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波浪艺术团是吴淞街道社区文化中心多年来精心培植的一支群众性文艺团队,随着文化惠民活动的蓬勃发展,金波浪艺术团的舞蹈队以其优良的阵容与个性化风采渐渐在吴淞社区乃至宝山都小有名气。
金波浪艺术团舞蹈队现有18名队员,平均年龄50岁,其中5人是党员。18名队员无一科班出身,有三人已当上外婆,一人当上奶奶,因偏爱舞蹈大家相聚一起,在“知天命之年”开始尝试用肢体语言表达深层情感和审美情趣,在街道文化中心这个社区文艺舞台陶冶情操展示自我。
率先垂范领头羊
常言道“三个女人一台戏”。金波浪舞蹈队的18位中年以上的女性,以相互尊重、团结友爱、钟情艺术、精益求精的风貌,演绎着一台台文明和谐、充满正能量的“好戏”。王玲玲,这位艺术团的团长和舞蹈队的掌门人,始终担负着是关键的“压阵”的责任,队员有啥思想问题都会和她沟通,王玲玲则以诚挚细致的分析使其释然解脱,轻松上阵。每逢演出,王玲玲都要悉心指导,即便临阵之前还要勉励队员不急不躁发挥最好状态与水准。舞蹈队队长汤雪芬处处以身作则,副队长王珏协调周旋,两位队长配合默契,与团长王玲玲一心一意带领全队一步一台阶,一年一新貌。
好事尽从难处得
好事需多磨。处于新老交替的金波浪舞蹈队,是一支既刻苦耐劳又勤奋进取的群众性业余文艺队伍。初始阶段,由于专业知识与技巧的匮乏,排练舞蹈困难重重。然而按照团队规则,每次排练都无人请假,简直比上班还要准时。队员金霞,学习舞蹈几乎入迷,在厨房做饭时情不自禁摆练舞蹈动作不慎将手指切破淌了好多血。汤雪芬因丈夫要上班,婆婆80多岁需要照顾,故每天四点多钟天色未亮便起床,做好三顿饭安排好家务前来排练或参加演出。岑美君一边照料88岁的老父亲,一边抽空参加排练从不落伍。队员金霞与陈佩丽咬紧牙关苦练弯腰压腰基本功不懈怠。郜玉瑛急性耳疾住院治疗,出院后坚持排练演出成为佳话。王珏与何建瑾,手臂疼痛难忍到医院打局封,到市里石氏骨科配消炎止痛药,但从未缺过一堂课与一次演出。34岁的金银兰,或许是舞蹈队最年轻的队员,原想来舞蹈队跳跳玩玩,通过学习转变观念,坚持刻苦排练,终于渐渐入门成为队里的骨干。
为提高各自的舞蹈艺术水平,金波浪舞蹈队的队员全都使用智能手机以便录下辅导老师的讲课声音,人手一部自费平板电脑以便摄下辅导老师的每一个示范动作,这样回家后就可以“无师”自练了。
这支充满姐妹情谊的队伍,拥有很强的凝聚力,5位党员平时注意发挥先进模范作用,一言一行有口皆碑。市里派来的两位青年专业老师非常乐意在金波浪舞蹈队上课辅导,说他们喜欢吴淞金波浪这支富有朝气的队伍,就连其它街镇的文艺爱好者都对金波浪舞蹈队拥有的良好氛围与健康的人际关系表示羡慕不已。
人皆可以为尧舜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艰苦的磨砺与平凡的演出,得到的回报日渐“丰盛”:2012年金波浪舞蹈队被评为上海市优秀老年人学习型团队;2013年5月荣获全国科技活动周暨上海科技节第五届上海市科普艺术展演活动二等奖;同年5月,舞蹈队参加首届上海市民文化节宝山区“张庙杯”市民舞蹈大赛荣获舞出活力奖;同年6月,舞蹈队荣获宝山区第八届老年教育艺术节舞蹈展演演出奖;同年10月,舞蹈队荣获宝山区第三届群众体育大会上海“宝山杯”全民健身舞蹈节比赛第四名。2014年6月,新作品舞蹈《雨中花》荣获宝山区老年教育艺术节金奖;同年10月,舞蹈《喜娃娃》与《金秋艳阳天》分别荣获宝山区第三届运动会“庙行杯”健身操(舞)比赛三等奖;《金秋艳阳天》在同年10月举办的“幸福年华.舞动精彩”上海市社区舞蹈及时装表演大赛上荣获三等奖。
多年来,金波浪舞蹈队给每一位队员生活带来的是充实与快乐,是温馨与幸福。展望今后,队员们表示,在专业老师的辅导下,精心排练推陈出新,尽心尽力打造金波浪品牌,争取冲出宝山进入市区名列。与此同时,大家寄语社区居民,希望有更多热爱舞蹈的市民加入进来壮大队伍,让美丽动人的舞姿为金波浪艺术团锦上添花,让老百姓的生活过得更加丰富多彩。
相关附件下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