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海长滩”公开征集观景塔区域建筑方案

2020年10月10日 10阅读 来源:上海宝山 2018/09/10

位于原上港十四区杂散货集装箱码头的上海长滩项目,于8月6日开启观景塔区域的建筑方案全球征集工作。宝山区滨江委、上港集团瑞泰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国际招标有限公司邀请了来自华东设计、上海设计、矶琦新事务所、日建设计等5个国家的25家设计公司代表,参加了征集建筑方案发布会,介绍了方案征集情况及评审流程。据了解,此次方案征集工作面向全球设计公司。申请人可带齐相关材料,于今年8月7日至13日前往上海国际招标有限公司报名。招标公司将综合比较报名单位的综合实力和主创设计师的经验,确定最后参加征集的设计单位。方案比选阶段初定于今年9月1日至30日,深化阶段初定于今年10月7日至11月14日。甄选出最佳方案后,计划明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

“十二五”以来,宝山区全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紧紧围绕“建设全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示范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最佳实践区,率先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总目标,全面落实“经济发展好、民生保障好、社会管理好、文化建设好、生态改善好”总要求,不断加快以滨江发展带为代表的五大重点地区调整步伐。目前,宝山经济正加快从“钢花”向“浪花”转型,宝山形象也逐渐由“钢城”、“港城”向“邮轮新城”转变。以打造中国邮轮门户港和亚太地区一流邮轮母港为目标,2008年,位于滨江发展带的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正式开工。凭借这个“支点”,近年来,宝山着力撬动滨江发展带由传统的生产性岸线,向休闲性、生活性岸线功能转变,由传统工业区形态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城市形态转变。在上海加快建设   “四个中心”和形成服务经济为主产业结构的大背景下,宝山正全面推进生态生产生活相协调、宜居宜业宜游相融合的现代化滨江新区,积极探索一条从“邮轮码头”到“邮轮港”“邮轮城”的跨域式发展道路。

为加快形成以邮轮、游艇、游船“三游”经济协同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新格局,在紧邻邮轮港的滨江区域,宝山将通过文商旅结合,打造以邮轮港陆上客运中心、滨水活力中心、绿色商务中心组团发展的邮轮母港核心区,建设吴淞口国际邮轮港游艇基地项目,进一步完善上海游艇产业布局。在滨江南部地区,宝山将积极对接国家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打造具有文化会展、中介服务、行政办公、设计研发等功能的配套服务区。宝山区滨江委负责人表示,上海长滩项目的开发建设,不仅能进一步挖掘滨江岸线资源,加快区域“三游”经济发展,同时将为沿江沿海大城市,提供空间与产业双重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据了解,上海长滩规划占地面积77.62公顷,东至东林路,南至漠河路,西至牡丹江路,北至护厂河,水域面积约48公顷。结合城市区域特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依照“三心一轴,一带六区”的崭新的规划理念,突出生态绿化、商业商务、休闲居住和配套服务主体功能,建设成为一个集服务滨江新区的邮轮综合配套服务区、高品质生活居住区和生态休闲文化区为一体的国际化上海长滩。其中,“三心”指的是三个地标建筑。综合展示板块内的观光塔;国际社区板块内的滨水超高层住宅;主题活动板块内的巨构中心。“一轴”是东西向的中心步行林荫大道,贯穿国际社区板块和精品住区板块,使得各个地块既独立,又紧密联系。“一带”为滨水休闲绿化带,是整个区域的公共活力和记忆延续的纽带。通过保留部分港口装置成为景观元素,延续老工业码头的历史记忆。“六区”即六个功能板块。由西向东分别为主题活动区、国际社区、滨江精品居住区,滨江休闲绿地区、综合展示区、游艇活动区。各功能区相互配合、协同,共建国际港口的活力城区。

上海长滩项目为东西走向,由西向东共分七个地块。本次征集设计方案的观景塔在基地东端,是整个区域的地标建筑之一,也是整个滨江轮廓线的制高点,设计高度为180米。塔群建筑包涵展览展示、精品酒店、商务办公等功能的综合体,是整个社区的标志性活力中心。该项目秉持了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运用低碳、节能的绿色建筑技术,进一步激发并保持区域活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