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临近,上海宝山备足“文化大餐”。据了解,宝山区“五一”前后文化活动总计达82项:有区级文化场馆承办、有街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主办、也有社会机构积极参与承办和承接,共同营造“欢度五一,共享文化”的良好氛围。
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宝山的重要活动有五大类:
第一,“牢记历史 珍爱和平”上海—圣彼得堡主题图片展。作为两次淞沪抗战的主战场,宝山已全面启动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本次图片展由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外事办、圣彼得堡政府对外联络委员会和宝山区政府主办,由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宝山区图书馆、列宁格勒保卫及围困战国家纪念馆等单位承办,于4月28日在宝山区图书馆五楼展厅开幕。图片展将集中展出淞沪抗战、列宁格勒大围困及相关艺术作品。
第二,“中国梦 劳动美”宝山区庆“五一”专场文艺演出。将于4月30日在区委党校举行的区级“五一”先进表彰大会上,举办面向劳模和职工的文艺演出,以舞蹈、声乐、器乐、朗诵等丰富多彩的文艺形式,宣传劳模的先进事迹、弘扬劳模的时代精神。
第三,月浦馆影剧院运营启动暨沪剧《挑山女人》专场演出。作为城乡一体的宝山特别是北部地区缺少专业的影剧院,随着顾村、罗店大居大量人口导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月浦文化馆影剧院改扩建工程是“十二五”期间我区实施的重点文化项目之一。改扩建后的月浦文化馆影剧院拥有一个可容纳499座观众席位的影剧场、两个影视厅,是集公益电影放映、专业剧场演出,开展群文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现代化的公共文化设施,将有力地改善和提高宝山北部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月浦馆影院院将于4月30日举办启动运营仪式,届时由宝山原创大型现代沪剧《挑山女人》进行首场演出。作为宝山文化乃至上海文化的一张名片,《挑山女人》可谓载誉无数。宝山是沪剧的发源地之一,宝山老百姓特别爱看沪剧。但是,作为剧团所在地,宝山地区特别是北部三镇的老百姓还有很多人没有看过《挑山女人》,有看过首演的也是第一版。因此,月浦影剧院的启用、《挑山女人》的驻场演出,将为宝山百姓带来精彩的文化盛宴。
第四,庆“五一”宝山大舞台文艺演出。着眼于宝山群文“全年有活动,季季有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目标要求,宝山探索以“宝山大舞台”为平台,建立优秀文化资源配送平台、宝山优秀文艺创作展演平台、宝山群文优秀团队展示平台以及广大市民自娱自乐参与平台,集中展示近年来我区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和品牌特色,促进宝山群众文化活动长效机制建立。这次“宝山大舞台”的文艺演出,就是注重文旅结合,推动宝山文创产业联动发展。在尊木汇“争奇斗艳--木艺嘉年华”的平台上,邀请注册落户于宝山的阳光艺术团进行专场演出,相得益彰,共同推进宝山文化强区建设。
第五,“人在旅途”--台湾师范大学美术系师生联展。作为上海最大的非遗类专题展馆,宝山国际民间艺术博览馆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在主打宝山非遗、国际民间艺术展示的同时,博览馆也主动出击,联动各类文化机构举办专题展览。目前,正在展出的就是由博览馆和台湾师范大学联合举办“人在旅途”专题展,展览以师生对话为切入,在画布上呈现艺术师承脉络和新生代视角,展现大陆和台湾两地山水景致,纪录艺术家空间旅行的所见所感,旨在进一步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
此次,宝山的“文化大餐”呈现出三大特色:一是宝山文商旅结合的积极探索。按照宝山文化强区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创建国家标准化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以推进宝山文化建设为动力,将文化、旅游有机结合起来,让广大市民群众节庆期间,在游园赏景的同时,感受宝山文化建设的风采;在欣赏文艺演出、非遗表演的同时,领略宝山滨江新区建设的成果。
二是专业剧团进一步接地气的具体实践。上海宝山沪剧艺术传承中心(上海宝山沪剧团)已成为宝山文化建设的“名片”,每年坚持下乡演出百余场,在宝山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这次参加月浦影剧院启动运营仪式的专场演出,《挑山女人》将在五一期间演出多场。著名沪剧艺术家、团长华雯表态,得到老百姓的喜爱,这是演员无尚的荣耀和梦想。
三是为第九届上海宝山国际艺术节造势和探索。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由文化部批准,于1995年举办,至今已走过了20年。按照每两年举办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的安排,今年将举办第九届上海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对于举办艺术节,区委区府领导高度重视,提出要坚持“老百姓的艺术盛会,家门口的五洲风情”这一定位,创新办节机制,提升办节水准,力求“影响更大、运行更活、水准更高、受益更广”。本次五一文化的活动安排,也正是积极探索举手办节、开门办节的机制和途径,为办好第九届宝山国际民间艺术节探索路径、提前造势。
相关附件下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