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告别“脏乱差”

2020年10月09日 10阅读 来源:宝山报 2018/12/05

“沿蕰川公路向前直走,到月盛路转弯,再走个几十米,友谊地块生态廊道就在你右侧。”按照指引,顺利到达。初见友谊地块生态廊道,外围并不起眼,但里面却风光无限好。岸边芦苇或立或卧,或潜入水中;水系纵横贯通,风吹过,吹皱一河粼粼波光;健身步道上,三两孩童欢呼雀跃,你争我赶,俨如世外桃源,远离喧嚣,多了几分宁静,找不到几年前附近居民口中“脏乱差”的影子。

变化开始于2015年,那一年,月浦镇友谊村域环境综合整治被列入全市环境综合治理11个重点地块之一,月浦镇下大力气关停水泥厂、造纸厂等污染大户,整治露天堆场,拆违治乱动真格,对环境违法零容忍。时间无声,却改变着一切。三年过去了,这里的面貌焕然一新,“脏乱差”的友谊地块已彻底转变为深受老百姓喜爱的生态、生活廊道,颜值耐看,气质俱佳。

利剑出鞘治违建

“说‘脏乱差’一点也不为过,当时,这里集聚着好几家大大小小的企业,记得有废品回收、物流公司等,整个环境面貌差的很,没法看。”附近居民岳先生回忆道。

月浦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友谊地块位于沈巷社区北侧,东接蕰川公路,北临练祁路,南邻月盛路,西至塔虹路,占地150亩。整治前,上海石洞口金属切割厂、上海傲翔物流有限公司、上海富谊废旧物资有限公司等企业都在此,污染严重,环境面貌差。

这,不是大家向往的美好家园。

2015年,月浦镇全力以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源整治工作,“治五违、补短板”在月浦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友谊地块被列入全市第一批“五违”整治地块,当时,啃下这块“硬骨头”着实不易。月浦镇通过“人盯人”战术,连续不间断上门与企业负责人沟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与企业达成搬迁协议。为加快土地复垦进度,采取搬迁一块、拆除一块、复垦一块,平均每天有15辆挖掘机进场作业,多时可达21辆,还抽调人员实行“三班两运转”24小时看护,并保证每班12人在岗巡查,以防意外发生。最终,凭着上下一心的决心、信心,实现了首批“5+2”整治地块共385亩的“五违”整治任务,三年计划一年半完成,创造了“月浦速度”,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提前完成企业搬迁土地复垦后,友谊地块的“新生”摆在了眼前。

白纸绘就生态蓝图

复垦后的友谊地块犹如一张白纸,该如何谱写未来篇章?月浦镇深知,环境综合整治,最终是为了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为更好反映老百姓心声,广泛征求周边居民意见,对150亩土地重新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还老百姓一个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现在,友谊地块的生态蓝图已化为现实,150亩的生态廊道呈现在大家面前,其中,水域面积占25%,区域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廊道内,随处可见成片的林木,香樟、水杉、栾树、银杏、合欢……健身步道沿途景色优美,让人舒心惬意,流连忘返。生态廊道不仅消减了噪音,还净化了空气,更美化了环境,改善了区域环境品质,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个集“绿色、休闲、运动”于一体的好场所。

环境好了,居民的幸福感提高了。午后阳光正好,东钱宅李先生一家正在散步,他说,“告别‘脏乱差’,变化看在眼里。我们是看着它一点点铺绿的,很感谢政府帮大家造了这么一大片绿地。现在空气好了,也有了散步的好去处,还可以钓鱼呢。”远远望去,三五老伯正闲坐河边,静待鱼上钩。

精细管理稳发展

不得不说,环境综合整治,让月浦镇友谊地块旧貌换新颜,“美”出了新高度,展现了新魅力。

城乡,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为打造一片让老百姓满意的生态休闲林地,月浦镇注重对友谊地块进行精细化管理,落实河长制,实现河道巡查常态化,加强河道日常养护保洁工作;派专人进行看守、管理,确保生态廊道的安全性,还委托专业绿化养护单位进行养护管理,人工清除杂草,定期浇灌新栽种苗木,并由专人对生态廊道病虫害进行检测与防控,后续管理丝毫不懈怠。

据介绍,这只是月浦城市管理精细化的一个缩影,月浦镇制定有《月浦镇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了7类重点任务28项实施项目和“88+X”个城市管理精细化指标,聚焦精治共治法治,倾力打造“三美建设”,持续深化扬尘防控措施,大力推进生态环境提升,用心用情用力,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于细微处感受城市温度。

环境综合整治是一场事关民生福祉的硬仗,月浦镇问需于民,着眼于百姓需求,交出了一份不断增添市民获得感的民生答卷,正以最好的姿态奋力拥抱美好的明天。

相关附件下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