根部,为抢救古树赢得了宝贵时间。棉被虽然报废了,却换回了百年古树的第二次生命。

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宝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转型发展不断深入,但“让宝山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变化”这一全区上下达成的共识却从未改变。宝山始终把生产发展和宝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态环境改善三者融合在一起。回过头来,重新审视炮台湾公园和顾村公园,它们是那样的自然生态,那样的深受市民喜爱。与此同时,它们又有力推动了吴淞国际邮轮港的建设以及公园周边区域的发展,充分印证了“宝山要发展,环境要改善”的发展理念。

“今天的建设,不能成为明天发展的障碍,而应该为后来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发展基础”,宝山人这样想的也是努力这样做的。十年辛苦不寻常,宝山区在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绿化生态工程已经深入到村镇、小区和企业,再一个五年,串点成线,连线成片,绿色宝山一定会更多姿多彩,更美丽迷人。

宝山区制定生态绿化发展五年构想大计

春风骀荡,满眼绿色。一座昔日灰蒙蒙的钢城变身“全国绿化模范城区”,应该说,可以了。但是,宝山区委、区政府在绿化路上不停留,更向前。

新年伊始,宝山区绿化管理署推出宝山生态绿化发展五年构想大计,读之令人振奋和感慨。坚持五年,宝山的绿化一定更美丽,明天更美好。

近十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不懈努力,宝山的生态环境已逐步从“重、黑、短”,向“轻、绿、长”发展,2013年4月已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正式命名为“全国绿化模范城区”,“天蓝、水清、地绿”已成为宝山的一张新名片。根据区委区政府推进城市生态环境转型发展目标,宝山的生态绿化建设要从“点、线、面”纵横渗透,变“硬城”为“软城”,打造更绿色、更生态、更宜居的美丽宝山。

结合群众路线要求,宝山今后五年的生态绿化发展构想如下——

管建并举,大力推进123生态绿化工程,即一个万,两个十,三个百。

建设万米墙体绿化

结合发展低碳经济和建设绿色节能环保建筑的要求,美化城市立体空间,推进实施垂直绿化建设。主要针对居住区围墙、高架道路桥柱、上下匝道立面、园区厂房、医院、商场、企事业单位等建筑物立面,通过种植爬藤植物等方式美化、软化城市空间,逐步实现“硬城”向“软城”目标转变。动员社会、集体、个人等共同参与,三年内建成垂直绿化数十万米。

打造十大特色城市公园

3-5年内在宝山现有22座公园及2座在建公园的基础上,融合宝山历史、宗教、科技、文化、教育、体育等内涵,挖掘主题特色,突出功能定位,打造十大特色城市公园,如顾村公园的四花景观,炮台湾公园的湿地文化、临江公园的抗战纪念、祇园的佛教文化、行知公园的行知教育、闻道园的徽派文化、钢雕公园的钢雕艺术、祁连公园的休闲体育、智力公园的儿童科普等。

建设十幅大型休憩绿地

五年内建设面积大于2公顷以上,并配有一定休憩设施,为不同人群提供郊游休闲空间的大型休憩绿地10幅,作为宝山公园布局的有效补充及功能拓展的延伸空间。主要分布于南大地区、顾村大居、罗店大居及庙行、杨行、月浦、罗泾等地区。

改建百个市民街心花园

积极贯彻落实“500米绿化服务半径”及“30分钟体育生活圈”规划目标,加强城区街头绿地、小游园、老居住区集中绿地的改造提升,合理布局园路、广场、地坪、亭廊、园凳和体锻设施等,提升绿地游憩与服务功能,五年内改造和新建100幅,使市民出行500米就有一处街心花园,充分满足周边市民健身休闲需求。

培育百条景观林荫道路

良好的道路绿化具有防尘、降低噪声、净化空气和美化环境的功能。通过保护、提升、新建等三种途径,对已命名的林荫道加强养护;对景观面貌较好的道路绿化适当改造提升;对新建道路尤其是社区内及其周边道路按照林荫道标准建设。经过五年努力,培育100条景观林荫道路,通过景观林荫道建设,构建宝山纵横交错的绿色廊道网络。

保护百棵百年古树名木

古树名木是林木资源中的瑰宝,是自然界的璀璨明珠,因蕴藏着丰富的政治、历史、人文资源,被称为活的文物、活的化石,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标志。

宝山区现有75棵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最年长者达450年。拟在此基础上,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广泛收集散落宝山民间的古树名木,力争三年内将保护范围扩大到100棵。在及时抢救濒危古树的同时,深挖古树名木背后的故事,普及古树知识,宣传保护理念,鼓励单位和个人申报认养。

通过聚焦“123生态绿化工程”,宝山将发动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力争三到五年后,让宝山的绿地系统布局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生态更加凸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